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硫化钼作为固体自润滑材料,国外50年代就开始应用.作为粉末冶金材料,目前已在宇航、原子能、电力、机械、化工、建筑、交通、轻纺、食品和医疗机械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作为涂料,特别是常温固化涂料,由于涂层对各种底材表面的附着力不佳,所以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与研究,我们找到了一种既对各种材料有较好的结合强  相似文献   

2.
纳米ATO复合导电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一种以纳米ATO导电粉为填料,醇酸树脂为基体的复合型导电涂料,讨论了ATO的含量、偶联剂种类、固化工艺以及溶剂对涂层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60%~65%纳米ATO导电粉,选择钛酸酯偶联剂NTC-401,以5%的用量预处理粉体填料,涂层在50℃的温度下2d后完全固化,涂料的导电性能较好,表面电阻率为103Ω·cm-2.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型钢管无溶剂环氧涂层自动涂装技术的系统组成、工艺流程、质量检验和涂层修补措施。大型钢管无溶剂环氧涂层自动涂装技术采用热固化技术、涂料加热技术,运用双组份喷涂设备喷涂无溶剂环氧涂料,漆膜均匀厚度偏差小,一次成膜厚、固化时间短,提高防腐涂层的整体防腐性能和生产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彩色涂层钢板简称为“彩涂板”或“彩板”,它通常是将冷轧钢板或镀锌钢板进行表面处理后,在其表面涂敷上一定厚度的涂料或粘合上一层有机薄膜,经固化成型后成为“彩涂板”。  相似文献   

5.
一种二元复合结构聚合物减阻涂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通过表面形貌构型实现水下减阻,基于Benard对流理论制备了一种具有二元复合结构的聚合物涂层。采用高压空气喷涂工艺,将涂料喷涂在基体材料上形成液膜;液膜固化后,亚mm级和μm级二元复合的形貌结构在涂层表面自发形成。对液膜体系中温度变化及物料迁移分析的结果表明:溶剂蒸发导致了温度梯度和表面张力梯度的出现,由此引发的界面流和界面变形,是二元复合结构表面形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清华大学SKLT-1小型高速水洞中,对涂层的减阻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显著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6.
UV固化涂料中单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考察了单、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对以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为齐聚物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及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可固化涂料中单体官能度及用量的增加除了能提高固化速度外,还能明显提高固化膜的耐磨性、抗变形性及耐热性。  相似文献   

7.
马来酸酐改性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齐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来酸酐和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反应 ,制成一种改性齐聚物。由该改性齐聚物配制的紫外光固化涂料 ,其涂层固化速度、硬度、附着力等综合性能优于环氧豆油丙烯酯齐聚物。  相似文献   

8.
探讨光、热固化的原理及特点,研究了紫外光和热双重固化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实例表明,应用紫外光和热双重固化可以改善紫外光涂料的性能,特别是提高了涂层的硬度、耐磨性,降低了固化膜的收缩率.  相似文献   

9.
结构保护法、保护层法、防护层材料法、电化学保护法和介质处理法等是金属防腐蚀的主要方法,在诸多缓蚀方法中,防护层材料法是一种经济高效且广泛使用的防腐方法。环氧树脂是一种高效的防护层材料,需经过常温固化或加热固化后使用。然而,其固化过程存在的微孔会弱化环氧涂层的耐蚀性。将纳米材料加入环氧树脂中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可填补环氧涂层中的微孔,提升环氧涂层的防腐效率。首先,详细讨论了影响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耐蚀性能的因素,探讨了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的防腐机理。其次,简要介绍了用于环氧涂层的2种纳米材料(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总结了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改性和修饰方法。最后,从树脂成分、填料成分、机理探究以及开发自愈合涂层等方面对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是一种长期防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方法,未来应致力于研发用于环氧涂层的二维和三维材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消失模镁合金表面陶瓷层的制备工艺,选用AZ91D作为基体合金,低熔点的玻璃粉作为陶瓷化材料,分析了真空度对表面陶瓷层微观形貌的影响和陶瓷层与基体之间结合界面的状况.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固定的条件下,真空度的大小对涂层和界面结合质量影响很大;当真空度从-0.02MPa变化到-0.06MPa时,基体表面形成的陶瓷涂层变得更加致密、均匀,当真空度为-0.08MPa时,涂层和基体的界面变得凹凸不平.通过对铸件表面消失模涂料以及在浇注过程中泡沫模样状态的分析,建立了消失模镁合金表面陶瓷涂层形成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陈庆虎 《科技资讯》2023,(16):166-172
乙烯基酯玻璃鳞片是一种适用于恶劣工况的常用涂层材料,广泛用于海上油田碳钢分离器和管道的防腐。国内没有在不锈钢上使用乙烯基酯树脂涂层材料的先例,缺少乙烯基酯玻璃鳞片涂层在S31603材料的黏合力数据。该文以英国Corrocoat公司CorroThane XT涂料为例,研究了乙烯基酯聚氨酯玻璃鳞片涂料在S31603钢板表面的黏连性能,并成功应用于南海EP油田油气分离器罐3 mm厚度S31603衬层修复。该文介绍了S31603基材试板CorroThane XT涂层的测试方案,包括试板预制、模拟容器罐温升试验、附着力拉拔测试等相关的过程,研究了分离器内部CorroThane XT涂覆工艺和跟踪修复效果,提出了海上油气分离器内防腐修复的新方法,可在船舶和管道内防腐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制了一种以氟碳树脂为基料的玻璃防尘涂料,向涂料中添加多种表面活性剂降低涂层的表面能,同时改进涂料与玻璃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13.
以水性氟碳涂料为基础涂料,添加nano-TiO2/Ag复合型抗菌剂,在金属表面获得了一种抗菌、耐污涂层。详细地研究了复合抗菌剂用量对涂层杀菌率、接触角、耐污性能的影响,确定抗菌剂的含量为3%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综合性能。通过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微观表征,证实添加抗菌剂后,涂层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纳米颗粒,使得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性能。通过性能检测,表明制备的水性抗菌、耐污氟碳涂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相似文献   

14.
研究并评估了砂浆在硫酸钠溶液半浸泡状态下硅烷涂料、聚氨酯涂料、环氧树脂涂料、水玻璃涂料4种表面处理材料的防护效果,采用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指标来表征试件损伤,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SO■离子浓度分布,使用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压汞仪和三维X-CT分析仪等对侵蚀试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试件半浸泡5个月后,水玻璃处理试件在未浸泡区域发生严重破坏,环氧树脂处理试件在与液面交界处环氧涂层翘起剥落;半浸泡状态下,试件质量增加率可以作为各类表面处理材料防护效果的判定指标;综合比较发现,表面处理材料防护效果从高到低为硅烷涂料、聚氨酯涂料、环氧树脂涂料、水玻璃涂料.  相似文献   

15.
专利角     
新到中国专利题录3E-1.一种彩釉石英漆的制造方法:该发明具有工艺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无毒、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可根据不同需要制备不同性能的优质彩釉石英漆。3E-2.汽车中涂层用的水分散型树脂及其涂料:该涂料有机挥发物低于8%,涂料固化后,涂膜平整光滑,层间附着力好,耐水性、柔韧性、抗石击性优异。3E-3.一种无机抗静电水悬浮液的制备方法:该发明抗静电性能优异,可贮存6个月以上而不发生絮凝和分层,可广泛用于纤维、布料的抗静电整理,以及塑料、纸张、电子元器件的表面抗静电涂层。3E-4.一种发热体及其生产工艺:该发明保持4…  相似文献   

16.
防火涂层材料研究及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开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钢结构建筑防火涂料、隧道防火涂料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本课题组在该领域近10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情况.在防火涂层材料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凝练出以下关键技术:功能性填料复配技术,提高功能组分的协同作用;功能性填充料的表面处理技术,解决了涂料相结构稳定性和膨胀炭层强度、均匀性、膨胀倍率等制约涂层防火性能的关键技术;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插层技术在隧道防火涂料领域的首次应用;聚合物粘结剂和无机凝胶材料复配技术,提高涂层粘结性能的高温连续性,改善涂层耐水性、柔韧性;复合纤维自替代技术,实现耐火性能的连续性;超细活性粉料低温烧结技术,使涂层在较宽的温度下烧结形成陶瓷面(体),极大地提高了涂层高温下的强度和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超细锆英粉作为耐火骨料,配制EPC用锆英粉涂料。测试涂料的密度、悬浮性、涂层强度、涂层厚度、透气性五种性能,并通过浇注实验,由铸件成型、铸件表面以及涂层残片来分析改进后涂料的使用效果,获取最佳超细锆英粉涂料。  相似文献   

18.
师厚明  侯靖 《科技信息》2009,(36):I0326-I0326
按照设计要求制备用于煤矿井架的防腐蚀配套涂料,井架筒体内部涂层由环氧树脂聚酰胺富锌底漆和环氧树脂聚酰胺云母氧化铁中涂漆组成,筒体外部涂层由环氧树脂聚酰胺富锌底漆,环氧树脂聚酰胺云母氧化铁中涂漆和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组成。该涂料体系的防腐涂层可常温固化,厚度达到250微米以上,防腐蚀寿命可达20年之久,其防腐效果和耐冲击性和耐候性良好。文章同时讨论了涂装工艺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于文艳  殷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1):13492-13498
相变材料(PCM)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可以有效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在温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吸收大量的热量,减小室温的波动。本文将微胶囊相变材料加入到腻子粉中制备复合相变涂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其微观形貌、相变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将复合相变涂料应用于水泥板内表面,研究微胶囊相变材料(MPCM)含量对复合相变涂层蓄热调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涂层的温度变化速率比普通涂层慢,随着微胶囊相变材料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涂层与普通涂层的表面温差呈递增趋势。复合相变涂层能明显降低峰值温度和温度的波动范围,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微胶囊相变材料含量从0%增加到30%,复合相变涂层与普通涂层的温差逐渐增大,最大为3.2 ℃。与普通涂层相比,随着微胶囊相变材料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涂层室内温度保持24~28 ℃的时间逐渐增加,微胶囊相变材料含量为30%的复合相变涂层室内温度保持24~28 ℃的时间比普通涂层延长23.5 min。  相似文献   

20.
采用SiO2对紫外光(UV)固化木器涂料进行改性,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制备了UV固化木器涂层。对涂层的力学性能(硬度、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和光泽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SiO2质量分数为0.66%~1.32%,干燥时间2 min,UV灯3盏时,UV固化木器涂层具有良好的硬度、附着力和冲击强度; 但是当SiO2质量分数高于1.32%时,涂层的力学性能反而下降。光泽度检测结果表明,UV固化涂层的光泽度随SiO2含量的升高而下降; 当SiO2质量分数超过1.32%时,UV固化木器涂层呈现亚光光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