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是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材料,因此,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文概述了碳纤维的力学性质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涂层碳纤维的抗拉强度与断裂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碳纤维表面获得SiC、C+SiC、Si、C-Si梯度等涂层的基础上,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强度的影响,分析了涂层及碳纤维原丝的相结构,观察了涂层碳纤维的拉伸断口形貌,并进一步探索了涂层碳纤维的断裂过程与断裂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涂层碳纤维的强度各异,且其断口形貌与断裂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是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材料,因此,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概述了碳纤维的力学性质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N纤维是当今制造碳纤维的最重要原料,由PAN原丝制备碳纤维的工艺被广泛地研究.许多测试技术提供了有关PAN基碳纤维结构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方面的信息.已有一些结构特征被理解和接受.本文介绍了PAN基碳纤维的制备及其高模量PAN基碳纤维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碳纤维基体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碳纤维基体微结构,结果表明,2500℃碳化自理的碳纤维的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很好地遵从Porod规律,1340℃碳化自理的碳纤维不遵从Porod规律,邓经1340℃碳化自理的碳纤维基体存在尺寸小于1nm的不均匀区。  相似文献   

6.
韩民 《河南科技》2005,(11):37-38
一、碳纤维的特点 碳纤维是以聚丙烯腈或者中间相沥青纤维为原料经过高温碳化制成. 在结构补强中,需要把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棒材用有一定强度的粘结胶粘贴到混凝土上,使其和混凝土共同工作,以达到补强的目的.本文就此项技术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据库对碳纤维专利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专利权人的分布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为提高碳纤维技术发展、促进工程化产业化进程和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提出了专利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据库对碳纤维专利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专利权人的分布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为提高碳纤维技术发展、促进工程化产业化进程和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提出了专利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带电热地暖是一种新型室内地暖,而碳纤维带的布置形式直接决定了地暖的耗能情况和用户的舒适度该文通过改变碳纤维带的布置方式,测试电热装置电热性能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模型,对该电热装置的电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改变碳纤维带宽度和间距两个参数,得到不同碳纤维带分布形式,并对其电热性能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变碳纤维带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变其电阻,控制电热装置的产热效率;采用50 mm宽碳纤维带均匀间隔50 mm的布置方式,表面温度分布均匀,采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机械球磨热压法制备P型Bi_2Te_3基赝三元碳纤维掺杂复合热电材料.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Seebeck系数测试结果表明,机械球磨100 h后碳纤维的柱状结构遭到破坏,部分碳纤维与赝三元材料化合;Seebeck系数测试结果表明碳纤维掺杂对P型Bi_2Te_3基赝三元热电材料的温差电动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将用碳纤维制作的频率选择表面(FSS)创造性地应用于蜂窝夹层雷达吸波材料中,研究了碳纤维超表面的尺寸对整体结构材料的吸波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了碳纤维FSS的蜂窝夹层结构,在4~12 GHz的频率上,吸波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不同尺寸的碳纤维FSS对其影响的效果有所差别。在4~12 GHz频率上,随着碳纤维FSS的尺寸增加,材料整体的吸波能力得到提高,到达一定尺寸后,材料整体的吸波性能达到最强,之后碳纤维FSS的尺寸再增加,材料整体的吸波性能不再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废弃竹筷为原材料,利用水热法和碳化相结合的工艺制备出碳纤维,并对得到的碳纤维进行XRD、Raman和FTIR等表征,结果表明,碳纤维主要以无定型碳为主,具有一定的石墨化度,且为纤维结构,表面覆盖大量褶皱,长度可达20—200μm,直径约为3—5μm,另外碳纤维表面还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Raman光谱对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T300、T700、T800和T1000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样品的截面不同位置和表面进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4种碳纤维的拉曼光谱由3个散射峰(D、G和A)构成.用拉曼参数R(ID/IG)表征碳纤维结构有序度,R值的计算结果表明:4种碳纤维都具有皮芯结构;皮芯结构越明显力学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应用实例,论述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碳纤维掺量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掺量下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质量百分数的增加,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碳纤维掺量达到0.6%时抗压强度最大;达到0.8%时劈裂抗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短切高模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和碳基体材料气孔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高模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肖氏硬度明显高于碳基体材料,两种材料抗折强度、肖氏硬度和气孔率成反比;气孔率对短切高模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显著,而对碳基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断口,发现短切高模碳纤维在基体中随机取向,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  相似文献   

17.
华中 《松辽学刊》1999,(1):20-23
本文对不同碳化温度下制备的PAN基碳纤维的电阻率、结构参数、微晶择优取向度Z°及层面内C-C原子键距a0进行了测量,给出了PAN基碳纤维的电阻率随结构参数(La、Lc、L002)的变化规律,同时对碳纤维的电子特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简述我国碳纤维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碳纤维在桥梁加固工程中应用的原理、施工方法,提出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土木建设施工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快速可视化检测,分析了激光超声可视化检测系统的原理.采用扫描激光方式,根据超声传播的可逆性原理,设计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快速激光超声可视化检测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超声可视化检测系统能有效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缺陷检测,且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单次检测仅需几十微秒.检测结果直观,可实时动态展示构件内部缺陷,也可对超声传播信息按时间帧回放、选取,利于分析缺陷的位置和尺寸.该系统易于实现完全非接触式检测,适合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方便快捷及应用广泛等优良性能,因而在桥梁工程中利用碳纤维进行旧桥加固是一种发展较快的新型方法,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河北省某桥的旧桥加固工程,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