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相Mo—Si—B合金具有高熔点,理想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和比较好的室温断裂韧性,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综述了多相Mo—Si—B合金制备和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指出Mo-Si—B组分含量和制备工艺均影响多相Mo—Si—B合金的中微观组织组成相的种类与微观结构;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30CrMnSiA、355SiMnMov 钢经热处理后,对获得的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多相复合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组织中各相相间排列:未转变的奥氏体夹在各相之间;贝氏体为一种过渡形态,马氏体具有短的板条特征。并探讨了该组织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低碳合金结构钢的微观结构与断裂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几种典型的低碳马氏体高强度钢的微观结构和强度、韧度、裂纹扩张阻力曲线特性随回火温度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提高,低碳马氏体位错亚结构由均匀、弥散分布变化为位错缠结,形成位错胞壁继而趋于逐渐消夫;碳化物按魏氏分布析出,由细小、均匀、弥散的针状转变为球状;板条束间存在的残余奥氏体膜在中温回火发生分解,形成碳化物膜。低碳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和抗启裂韧度,但抵抗裂纹继续扩张的能力较弱。在J_R阻力曲线中,J_j表征材料抵抗启裂能力的大小,斜率dJ/da表征在给定试样几何条件下材料抵抗裂纹继续扩张的能力。当材料的强度级别较高时,dJ/da是由dJ_e/da和dJ_p/da二部分构成;当材料级别较低时,dJ/da主要由dJ_p/da构成,无量纲参数c有可能用来判别材料抵抗裂纹扩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镜观察和断裂韧性测量,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Al-Li-Cu-Mg-Zr合金微观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Al-Li合金中存在Fe,Si,Na等元素在晶界的偏聚,添加少量La可减少这些杂质在晶界的偏聚。同时,La的加入抑制δ′相的生长,减少S′相的析出,延缓时效过程,并且减少晶界无析出带宽度。因此,添加少量La提高了Al-Li合金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5.
Mo-Si-B三元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室温断裂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Mo,Si,B三种单质粉末原位合成热压的方法制备了成分为Mo-12Si-8.5B和Mo-28Si-8.5B的Mo-Si-B三元系复合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金相偏光镜、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等对制备材料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其组织的影响,测量了其室温断裂韧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测定多相体系中各相间界面的方法,并以 TiO_2担体上载 Rh 的体系为例,作了测定的尝试。所用方法是从转靶 X 射线衍射仪上收集样品的小角散射强度,计算相关函数及电子密度起伏值,最后计算各相间的比界面。此法可用于多相体系作为一种物理表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结构钢纤维状多相复合组织的形变硬化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构钢中获得的纤维状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多相复合组织的形变硬化指数及其与显微组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Hollomon方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救是n值,在均匀变形阶段,该复合组织具有高的形变硬化指数,有二个n值,n1〉n2值,其中n2值与最大均匀应变εu,抗拉强度σb有明量的对应关系,随等温温度降低,n2值增加εu,σb随之提高,n1值主要受拉于铁素体的强化状况,n2值与各相形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氟盐铝热反应法制取不同稀土含量的Al-Ti-B-RE中间合金,并对其微观组织和细化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稀土元素对Al5Ti1B组织及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证明:稀土元素和TiAl3结合生成了Ti2Al20RE,同时TiAl3尺寸减小、数量减少;TiB2尺寸、形态不受影响,但分布更加均匀弥散。细化效果试验表明稀土元素确实可以提高Al5Ti1B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在5Ti1B系Al-Ti-B-RE中间合金中,稀土元素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53%,此时能取得最理想的微观组织和细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氟盐铝热反应法制取不同稀土含量的Al-Ti-B-RE中间合金,并对其微观组织和细化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稀土元素对Al5Ti1B组织及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证明,稀土元素和TiAl3结合生成了Ti2Al20RE,同时TiAl3尺寸减小、数量减少;TiB2尺寸、形态不受影响,但分布更加均匀弥散。细化效果试验表明稀土元素确实可以提高Al5Ti1B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在5Ti1B系Al-Ti-B-RE中间合金中,稀土元素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53%,此时能取得最理想的微观组织和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热处理方法,获得了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的多相纤维状复合组织。并与马氏体+铁素体纤维状双相组织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的复合组织进行了冲击性能、硬度、强度的对比。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冲击断口形貌、复合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前者在低温回火或未回火状态下,与调质态的纤维状双相组织和回火态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相比,在等硬度、等强度下,具有更高的冲击韧性和更优异的强韧性配合。本文还探讨了冲击性能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点弯曲预裂纹试样在室温(25 ℃)和 700 ℃的断裂试验,对接近 γ和全层状 α+ γ的两种 Ti Al金属间化合物的解理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经过断口的详细观察和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有限元计算确定解理断裂的临界阶段.结果表明解理断裂是由预制裂纹的直接扩展所引发,由加工硬化决定的裂尖处的正应力是决定性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点弯曲预制裂纹试样的加载 -卸载 -冷却 -断裂 ( LUCF)试验 ,并结合详细的断口观察和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有限元计算 ,研究了热预应变 ( WPS)对接近全γ和全层状α+γ的两种 Ti 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断裂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WPS对两种 Ti Al金属间化合物的起裂韧性有显著改善 ,使层状 Ti Al合金的断裂韧性的临界值和最大值略微变差 .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光学显微镜、SEM、TEM、X衍射仪、拉伸试验机等对20和15Mn3SiMo两种低碳钢的强韧性、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5Mn3SiMo钢正火态与正火+250℃回火态,均具有M/A+AR复相组织,但其强韧性差别较大;20钢经双相区亚温淬,X(750—810℃),也获得F+M+AR复相组织,但因加热温度不同,强度出现先升后降,塑性则呈与此相反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AR的数量、分布及机械稳定性,探讨了低碳复相组织钢的强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低碳多相钢的组织调控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化后的临界区再加热—淬火—中温等温(T1、T2)热处理工艺,对具有不同前躯体组织的(0.22/0.17)C-(1.91/1.85)Mn-(1.32/0.94)Si两类热轧6 mm钢板分别进行处理,获得了具有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以及弥散分布于原奥氏体晶界、相界等处的残余奥氏体所构成的多相组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等对不同热处理阶段钢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采用不同的前躯体组织设计可以很好地调控临界区再加热逆转变奥氏体的组织形貌、比例以及碳含量,进而通过后续处理来实现对钢中多相组织的调控.前躯体为马氏体的0.22C钢,经T1工艺后获得了以针状铁素体为基体的多相组织,其强塑积超过了30 GPa.%;前躯体为铁素体+马氏体的0.17C钢经T2工艺后获得了以块状铁素体为基体的多相组织,其强塑积超过了27 GPa.%.  相似文献   

15.
金属基Pd复合膜在高温下易产生小孔缺陷,目前对造成膜表面小孔缺陷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借助环境扫描电镜(SEM)考察了气氛环境、高温烧结以及金属间相互扩散等因素对Pd/Ti-Al合金复合膜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气氛环境、高温烧结和金属间相互扩散都会对Pd复合膜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高温下Pd与Ti-Al合金间相互扩散是Pd/Ti-Al合金复合膜表面小孔缺陷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对Al-2.52Li-1.21Cu-0.70Mg-0.15Zr(8090型)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变形加双级时效工艺可以明显地提高这种合金的断裂韧性。断裂韧性的改善与组织结构有关,即采用这种工艺增加了S′相的析出,并缩小晶界无析出带宽度,因而使变形较为均匀,减少沿晶低能断裂倾向。依据组织观察结果,讨论了时效制度、显微组织和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拉伸性能和层间断裂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纤维增强铝金属层合板,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现采用密度更小的镁合金板取代铝合金板,并用抗拉强度更高、弹性模量更大的碳纤维来代替玻璃纤维,会得到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通过对不同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体积比的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进行拉伸以及单悬臂梁试验,分别得到其强度、刚度及界面断裂韧性等机械性能。并与工程实际中广泛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具有比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界面断裂韧性。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A semisolid slurry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was prepared by vibrating wavelike sloping plate process,and the semisolid die forging process,microstructures,and properties of the magnesium alloy mobile telephone shell were investigated.The semisolid forging process was performed on a YA32-315 four-column universal hydraulic press.The micro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y,the hardness was analyzed with a model 450SVD Vickers hardometer,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as measured with a CMT5105 tensile test machine,and the fractograph of elongated specimen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The results reveal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die forging force,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 become fine and dense.A lower preheating temperature and a longer dwell time are favor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fine and dense microstructures.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of preparing mobile telephone shells with excellent surface quality and microstructures are a die forging force of 2000 kN,a die preheating temperature of 250℃,and a dwell time of 240 s.After solution treatment at 430℃ and aging at 220℃ for 8 h,the Vickers hardness is 61.7 and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product is 193MPa.Tensile fractographs show the mixing mechanisms of quasi-cleavage fracture and ductile fra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