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法国曾是世界科学的中心,物理学也曾是法国的传统强势学科。但是19世纪后半叶尤其20世纪前50年左右,法国的物理学与英国、德国的该学科发展相比,明显滞后了。贝尔纳在其著作中,表达了他对法国科学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的看法。贝尔纳的观点扼要却没有通过具体事例予以说明。通过著名的法国科学家迪昂与居里等人的遭遇,可以看出贝尔纳的说法是准确的,即科学界的老人统治以及政府的不重视是法国科学发展滞后的关键症结。法国科学界老人统治的后果值得中国科学界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人文学院JosephAgassi著的《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Science and Society: Studies inthe Sociology of Science)1981年由荷兰D. Reidel出版公司出版,全书511页。这本书提供了当今社会的科学界的总的状况、科学研究实践的描述和对那些实践活动的评论,以及对改革那些民主主义科学团体的实事求是的建议。历史的概述包括对科学过去的看法,这些看法既有解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违规行为的法律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科学界的违规行为属于道德的管理范围,和法律无关,本文首先剖析了传统看法的几点根据。然后指出对严重的科学违规行为必须让法律介入。文章从4个方面指出了法律介入科学违规行为的必要性,从3个方面论证了法律化的可能性,从而全方位提示了将科学违规行为法律化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100多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能说没有改善。但是她们在科学界的状况乐观吗?因为居里夫人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使世人趋向于高估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低估了女性在科学界面临的困境。虽然居里夫人100年前就获得诺贝尔奖,但迄今为止,全世界女性中只有12人获13次诺贝尔科学奖。居里夫人一人获得两次。女性在20世纪大量接触科学、进入科学界,在科学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在科学领域,很多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男女数量相似,研究生常常  相似文献   

5.
政府保密政策对高校科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根政府对包括科技信息在内的信息交流实行了新的限制。美国政府认为这些新的限制对国家的安全非常重要。政府对扩大科学的保密范围所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引起了一场公开的激烈争论。科学界的许多人士认为,对科学交流实行更严格的控制将会有损于美国科学技术的质量。本文要讨论的是争论的双方对在高校进行的科学研究加以保密的看法,介绍高校科学家与政府官员协商以达成妥协的过程,分析这场争论对在美国学习或工作的中国学生和学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物学革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学的革命已经成为当代生物学工作者和科学史工作者兴趣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科学革命所指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对生物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以至技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或者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围绕着这场革命也有不少议论,需要科学界共同探讨。本文想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生物学革命的爆发一般认为生物学的革命是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爆发的,从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以探索未知为己任的科学界(包括各科学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科研的教学人员),继承了历史上前辈科学家终生艰苦奋斗、求实、献身的精神,遵守着前人逐渐形成的各种科学道德规范,使科学知识不断积累,使 20世纪达到科学人才辈出、科学成果辉煌的境界,起到了提高人类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问题是,当今中国的科学界深受社会腐败堕落风气的感染,不要说科学精神淡漠,违反科学道德的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自我吹嘘的事例也时有发生。迫使科学界的有识之士不得不一再大声疾呼,要求在科学界提倡科学道德,整顿科学学风。这些当然是切…  相似文献   

8.
张雄 《科学大观园》2006,(16):33-34
最近,由中美科学家共同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被关注的焦点是一种最新发现的尖嘴兽化石。媒体更是用“狮身人面兽”的原型,和改变哺乳动物的传统进化观念来形容这个科学界从未见过的“怪兽”。这块“狮身人面”的尖嘴兽是如何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并给科学界带来了哪些未解之谜?记者电话采访了身在大洋彼岸的罗哲西教授和我国的李罡博士。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界性别分层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中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美国科学社会学、主要是默顿学派关于科学界性别分层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美国对女性科学家地位的研究兴起于七十年代,以朱克曼和科尔为代表,其研究成果包括对女性在科学界受歧视现象的描述、对性别歧视的若干理论解释等。这些研究对我国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前沿领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学数据作为现代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以及科学数据与创新知识产生的密不可分在国际科学界已经成为共识。近年来,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及其所属的有关国际科学组织对科学数据共享的工作均给予了很高的关注,科学技术数据领域的前沿问题成为目前国际科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科学的苏维埃化促进了苏联物理学的快速发展,50—60年代苏联物理学一度处于繁荣时期。但是,在科学苏维埃化过程中,很多科学家遭受迫害,意识形态对科学严重打压,苏联科学界与世界科学界被人为隔离,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苏联科学的发展,为苏联物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2.
天才的自然科学家、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和辩证论者门得列也夫,是俄国科学界和世界科学界引以自豪的人物。门得列也夫最伟大的功绩就在於,他发现了无机界的一个基本规律,即化学元素周期律。周期律的发现是自然科学中一次真正的革命,因为随着这个普遍规律的发现,就奠定了化学中发展论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114-118
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的成果在世界科学界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关注,国际科学界很快对此做出预警性反应,并通过国际会议和联合声明等形式划定相关的研究"底线",禁止用于"生殖"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探讨负责任地开展人类胚胎编辑研究的规制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士特征状况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精英的典型。以这一群体为样本,从时间的维度,对其出生地域、学历结构、留学状况和年龄构成等进行计量研究,分析中国科学界精英的若干特征及其产生原因,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基本状况,进而获得若干科技政策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科学界,科学工作者只接受经验和逻辑的审判,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不取决于做出该成果的研究者的任何社会属性(即所谓的“普遍性”)。科学,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平等的。然而,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分层理论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一些关注科学的社会学家发现,情况远非如此。“科学界中存在的不平等可能要比更大的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要多得多”。科学社会学家们开始面对现实,对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深刻地理解决定着科学共同体内部社会不平等的过程,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科学做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世界科学界SARS研究进展与中国科学家所做工作的比较分析,尝试从外部环境、科技体制和科学主体层面说明“中国科学家整体打了败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葛利普是20世纪具有重要影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他自1920年来华后,不仅对中国的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教育与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生物学的发展也十分关心。在他的号召下,1925年成立了北京博物学会,吸引了当时在北京及部分外地所有重要的相关学者。该学会定期举办学术演讲、年会、野外考察,颁发"金绍基奖章",并出版很有影响的《北平博物杂志》,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生物学的发展。在民国时期北京的科学界,形成了一个以葛利普为中心的科学团体,其中既有他的中国同事和众多学生,同时亦凝聚了当时北京内外的外国学者。通过对北京博物学会和《北平博物杂志》的分析,可窥见当时北京科学界的国际化程度和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18.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恢复生态学是当前科学界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前沿学科.本文综述了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由国际油菜理事会(GCIRC,巴黎)主办、四年一届的国际油菜科学界权威学术大会--第八届国际油菜大会,于1991年7月9日至11日在加拿大Sakatoon举行。7月11日晚,近五十个国家及地区的七百多位各国油菜科学家出席了为首位亚洲面孔举行的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奖”的隆重颁奖仪式,以表彰他在发现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CMS)和对发展杂交油菜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傅延栋。  相似文献   

20.
科学界的反克隆人运动:理由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克隆人的呼声高涨时,科学界曾掀起了一场"反克隆人运动".通过分析这场运动的理由和选择,不仅让我们对现代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科研态度等问题有了新认识,又让我们懂得只有大力发展治疗性克隆,才是对克隆技术价值的真正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