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析量子力学的对应原理白彤东对应原理从被提出至今虽已七十余年,但对它的理解与讨论仍未间断。在物理学内部,它的正确性近来受到了挑战。一、历史的回顾及对应原理的表述对应原理最早由杰出的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提出,萌芽见于1913年12月20日玻尔的一篇《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量子力学的实质,介绍了玻姆对量子力学的本体论解释,高度评价共科学-哲学思想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量子力学的退相干解释及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量子力学表明,自然界原则上存在宏观量子干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几乎不曾看到过它们的存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哲学论争由此展开。退相干解释表明,量子态与环境的纠缠导致了去相干。但这一解释是否是一个最后的答案,仍然保留为开放。  相似文献   

4.
5.
在20世纪物理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许多争论,其中争论时间最长。涉及问题最多、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诠释之争。现在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和分析这场争论,对于量子力学的理解及其哲学实质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爱因斯坦一玻尔的公开争论始于1927年10月第五次索耳维(SolVay)会议,争论的主要问题是“量子力学内部的自洽性”,其间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都被玻尔—一回应了。从此,爱因斯坦承认量子力学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但认为它只是一种过渡性的理论,而不是完备的理论,并于1935年3月与波多尔斯…  相似文献   

6.
7.
全国物理学哲学暨量子力学基础专题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10月12日-15日在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在2005年第一届会议基础上召开的第二届会议。会议集中在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量子力学基础问题、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与量子测量及其他物理学最新发展中的哲学问题四个专题进行讨论。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与学术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是由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哲学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教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黄冈师范学院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论述了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直观性”概念的演化,以及“直观性”对量子力学发展的影响。在经典物理学中,“直观性”是从知觉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视觉化的模型,是一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连续发展的图象。而量子力学中的“直观性”是一种理论模式或数学表述,当人们一见到这种模式或表述时,立即会与相应的量子性质对应起来。量子直观性的含义就是以这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其中毫无视觉化图象的成份。量子力学是在抛弃经典“直观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量子力学的一种本体论诠释,本文提出了“双波包”的概念,把东方哲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相似性的快速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双波包”概念借鉴了量子力学与东方哲学两方面的观点,并把它们加以改造与融合,从而构造出了一个统一的哲学图像。“双波包”原子量子力学中某些最具革命性的不相溶于经典西方哲学的观点,它与经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了共同性,但由于它是用科学概念体系表达的,因此,它对易经的一些抽象概念也作了建设性  相似文献   

11.
有着分析哲学传统的英国科学哲学一直是西方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剑桥是分析哲学的重要发源地,那么牛津的哲学家们就是分析哲学的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笔者结合在牛津大学哲学系学习的体会,从其讲座、讨论课、定期的讨论小组及学术会议、组成成员及其研究领域、代表作等方面介绍了物理学哲学研究在当代英国科学哲学中的突出地位,并对这一现象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量子力学的两个研究纲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认为,科学是靠不同的研究纲领竞争淘汰而发展的。这些研究纲领由指导性的“硬核”和保护性的“辅助假设”组成。本文借用“科学研究纲领”概念,在近年科学史家研究的基础上,考察爱因斯坦和玻尔不同的量子纲领及其对薛定谔波动力学和海森伯矩阵力学创立的影响。值得指出的是,早在拉卡托斯之前,爱因斯坦和玻尔就用过纲领(programme)来分析科学的发展,描述自己的科学目标和方法。爱因斯坦认为,从牛顿的“力学纲领”到麦克斯  相似文献   

13.
对量子力学互补性诠释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17(5):13-19,29
对量子力学互补性诠释的理解李莉量子力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形成了其形式系统,然而它的物理意义,亦即对它的解释却一直众说纷坛,时至今日仍是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虽然在其体系形成后不久,玻尔就在玻恩的几率诠释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基础上,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走向科学理性论:也论爱因斯坦的哲学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耳顿教授在60年代末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马赫、爱因斯坦和对实在的探索”中这样写道:“在我们这个世纪的思想史中,有一章可以题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哲学历程’,这是一段从以感觉论和经验论为中心的科学哲学,到以理性论的实在论为基础的哲学历程。”霍耳顿在论文中还首次披露了爱因斯坦1938年1月24日写给老朋友C. 兰佐斯的信。爱因斯坦在信中明确地讲了他的哲学“转变”及其主要原因:“从有点类似马赫的那种怀疑的经验论出发,经过引力问题,我转变成为一个有信仰的理性论者,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到数学的简单性中去寻求真理的唯一可靠源泉的人。逻辑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就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基础上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16.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正统解释将测量中的波函数坍缩视为一个真实的物理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无解”导致其走向了工具主义,认为波函数仅仅是有关未来实验可能结果的全部知识。消解波函数物理解释的结果带来了量子力学本体论承诺的问题。遵循正统解释的关系量子力学并不拒绝波函数的本体论承诺,但仍坚持波函数工具主义的解释路线,延续了正统解释的本体论问题。21世纪20年代前后,俄苏学者提出了量子力学的语境实在论的解释方案,认为测量不是导致微观物理系统状态变化的交互作用,而是在语境中对物理实在的识别。语境实在论恢复了波函数的物理解释,重新定义了测量概念,确立起波函数与量子实在的关联,重建了量子力学的本体论承诺,在正统解释的自身框架内解决了正统解释的本体论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量子测量的相对态解释语境,阐述了解读相对态解释的两种意义语境——多世界解释与多心解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9.
广泛流传着一种看法,认为自量子力学问世之日起实在论便一劳永逸地被驱逐出物理科学领地。这意味着:量子力学为反实在论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而不可能同任何形式的实在论相协调。然而,这种草率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将阐明:量子力学对实在论(或反实在论)既不构成威胁,也不为反实在论(或实在论)提供决定性的支持。就是说,量子力学对于实在论-反实在论论争所作的反应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