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防林建设是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对影响绿化效果的因素认识不足,造成了栽植后成活率低、保存率差的状况,给工程建设造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对部分造林地块的调查分析表明,乔木树种侧柏、油松*连翘混交栽植当年成活率达89%和95%,3年保存率分别达87.5%和89%,初步形成了乔灌混交的稳定林分,是理想的造林模式。采用地膜覆盖造林技术成活率当年达98%、3年保存率达90.5%,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容器育苗油松、侧柏,进行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绿化最好的育苗方式. 日光温室育苗增加了苗生长期,使生育时间延长100d,相当于在裸地生长1.5a,提高苗木质量.造林后,在山上还能生长70d,实际苗木生长278d,是裸地苗二年生长期.苗木生长量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过冬保存率.  相似文献   

3.
周世玉 《科技信息》2010,(29):371-372
造林质量事关造林绿化的成败。本文针对造林成活率低,保存株数少的现象,首先分析原因,然后从整地方法、树种选择、苗木质量、造林技术和抚育管护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造林质量的各项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解决造林树种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的突出问题,指导造林工作,进而促进当地生态建设的成效和环境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4.
曾昭澄 《海峡科学》2009,(5):21-22,27
2002年,在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沙地以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采用不同栽植深度和客土量造林对比,并在前沿不同郁闭度的老林带内进行套种更新。试验结果表明,沿海前沿沙地造林木麻黄苗木入土深度为50%苗高,2年生幼林成活率、树高和地径与平栽相比分别提高了29.2%、70.6%和50%,7年生时增加了45%、38.3%和38.8%。造林时穴内放客土幼林成活率、保存率、高径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前沿老林带内木麻黄套种生长量随老林带郁闭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油松大苗移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移栽不易成活,栽植大苗相对于小苗成活率低。为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和活后生长势,分析和探讨了油松大苗移植及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太行山南端的自然特点,调查了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和不同土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在总结了多年造林实践基础上,明确提出油松、栎类、侧柏、剌槐等主要造林树种的三个垂直区划带,井对其适生范围,生长指标和造林技术作了探讨,为造林选择树种、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选择青石山和砂石山设立两处试验地、4个区组,开展了侧柏、黑松等8个树种贫瘠荒山直播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树种均能用于荒山大面积直播造林,提前整地和施用土壤保水剂都能显著地提高直播造林的出苗率、保存率和苗木生长量,研究了两种立地条件下侧柏、刺槐直播造林土壤保水剂最佳施用剂量,覆草和间苗定苗亦能明显提高直播造林的出苗率和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朱平喜  周卫东 《甘肃科技》2016,(13):141-143
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生态治理难度大的土石山区,从设计的原则、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及方法、树种选择及质量要求入手,严把整地、苗木、栽植、浇水、覆膜关;综合应用针叶树带土球提早或延迟栽植,落叶树深栽深埋、截干造林,客土栽植及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新技术(生根液、保水剂、地膜覆盖、控水袋的应用),使项目区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到了92%,对项目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今后同类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棉田直接播种酸枣,次年嫁接。第三年按预定株行距留苗。多余枣苗起挖出售.实现原床就地建固造林,因选留枣苗未经移栽,没有缓苗过程,根系完整,生长迅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太幅度提高,结果早。早期产量高,劳动量小。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苗圃育苗移栽定植方式造林。造林后,不需补植,枣树生长整齐,便于统一管理。 传统造林方法栽植红枣。有苗圃育苗。起苗、保鲜、运输、假植、定植等一系列生产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劳动强度大,综合成本高,这种造林方式明显的缺点是起苗过程根系损伤严重,定植后成活率不高。当年生长量低,早期产量低。  相似文献   

10.
利用边试验、边推广的方法,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对停采多年的开山破坏面进行植被恢复,树种以侧柏、油松为主,臭椿为辅,苗木宜采用带土胎的移植苗,实行水平阶式整地,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法,辅以浇水措施,约需10年,植被覆盖率可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的造林面积下,成活株数占原来总株数的百分比为造林的成活率。造林后,苗未由于环境侵袭、人为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死亡一部分,这个保存数与总株数之比称为保存率。一般情况下,成活率大于保存率。如果苗木造林后,经营管理等方面条件比较好,成活率可以等于保存率。本文对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木榄母树下2种红树植物幼苗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北仑河口珍珠港内进行木榄母树下栽植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幼苗试验。选取3棵母树,分别以每棵母树为中心,在东、西、南、北方向上,离母树5.0m距离内按每0.5m栽植2条胚轴。以1月、4月、7月、10月为冬、春、夏、秋季代表月,测定母树下幼苗的实生高、基径、叶数及分枝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木榄的平均成活率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栽植1年后的成活率为67.0%,2年后的平均保存率为48.9%,夏季的成活率较春季的高3.7%;红海榄幼苗成活率总的呈下降趋势,造林1年后成活率为58.3%,2年后的保存率为42.0%。木榄母树下3.0m-5.0m和3.5m-4.5m的中离分别为木榄幼苗和红海榄幼苗的适宜生长范围。2种幼苗生长的季节动态均表现为主茎生长高峰期在夏季,基径生长高峰期在秋季。红海榄苗前3年的生长量和生长速度均高于木榄苗,在苗期生物量构成中红海榄分配给叶的份额逐年增加,木榄分配给叶的份额则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3.
基于拉萨河谷造林成活率低下的现状,分析了苗木水分状况对苗木活力的影响,为苗木保护及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以5种乡土树种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var.tibetica)、银白杨(P.alba var.alba)、细叶红柳(S.microsiachya)、左旋柳(S.paraplesia var.subintegra)、江孜沙棘(Hippophae gyants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木进行不同时间的晾晒处理,测定苗木移植后的生长活力与光合日进程,晾晒时间分别设为0,2,4,6,8h.苗木活力、光合能力与苗木水分密切相关,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移栽后根系活力、树高生长量、光合能力随之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藏川杨的晾晒极限时间为4h,银白杨、细叶红柳、左旋柳均为6h,江孜沙棘的晾晒极限时间最长为8h.苗木起苗后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在拉萨半干旱河谷对根系的保护至关重要,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本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向民 《科技信息》2009,(26):I0307-I0307
长期以来,油松荒山(包括弃耕农田)造林受到地下鼢鼠的危害,被害油松轻则生长衰弱,重则死亡,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本文通过苗木根系进行药物蘸根处理开展造林防鼠试验,防鼠效果明显,且实践中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便于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秋季施肥处理条件下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苗期生长、养分积累和造林效果的差异,为生产上培育油松良种壮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大田培育的当年生油松播种容器苗和裸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对照)、12、24、36 mg/株4种秋季施肥水平,于90%以上苗木形成顶芽后进行施肥处理,并于翌年进行雨季造林试验。测定造林前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养分含量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率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等指标,分析出圃苗木性状与造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处理下的油松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均表现最佳,该处理下容器苗整株生物量、氮、磷、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1.8%、31.4%、65.6%和48.8%;油松裸根苗受秋季施肥影响较小。容器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根>叶>茎,裸根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叶>根>茎;磷、钾含量在容器苗和裸根苗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均表现为叶>根>茎。雨季造林试验结果显示,油松造林效果受苗木类型影响显著,容器苗造林当年和第2年春季的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提高太行山土石山区造林成效的关键环节与要素,包括林种与树种选择、苗木选择、整地、栽植及抚育管护。  相似文献   

17.
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技术是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效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应用GGR、吸水保水剂等对苗木进行浸泡和泥浆蘸根处理,这样更能提高抗旱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播种育苗是苗圃繁殖苗木的一种主要方法。播种苗是利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如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侧柏、榆树、沙枣、沙棘、紫穗槐等都是采用播种育苗。下面将播种育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林场造林是林业生态、经济、防护等一系列工程的基础环节,有了高成活率和高保存率为基础,林场造林的效率和成果就有了稳固的基础,绿化事业和环境工程就有了基础性的保障。该研究从林场造林设计入手,在强调整地、苗木选择、植苗等基本环节的前提下,重点研讨了抗旱造林、技术培训、造林抚育等环节,希望为提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场造林质量起到参考的作用,建设起有利于林场各项工程的平台与基础。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是黑龙江省植树造林的主栽树种之一,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搞好我省植树造林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本文从造林用地的科学选择,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造林苗木的精心选择、造林时间及方法等七个方面,对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