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旋转环-盘电极方法开结合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磷酸溶液中亚酸酸的电化学还原机理。结果表明在磷酸溶液中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即包括电化学反应,又有后续均相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 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学还原生成的蓝色硒为电惰性品种,可化学反应生成的红色硒具有电活性。根据电极转速与环、盘电流比值关系导出H_2Se与H_2SeO_1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为3.2×10~4 l/mol·ε~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应用的角度叙述了旋转环盘电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研究氧的还原反应动力学规律中所采用的方法。同时对氧的还原模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设计新的反应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了将硒酸盐于水溶液中定量地转化为亚硒酸,分别考察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5.
用循环伏安法在离子注入钯的玻璃碳电极上 ,研究了硝基苯在 0 .1 mol/L Na OH溶液中的电还原过程 ,通过 AES测量了离子注入电极的表面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 .在 40 ke V下 ,将注入剂量为 1× 1 0 1 7离子 /cm2 的钯注入到玻璃碳 (GC)中可产生钯原子最大百分含量为2 0 %的近表面区 ,原基体注入钯后比未注入的 GC对硝基苯 (NB)的电还原有更高的活性 .用现场ESR与电化学方法联用检测到硝基苯的单电子还原产物硝基苯阴离子自由基 ,用现场 UV光谱法也检测到硝基苯的电还原产物苯胺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硝基苯电化学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除硒微生物特性,作者从江西某富硒泉水中分离到4株亚硒酸盐还原菌,并进行除硒效果与机理分析。4株亚硒酸盐还原菌表现出很强的亚硒酸耐受能力,在7 mmol/L(553 mg/L)的亚硒酸浓度下生长良好。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4株细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18 h内,它们对33 mg/L的亚硒酸去除率均高于99. 7%。B菌在75 h内对高浓度亚硒酸钠(197. 5 mg/L)去除率在达到91. 2%。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经过高浓度含硒废水处理的细菌表面形态完整,能谱分析(EDS)证明硒元素在细胞表面存在。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除硒后羟基、酰胺基基团等峰位发生了明显移位,表明它们在细菌吸附除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电位扫描法和旋转电极技术,研究了铁离子在铂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还原行为.结果表明该还原反应的可逆性明显地依赖于相伴阴离子的本性,在含SO_4~(2-)、NO_3~-、阴离子的溶液中,反应并非完全可逆,当溶液合Cl~-、CN~-离子时,电极反应是可逆的,而在F~-、C_2O_4~(2-)、Cit~(3-)、CNS~-、P_2O_7~(2-)等离子存在时,反应是不可逆的.实验证明,Fe~(2+)离子还原时,电极表面有吸附膜生成,此膜对H~+的放电析出有催化作用.从旋转电极实验求得1.0mol·dm~(-3)KCl溶液中,Fe~(3+)离子的扩散系数D_(Fe~(3+))=(7.9±0.1)×10~(-6)cm~2·s~(-1),标准速度常数k=(2.5±0.2)×10~(-3)cm·s~(-1).  相似文献   

8.
采用旋转盘-环电极及他种电化学处理方法,研究氧气(O_2)在黄铁矿表面的还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的0.05MNa_2B_4O_7溶液中,氧气在黄铁矿表面还原时,用或不用黄药,都分两步进行,有中间产物O_(?)和O~(2-)_(?),反应电子数n_((?)1)=n_(e2)=2,黄药的存在能加速氧气被黄铁矿表面吸附及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9.
硒酸酯多糖和亚硒酸钠抗白血病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比较研究了有机硒化物-硒酸酯多糖和无机硒物-亚硒酸钠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KSC和Na2SeO3体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反应;K562细胞具有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体对硒的抑制作用更敏感;KSC的抗白血病效应明显高于含同样硒量的Na2SeO3,KSC的作用约为Na2SeO3的5倍。本研究证明药理剂量的硒可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水和土壤提取液中的亚硒酸态硒和硒酸态硒用Dowex 1X8树脂填充色谱柱分离,腐植酸结合态硒用Supelite XAD-8树脂色谱柱分离,经酸消解后以2,3-二氨基萘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硒、亚硒酸态硒、硒酸态硒和腐植酸结合态硒的检出限分别为7.36,9.12,3.60和6.69 ng/L,分别用每100mL加入50 ng总硒、亚硒酸态硒和硒酸态硒的超纯水测定其回收率为95.1%-104.1%(n=5).测定河水总硒、亚硒酸态硒、硒酸态硒和腐植酸结合态硒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11%,4.76%,4.20%和6.93%(n=5),各形态的河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102.6%.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1.0mol/LH2SO4水溶液中硝基苯在Cu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获得了定量的动力学表达式。该工表征了反应简化机理:硝基苯电化学还原生成苯胲,苯胲继续电还原生成苯胺及经Bam-berger重排反应,在主体相生成对氨基苯酚。关联了反应物浓度、温度、电极电位对三个主要反应步骤速率的影响。获得的动力学表达式可用于反应器设计和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2.
合金在湿法磷酸介质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UB6合金和J—1合金在湿法磷酸料浆介质中的冲刷腐蚀行为.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转速,不同Cl-和F-浓度,不同电位下的阻抗谱.钝化区的阻抗谱呈单一的容抗弧。增加电极的旋转速度和对试件进行高速喷射只降低极化电阻的数值,而不改变阻抗图谱的性质.说明冲刷作用并未改变电极的腐蚀历程和溶解机制.增加[Cl-]和[F-]均降低界面电容和极化电阻,但[Cl-]对电容的影响大,而[F-]对极化电阻的影响大.说明[Cl-]的吸附作用大于[F-],而对钝化膜的溶解破坏作用又比[F-]小.  相似文献   

13.
对不饱和有机酸在铱-铑合金电极上的吸附和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以及发生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基本规律.确定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极化测量技术研究了UNSG10190钢在含CO2水溶液中的反应速率与CO2分压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阳、阴极溶鳃反应的机理,随着CO2分压的增大,UNSG10190钢的腐蚀电位增大,腐蚀速率增大,在碳酸溶液中CO2促进了UNSG10190钢的阴极过程,抑制了阳极溶解反应。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技术净化湿法磷酸中的镁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离子是湿法磷酸中的杂质之一,其存在影响磷酸的稳定性并且不利于后续加工.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研究了用001×7树脂净化湿法磷酸时,温度、树脂用量、反应时间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镁净化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镁净化率随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树脂用量增大到一定值后,镁净化率增大趋势趋于平缓,而其它因素对镁净化率的影响不大,在研究范围内镁的脱除过程为内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6.
席夫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五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水杨醛缩芳胺类席夫碱。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分别在0.1mol·L^-1的LiClO4-无水乙醇溶液以及含30%(V:V)无水乙醇的B-R缓冲溶液(pH=7-11)中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席夫碱(-CH-N-)基团在玻碳电极上能够被还原,并且-CH-N-基团的电化学还原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取代基对-CH=N-基团的电化学还原有一定的影响,pH增大使CH=N-基团的还原电位负移。推断了-CH=N-基团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阴极线性电位扫描法、实时交流阻抗测量及光电子能谱等研究Pb/PbO/PbSO4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阴极还原过程.结果表明,PbO还原峰的峰电位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负移,PbO在还原时分为两个阶段即o-PbO和t-PbO的还原,PbO还原发生在PbO与基底Pb的界面.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