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切实担当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先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科技》2004,(3):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辰,牢固树立和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中的研读和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认为以人为本反映了人与万物相统一的和谐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的本质,也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以人为本还包含着依法治国法治观的客观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的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思想与理念的提出,是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客观必然性深刻认识的产物,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科学把握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实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青年发展是青年实现全面进步的过程。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十五”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本目的,突出社会发展科技重点领域,加强研究开发与技术综合集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及先进技术引进应用,推动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科技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实现我省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原则:社会发展科技要注重不断推动我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既重视社会发展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道德教育,在经历了几千年的艰苦探寻之后,在扬弃中发展,在檀变中递进,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理论体系,但在改革开放的冲击下,中国目前高校的道德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赋予道德教育更为人性的伦理内涵,是本文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今天之所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本”的执政新理念,是因为它在社会现实中有着巨大的价值意义。我们当前在经济工作领域、在政治法律领域、在行政管理领域,都要努力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要求,打造出一个令全体人民满意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诚信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大学生是社会中素质较高的群体,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质与健康的问题愈发重要,“体质”是体育界研究健康问题的视角,在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三维健康观”和“生理-心理-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时代背景下,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它们的关系以已成为体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当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因为现代网络社会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既充满了人性,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既具有有序性,也具有无序性;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现代网络社会不是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现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矛盾的真实社会.它同当代工业社会一样,需要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出路五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他认为:教育是“必需品”非“奢侈品”,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在教育方法方面,他指出,教育之道应是“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在教育内容方面,他认为教育必须要德智体三者并重。在教育内容方面,他提出要力除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弊端。在教育出路方面,他主张必须要取法西洋,废除旧教育,提倡新教育。  相似文献   

15.
张德胜 《山西科技》2007,(5):79-80,90
体育教学肩负着教育学生和培养其能力的任务,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体力、思想道德及意志品德的综合教育和全面培养的过程。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当今社会发展已将体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它与依法治国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以德育人”。要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大环境;以德育教材建设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制为机制,创建高校德育环境工程;强化道德建设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德育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目前GIS的教育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对GIS专业人才需求状况,阐述了襄樊学院GIS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和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原则,提出了襄樊学院面向21世纪的GIS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和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持续发展、兴旺发达的大事,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然而高校德育环境十分复杂,受社会和家庭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德育工作,必须通过整合德育资源,促进高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场所和德育功能的和谐与统一,维持学校的稳定发展,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孟子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人具有先天的道德善端和道德意向,这是人类社会秩序得以形成及运行之基本依据;但是,人还具有“食、色”之类的生理本能。如果人只追求生理本能的满足,没有加强道德修养,必然导致社会的纷争,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所在。因此,统治者必须实行“仁政”,以德施政,善待民众,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教育、感化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的信用体系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的有序进行。简述了诚信原则的含义,总结和分析了“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并对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