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欧洲古典、近代、现代这三个时期不同的油画风格的概述,以及深层次的分析造成这三个时期不同的油画风格的原因,并结合油画本身的特点,联想到我国油画发展的特点,通过欧洲和中国油画演变的历史及特点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油画和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油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造型艺术,具有高深的技艺性。从古到今流派迭起,不同的流派都创造了特色各样的油画技法。从具象写实范围来看,就有丰富多彩的技艺和方法,对于一个学习油画学专业的人来说:无论将来成为什么流派油画艺术家,研习和掌握写实的油画技法作为基础训练都至关重要的。我认为基本技法可分三方面:一是笔法运用;二是刀法运用;三是画面肌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画的历史根基是民族性。民族性是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反映,也是中国油画区别于西洋油画的关键所在。而数字化语境需要中国油画既保持其民族性,又结合社会发展、融入时代精神,使中国油画具有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4.
刀绘油画突破了传统笔绘油画的绘画风格,刀绘油画创作中经常使用的刀法有平压刀、侧压刀、侧飞刀、砍刀、点刀、拖刀、起底侧刮刀等。其特点是刀触沉稳、形体明确。将刀绘技法运用于风景油画的创作,可以收到色泽鲜明、画面响亮的特殊效果,有着油画笔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沙油画的发展历程,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长沙油画的演绎与成长,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长沙油画能够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学术价值与艺术特色,尽管中国油画在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也出现过种种的变化与困惑,对地域文化或多或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长沙油画以它特有的优势,在充分展示其地域文化与样式的同时,也在中国美术史上留有一席之地。长沙油画家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耕耘,为湖湘大地创造了不朽的油画艺术瑰宝,昭示了油画丰富的艺术形式与深厚的品质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湖湘人民精神与视觉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袁琳 《广东科技》2011,20(16):82-83
在21世纪,油画创作仍在向前发展。油画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油画创作的原动力将对当代的油画创作产生极大影响。这也是我们研究油画创作原动力的意义所在。油画是以易于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押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本文将从油画的起源入手,简单谈谈油画的鉴赏与创作。  相似文献   

7.
油画艺术通过素描、色彩、调子、肌理等造型手段,形成了独特的油画语言。油画作品的色彩丰富。技法多样,对表现作品主体,烘托气氛,表达意境,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长期的艺术实践,使油画艺术的表现力日趋完善,更具魅力,油画语言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8.
学生油画毕业创作是当代学院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过学习油画的语言,掌握其独特的技艺;经过油画创作过程的锤炼,完成较好的作品。从而充分展示自己的丰富而又多变的艺术表现力,充实自己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图力古尔 《科技信息》2012,(12):286-286
认识油画材料,了解油画材料,传达油画材料美。油画教学是当今高校必不可少的主流艺术课程、高校是中国油画未来主力军的摇篮,所以充分认识油画材料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03,(9):13-13
满月的一角隐藏在一块幽蓝的礁石背后,由远及近是一片斑斓的海洋和翻涌的麦田。仔细观察这位荷兰印象派大师的油画,天文学家们利用传统的侦探方法和现代的天文学工具,道出了画布上迷人景致的精确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1.
京江画派与京口隐逸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江画派是清朝中叶活跃于镇江的画家群体,多以本邑自然山水为取法对象,画风直接宋元,但影响囿于本邑而不远播,在画史上被定位为地方小画派.由于地理、历史、宗教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京口在历史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隐逸文化.作为当时京江文坛领袖的王文治笃信佛教,而京江画派的主要画家或是其挚友,或为其门生,皆受其影响崇尚隐逸,这也是京江画派影响不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与绘画历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架上绘画作为城市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形态,反映着城市社会的发展变迁.从我国城市社会的时代发展与文化的转换入手,探讨了我国当代城市文化作用下架上绘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色彩教学实践形式的探讨和对色彩认知的主客观条件的研究,指出色彩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对客观色彩的理解与表现,更应该认识到色彩在主观意象上的独特表现力量,以建立新的审美价值取向,构筑新的色彩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突破了传统审美模式统一、单调和程式的局限,而处于一种兼容开放的状态,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全新创作语言.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大方面来研究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语言的拓展与创新,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不可能凭空出现,它必定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发芽并成长成型的,水墨山水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于唐代,也是如此。文章认为水墨山水之所以出现于唐代,是因为此时的水墨山水完成了“道”与“器”的统一。在文化空前开放的大环境中,儒、道、释三家文化交融并促使了水墨山水物以所载之“道”的成熟;墨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特性,使其成为阐述此“道”最合适的形而下之“器”;而山水技法的进一步完善,则为形而上之“道”的阐述创造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6.
手绘在艺术设计中的魅力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电子工具的广泛应用和电脑绘图的普及,人们曾经认为手绘设计已经过时,甚至认为它将被淘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手绘设计这种艺术,不仅不会被抛弃,它将凭着在设计上无穷的魅力被专家们重新呼唤,并应用在更广泛的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全盛期。在唐代绘画中,人物画占主流地位。外来的佛教和佛画深刻地影响着唐代的绘画,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技法,还是人物塑造、色彩运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绘画题材除世俗的官僚贵族、宫廷仕女、凡夫俗子外,非尘世的佛、菩萨、天王等也大量出现。佛画的色彩被引进中国画人物画,一改往昔的古朴典雅而为富丽绚烂。唐代人物画空前繁荣,大师辈出,成就辉煌。  相似文献   

18.
李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艺术大家,毕生直面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绘画理论与实践根置现实,执着无待而兴;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直观实用的创作原则,绘画向戏曲渗透,艺术向谋生齐观,获得了戏曲上的独特建树,充分体现了李渔从绘画到戏曲的身份认同,以及商品经济价值取向。李渔从绘画到戏曲具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与动机,所含审美理想与经济实用兼而有之,给予当今人们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赵均 《实验室科学》2009,(6):185-186
该文追溯中国画教学大纲体系的发展脉络,介绍了东方艺术系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全球化的大趋势以及中国画的自身规律,对中国画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性改革与实践。阐述了重视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富于创新性的种种尝试,并逐渐探索出一条既发扬传统又适合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代派书家为了打破以文字识读和书写为根本的习惯性思维,对西方现代派绘画进行了生硬的嫁接。但从书画创作审美体验中的“心物”之轴来分析,书法与传统的中国诗、画相比,虽有其独特性质,仍然是点画结构与主体意的融合,即意与象、心与物的统一。而现代派绘画从再现跨越到表现,只注重意与心的一端,强调心与物的对立。这可从现代派绘画与书法发展的实践以及相互借鉴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