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近年来,山地游憩逐渐成为旅游者热衷的活动。本文以山地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分析了武功山山地游憩市场及旅游者游憩行为的一般特征。结果表明:(1)山地游憩旅游者的性别结构以男性游客居多,青年学生为主体,具有高学历的特点,但高端人群比例较少;(2)山地游憩以近距离市场游客为主,远距离市场游客为辅;(3)山地游憩旅游者的活动偏好和出游动机存在一致性,旅游者的满意度与重游意愿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森林生态体验和森林休闲运动已成为我国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特色鲜明的森林运动小镇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发展载体,深入分析其成功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森林旅游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衢州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回归分析法研究游客游憩动机、游后满意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游客的游憩动机由强到弱依次为:刺激与逃避>机能提升>求知与探索>增进交往。不同人群分类的游憩动机有差异,其中运动技巧、亲情建设、运动类型、处事能力、焕发活力、组织能力6个动机因素受到人口统计学特征变化的影响。游客的游后满意度高低依次为:愉悦心情>整体>增强体质>缓解压力>增加见识,其中增加见识、缓解压力、增强体质满意度均值低于满意度总均值。焕发活力、结识朋友、身心享受3个动机因素对游客评价较低的满意度有影响,因此满足游客身心享受、焕发活力、结识朋友的动机需求可以提高游客满意度。【结论】在改善游客满意度方面建议:打造森林运动特征优势,满足游客主要需求;制订针对性的森林运动菜单,合理分配游客群体;提升森林运动游客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关注森林康养。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居民对周边游、近距离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强,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近年来,本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旅游者的休闲旅游行为研究涉足较少.选取大连市为样本调查地,研究大连市居民的环城游憩行为特征,试图在分析旅游时间、花费、动机、偏好、旅游评价及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等方面的基础上,揭示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的一般特征,以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环城游憩活动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验经济背景下小长假的实施及休假制度的推进,环城游憩发展迅猛,但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产品同质化、投资效益低等问题.旅游者重视购买和消费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体验,提升环城游憩地竞争力的前提是了解游客体验价值构成.研究在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基础上,对环城游憩体验价值测量指标进行提炼归类.在收集812位环城游憩游客体验价值问卷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城游憩地的界定入手,探讨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地的形成因素,提出旅游者的需求、投资者的投资意向以及政府的区域政策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时间上以近年开发建设为主;类型上多为度假游憩地;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线附近.最后,提出了使环城游憩地合理有序发展的三点措施,即根据人们的需求、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导游憩地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 将游憩机会谱(ROS)应用于野生动物旅游情境, 构建野生动物旅游地游憩机会谱(WROS)。采用文本分析法, 对游客评论的体验活动进行分析, 运用八爪鱼采集器V7.2.6版, 对蚂蜂窝、去哪儿网、携程网和猫途鹰等网站的游客评论进行采集, 共得到 9192条有效评论。利用微图文本分析工具, 对这些文本进行可视化表达; 结合野生动物旅游地保护需求制约及游客体验, 分析游客关注的景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三大属性要素特征, 确立景观自然程度、游客密度、游客特征、可达性、旅游基础设施、野生动物保护强度和游客管理7个指标, 将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划分为迁地保护圈养展示区、科学繁育半圈养观赏区和野外放归生态考察区3个空间类型, 并构建对应空间类型的野生动物旅游地游憩活动清单和机会谱。WROS的建构, 可以缓解不同区域功能的游憩活动带来的资源保护压力, 同时提升游憩体验质量, 为类似的野生动物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知识分子宗教游憩意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休闲游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而宗教与人的休闲生活关系密切,宗教游憩作为一种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专项旅游成为现代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本文选取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游憩主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旨在挖掘知识分子宗教游憩的需求和动机,并得出知识分子更倾向于对精神文化的依赖性和享受性、他们对知识性休闲和文化性消费的需求更加强烈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旅行费用法两种技术路线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为案例,用包含旅行 时间价值的总旅行费用和游客实际旅行费的估算两种方法对游憩价值评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包含旅行时间价值的旅行费用评估的游憩 价值要高于仅用游客实际旅行费用评估的游憩价值,两种技术路线用同种自变量在评估结果上则差别甚小。在评估过程中用增加的旅行费用与旅 游人次的函数关系求得全体消费者剩余,进而求游憩价值的技术路线Ⅱ,则显示出简单、准确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北京郊野公园游憩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游憩者游憩特征、动机的研究,选取南海子郊野公园和东坝郊野公园为研究样地,结合实地调查中游憩者反馈的信息,从游憩体验偏好量表21个维度、328个项目中,本研究选出13个项目,建立一个新量表来测量游憩动机,对444位游憩者进行随机调查,以确定游憩者的主要游憩动机.利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公因子1回归自然与放松动机是人们来郊野公园最主要的游憩动机,解释了17.129%的方差变异量;公因子2为交往与体验发展动机,解释了16.142%的方差变异量;公因子3是情感与学习动机,解释了15.491%的方差变异量,感情动机是他们出游的主要动机.逃避动机作为公因子4,方差解释率为9.53%;公因子5为锻炼动机,解释了8.306%的方差变异量,属于最低的游憩动机.郊野公园的建设者,应该了解公园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和偏好,改善公园的建设设施项目、改进管理,以更充分地发挥它的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10.
西安城郊游憩带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和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西安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机制,探讨了西安城郊游憩带旅游地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城郊游憩带呈现出以市区为中心的同心环状圈层结构特征,即人造娱乐圈层、近郊休闲圈层、人文观光圈层、郊野度假圈层、自然观光圈层、秦岭原生态圈层等六大圈层.根据西安城郊游憩带各旅游地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六大圈层未来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推-拉模型"分析的敦煌入境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nn提出的“推—拉模型”为分析和检测旅游者动机和旅游行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方法。文章以2008年敦煌夏季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从推力、吸引力和摩擦力三个方面分析敦煌入境游客的潜在特征,确立了3个推力因子、3个吸引力因子和3个摩擦力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法进一步研究推力、吸引力和摩擦力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间的差异,为敦煌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内外商业游憩街的发展理论,在分析东孚新城商业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东孚新城商业街游憩功能的提升策略。认为东孚新城商业街应在明确以玛瑙为主题的前提下,通过街区主题的凝练、游憩产品的设计、游憩设施的完善、商业业态的调整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策略,全面提升其游憩功能,以便为游客创造一个"生活游憩空间",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实现商业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近距离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强,环城游憩带这一新的旅游空间模式应运而生,而环城游憩带中游憩地的空间拓展也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以北方滨海城市———大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5处游憩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MapInfo制图软件工具分析并建立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模型,从游憩地空间拓展、类型与等级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大连市游憩地空间拓展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市游憩地的空间拓展呈现以下4种规律:一是呈现出"广布+集聚"的特征;二是呈现"市内运动休闲,市郊观光游览"特征;三是游憩地建设基本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而运动休闲游憩地在北部腹地出现了"反距离"现象;四是游憩地分布受地理区位限制.  相似文献   

14.
揭示山地城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及其对相邻县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机制,以便对指导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首先运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总结出重庆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县域旅游产业系统与环城游憩带的作用面,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性”与“生态性”是环城游憩带的主要特点,交通是否便捷是影响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必须加强“乡村性”与“生态性”的营造,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培育游客良好的“地方感”,才能构成重庆环城游憩带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5.
游憩效用与城市居民户外游憩分布行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游憩效用最大化是游憩选择的基本依据,影响游憩效用的主要因素是价格、距离的地吸引力、通过对这3个因素与游憩行为的关系进行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认为门槛距离与等级规模扩散是城市居民户游憩分布行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词研、实地考察、数据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供需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数量多、类型全,但空间分布不均匀;②城市游憩者倾向于选择1h车程范围内的商场、公园进行闲暇活动,游憩动机多为休息放松;③呼和浩特城市游憩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将会使游憩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17.
揭示山地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构建的特殊性及其对相邻县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机制,以便对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运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总结出重庆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县域旅游产业系统与环城游憩带的作用面,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性"与"生态性"是环城游憩带的主要特点,交通是否便捷是影响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必须加强"乡村性"与"生态性"的营造,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培育游客良好的"地方感",才能构成重庆环城游憩带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斑块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它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的发展态势.研究游憩斑块空间结构方面的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斑块的宏观特征,发现旅游投资及游客流动的规律,更有助于把握斑块、廊道与基质三者的关系.因此从类型、等级方面详细地分析长春郊区游憩斑块的空间结构,并且提出了优化斑块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斑块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它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的发展态势。研究游憩斑块空间结构方面的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斑块的宏观特征,发现旅游投资及游客流动的规律,更有助于把握斑块、廊道与基质三者的关系。因此从类型、等级方面详细地分析长春郊区游憩斑块的空间结构,并且提出了优化斑块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以滇池湖滨带的6个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旅行费用法(TCM)中的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评估它们的游憩价值.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相关数据,并使用三次方函数对游客的旅游意愿需求曲线进行了拟合,以估算游客的消费者剩余.综合统计分析得出的旅行费用、时间机会成本和消费者剩余,可以得出湿地公园的游憩价值.此外,还分析了影响湿地公园游客支付意愿的因素,以及公园管理模式对游憩价值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捞渔河、海东、海埂、东大河、西华和古滇精品湿地公园的游憩价值分别为4 349.43、4 763.88、11 387.88、721.06、454.07万元和54 630.97万元,6个湿地公园的总游憩价值为7.63亿元.影响游客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对花草树木满意度和对服务设施满意度.同时,公园的管理模式影响游客到湿地公园旅游的偏好,进而影响湿地公园的游憩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