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电阻率法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历史、理论基础、测试仪器及测定方法,对采用电阻率法研究水泥基材料的水化过程以及预测凝结时间和强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概述了电阻率法在化学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其他方面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最后对电阻率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应用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硅酸盐水泥为基体,添加矿粉或粉煤灰,借助电阻率测定仪、XRD及SEM等研究了不同稠度条件下的水泥基材料在水化过程中电阻率及水化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化条件下,标准稠度的水泥基材料电阻率最高。非标准稠度样品电阻率偏低是因为其低水胶比时水化产物少而高水胶比时微观孔隙多。  相似文献   

3.
吸水树脂水泥基材料自养护外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制的高分子吸水树脂(SAP)作为新型的水泥基材料自养护外加剂.利用吸水树脂优良的保水性能来抑制水泥水化早期干燥现象,为水化提供较长时间内持续、稳定的水分供应及充分的内部相对湿度,保证水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达到自养护的目的.考察了掺加吸水树脂的水泥试样的强度、流动度、凝结时间等性能,并通过测定化学结合水量研究了吸水树脂对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SAP能够提高水泥净浆的水化程度和胶砂试样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对3天、7天和28天三个龄期的抗折强度均可提高10%--20%。  相似文献   

4.
三维重构技术是目前最重要的研究水泥基材料三维微观结构的技术。本文重点分析了水泥基材料研究中应用较广的三维重构系统,并对三维重构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综述了三维重构技术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水泥基材料早期形态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给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声学无损检测法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进行连续观测,给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对国内外声学无损检测法用于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作了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机敏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研究了掺有碳纤维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和在轴向压力下的压阻特性。结果表明: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有较显著的压力依赖性。在低应力水平下电阻随压力增加而降低,在较高应力水平下则随应力增在而升高,呈现所谓的“电阻负压力系数(NPCR)和正压力系数(PPCR)”效应。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电阻的变化呈现Kaiser记忆效应。电阻的压力依赖性,被认为与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形成的导电网络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与重组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蒸压条件下对废弃水泥基材料的再生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再生废弃水泥基材料的密度、强度、吸水率等随水泥掺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废弃水泥净浆、废弃水泥胶砂的强度及密度不断增大,吸水率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强度增大,密度无显著变化,吸水率在水泥掺量为15%-20%时达到最小值后回升.  相似文献   

8.
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出了可逆变色水泥基材料.掺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可在低温时的蓝色和高温时的白色之间可逆变化,变色温度在42℃左右;掺10%红色、绿色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也可随温度产生相应的可逆变化,变色温度约在58℃左右.其中,红色水泥试件由低温时的红色变为高温时的近似白色,符合建筑装饰对材料低温暖色调、高温冷色调,应能随温度可逆变化的要求.掺加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后,水泥细度有所下降,标准稠度用水量有所增加,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均合格.在同流动度条件下,硬化水泥浆体抗折强度3 d,7 d,28 d均下降20%左右,抗压强度3 d,7 d,28 d下降在35%-43%之间.表明该材料可在建筑物非承重部位起功能材料作用,符合冬暖夏凉材料的制备方向.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分析表明,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变色微胶囊不会明显影响水泥本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丁苯乳液(SBR)和废弃橡胶粉作为改性组分,研究它们对水泥基材料流变性、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R能明显增大水泥净浆的流动度并使其表观黏度减小,改善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提高硬化浆体的抗折强度和韧性;橡胶粉对硬化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但能填充水泥石中的孔隙,提高其韧性;SBR-橡胶粉复合改性时,SBR在水泥颗粒表面成膜,限制熟料矿物的水化,使水化加速期的持续时间延长,水化产物生成量减少,但聚合物膜与水化产物及橡胶粉颗粒形成相互交织的空间网络结构,使浆体更加密实,显著提高水泥浆体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缝开口显微观察、超声波脉冲速度测试以及超声波形分析方法,研究水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简称水灰比)对水泥基材料裂缝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借助热重分析、物相分析、微观形貌观察等手段,比较不同水灰比的砂浆试块裂缝内表面水化产物及自愈合产物的差异,评价不同水灰比的砂浆试块裂缝自愈合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砂浆试块的自...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分散方式将纳米CaCO_3掺入水泥基材料,研究了不同掺量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纳米CaCO_3后,水泥基材料流动度降低,浆体表观密度增大,抗折和抗压强度提高.纳米CaCO_3掺量为1.5%(质量分数)时,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最为显著,纳米CaCO_3掺量过多则不利于强度发展.纳米CaCO_3的掺入会加速水泥的水化,早期使水化产物Ca(OH)_2等增加;纳米CaCO_3改善了界面结构和水泥石结构,使水泥基材料的结构变得更加均匀密实.结果显示纳米CaCO_3掺入后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有利.  相似文献   

12.
普通混凝土电阻率很大,电解质溶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且廉价易得,本文利用二电极法研究了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掺量、水灰比、导电温度等因素对离子导电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电解质掺量、水灰比、导电温度的增加电阻率减小;以CaCl_2为导电相,掺量在1%~2%,水灰比为0.45,灰砂比为1:1时,离子导电混凝土的电阻率最小,且对离子导电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由此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电解质可以降低离子导电混凝土的电阻率,制备的离子导电混凝土通电后可应用于融雪化冰及电加热等实际工程应用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泥土进行无侧限强度试验,并同步测量其电阻率,分析了水泥土在受压变形过程中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水泥土电阻率随龄期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应变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应变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率趋于稳定,此时水泥土的应力达到最大值,并发生破坏;水泥土电阻率和应变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反映在受压变形过程中水泥土损伤的4个阶段,水泥土损伤越大,裂纹越多且相互连通程度越大,孔隙水贯通性越强,结构的整体导电性就越高,水泥土的电阻率越低。为建立水泥土的电阻率损伤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气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热湿耦合传输试验,考察了温湿度梯度对湿传输、温湿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传输随着温湿度梯度的增大而加快,且温度梯度比湿度梯度对湿传输的影响大;温度梯度比湿度梯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大;温湿度梯度对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都比较大。因此,在水泥基材料热湿耦合传输过程中,水泥浆的湿传输比砂浆快,且应考虑热传输对湿传输的影响,但湿传输对热传输的影响可以忽略。计算结果表明,热湿耦合传输模型对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测量纳米材料电阻率和磁阻的两种高精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纳米材料内部结构和电阻输运机制需要有高精度的仪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电阻率和磁阻.凯尔文直流双臂电桥和直流电位差计具有灵敏度高、读数精确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尤其是直流电位差计在使用时不影响被测对象的原来的状态,是精确测定纳米材料电阻率和磁阻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它们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固相烧结多孔碳化硅的光致发光及电阻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碳化硅粉末经压制成型后,在高温常压下固相烧结制成多孔碳化硅样品。用紫外激光对样品激发,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在低温下在2.02eV位置出现一发光主峰,在2.13eV位置出现一微弱肩峰;在室温下发光峰位置有所蓝移。样品的电阻率随着烧结温度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成型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发光来自缺陷态。  相似文献   

17.
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有害孔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水泥基材料的硬化浆体中含有大量的孔隙 ,其中的有害孔隙直接影响到耐久性 .依据所建立的微粒级配模型 ,采用粉煤灰、硅灰等球形颗粒掺合料及纳米纤维红粉 (NR)掺合料 ,设计球形颗粒紧密堆积体系与纳米纤维增强紧密堆积体系 ,讨论 2种混合体系内部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活性NR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 ,NR粉能够增加体系密实度 ,水泥混合体系硬化后期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服从对数关系 ,通过微粒级配模型可预知体系有害孔隙率及颗粒级配的合理性 .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考古、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污染勘查等领域探测靶体与周围介质电性差异不大的地质问题,提出了一种扰动电阻率成像方法。通过对商丘地区的地下夯土城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有效消除了夯土城墙的傍侧效应及地下水噪声的影响,清晰、直观地揭示出地下夯土城墙的埋深范围及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