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美国"科学不端行为"定义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全球范围内较早和较为系统开展科学不端行为定义研究的国家.1989年美国公共卫生局颁布了第一个正式科学不端行为定义,引发了贯穿整个90年代的持续争论.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批评上述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三种行为框架"的定义建议.1993年美国研究诚信委员会针对1989年的定义转而提出"主要原则加例子"的定义建议.直到1999年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颁布基于1989年定义基础上改进的"研究不端行为"定义,才结束了持续争论.纵现这场争论,科学界认识到不端行为的危害性和定义的重要性,政府机构的积极推动,构成了美国定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私人基金会及其支持科学事业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旨各异、数目繁多的私人基金会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科学事业是美国社会独有的现象,对美国的科学事业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试图考察美国私人基金会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发展现状,分析阐述其支持科学事业的主要特点,进而就相关问题对我国现行科学政策提出一些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3.
自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首个联邦部门规章于1989年制定并实施,直至统一的联邦法规——《关于研究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于2000年12月6日公告生效之前的12个年头里,美国政府各部门和机构的政策法规中,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一直是“各自为政”、“争执不停”。研究结果发现: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和机构关于不端行为定义的争议与统一过程,蕴涵着并影射出联邦政府关于科研不端行为政策的演变轨迹和统一趋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反进化论立法运动,把法律、科学与宗教密切地联系起来。本文从“巴特勒法案”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对“斯科普斯案”涉及的科学、宗教和法律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美国社会中法律、科学与宗教的独特性,为深入理解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因传统防卫方式的失效,美国政府开始转向和尝试以制度化的公共政策来应对日趋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这种制度性转变的策略,呈现出早期的伦理政策化和法律化,与后期的政策法律、伦理、教育、训练、研究、技术等相结合的特点和趋势,并逐步形成科研不端行为的综合防治策略与机制.其具体表现为:制定和实施完备的政策饭嫣逑?设立和运作良性的层级监管机制;规定统一的举报和查处程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保证科研诚信、防治科研不端行为、营造培育负责任研究行为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实施系统有效的教育、训练和研究体系.这种系统和制度化的科研不端行为综合防治策略,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释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技术政策的变化,对几个具体的政策领域如能源和全球变暖、基础设施、制造业、科技教育、互联网与公民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奥巴马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有科学数据共享管理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数字化的科学数据管理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的新生事物,科学数据发展的速度常常超出科学家们预料,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尚未准备好很多事情就已经发生了。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我国也遇到了类似的挑战。美国是世界上科学数据拥有量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在地球科学和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用社会学越轨理论中的社会反常论与文化传播论系统分析了科研不端行为。前者认为普遍性规范没有充分实现与科学共同体的分层导致科研不端行为发生;后者表明在一定的社会道德环境中,科研不端行为必然被科学家在其社会化中学到,从而可能导致不端行为传播。  相似文献   

10.
对Bayh-Dole法案及相关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yh-Dole法案曾经被认为是提高美国大学专利申请和专利转让活动的核心因素。Bayh-Dole法案促进技术转移的模式是否适用于其他国家,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讨论。本文系统地回顾了Bayh-Dole法案运行30周年以来国际学术界的研究。从对这些文章研究内容、方法和视角的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以2005年为界,学术界经历了从对法案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到关注法案理念和政策设计路径研究的转向。通过文献分析和对相关理论及政策问题的探讨,本文旨在形成对Bayh-Dole法案更系统的理解,也为我国完善政府投资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政策体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史学会2008年年会于11月6日至9日在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召开.此次年会由美国科学史学会与科学哲学学会联合召开,千余人与会,设70多个讨论小组,盛况空前.会议议题以西方科技史为主,涉及科学史的众多方面,会后颁发了科学史界的诺贝尔奖"萨顿奖章"和其他重要的科学史奖.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与中国和东亚科技史研究相关的议题,反映了这个领域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和关注的新问题.研究时期注重现代,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强调跨学科综合,研究视角宽广,涉及"科学与政治"、"科学与民族主义","跨文化和跨区域交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具有同质结构的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工程活动共同体则为异质共同体,是一个包含了众多成员要素子系统的主体系统,与此相适应也就有了多种类型的职业共同体.工程活动共同体由工程师、工人、投资者、管理者和受众等利益相关者构成,而且各构成要素在角色上有时会出现复合与转换情况,表现出异质性、层级性、秩序性、利益主体多元性、紧密性、整体性、流动性等结构特性.同时,工程活动共同体有自己的维系机制,即需要与利益的满足、共同体内外的认同,以及体现为合目的的普遍主义、合规律的建构主义、讲时效的协同主义、有条件的特殊主义、要权威的整体主叉、重实用的唯美主义、依循互利互惠的利己利他主义、追求最大化社会实现的功利主义、有风险的博弈主义等工程活动中所共同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高能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以及上海光源几个典型大科学工程预制研究的考察,揭示了我国大科学工程预制研究的主要模式和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出在大科学建设中预制研究的必要性。文章着重以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为例,对我国大科学工程预制研究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通过归纳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实践,笔者对我国大科学预制研究的阶段性、人员组织、研究经费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利益冲突与道德行为标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手册》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有关雇员利益冲突政策的规范对象、基本目标、具体事项及其政策设计的特点,进而提出了对我国科技管理部门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6):58-59
胃癌是我国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西方该病少见,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我们必须开展自主研究胃癌变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从而解决胃癌的根本问题.本课题组已进行了16年的胃癌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癌机制和清除幽门螺杆菌对预防胃癌的价值;胃癌前病变到胃癌变过程中的基因异常和表观遗传学异常;胃癌关键分子的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异常;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易感基因群及其相互作用网络.  相似文献   

16.
17.
以J.C.皮特2000年出版的代表作《技术思考:技术哲学的基础》一书为起点,概述了皮特技术哲学思想基本观点以及所引发论争的焦点。分析了“皮特现象”,即国际学术界对皮特技术哲学的反响。以此指出,我们应注重技术哲学的基础研究以及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拉图尔的科学公信力循环模型,作为对知识生产的社会过程的一种解释,为公众参与科学的合法性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但拉图尔模型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简化了公众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艾滋治疗行动主义者运动的考察,分析了公众参与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和途径,表明了公众是科学公信力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了新的科学公信力协商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要求规划项目紧密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和材料等领域中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需求及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特别强调国家目标与科学问题的紧密结合和科学问题的提炼.这是我国科技界对基础研究认识上的突破.然而,长期以来以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基础研究一直并将继续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如何解决科学研究与国家目标的紧密结合仍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