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2,6-二氯嘌呤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与苄胺、环丙甲基溴和2-氨基-1-丁醇等发生缩合经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CDK抑制剂类似物.产品及中间体的结构经ESI-MS和1 H NMR确证,该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条件温和、收率较高,适合制备具有类似结构的嘌呤衍生物,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初步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N6嘌呤衍生物是重要的核苷类药物的中间体,以2,6-二氯嘌呤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2-氯-6-苯胺基嘌呤。研究了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以DMSO为溶剂,120℃搅拌反应10 h,产物收率52.2%。探讨了微波辐射对该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微波功率及照射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该反应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300W照射10min,产物收率78.8%。产物结构经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3.
4-苄氧基苯胺是嘌呤衍生物2-[(4-苄氧基)苯胺基]-6-环己胺基嘌呤重要的中间体,分别采用4-硝基苯酚和对乙酰氨基酚为原料,通过两条路线合成4-苄氧基苯胺。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反应过程简单,易操作,收率达到84.6%。产物结构经~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6-氯嘌呤为原料,9-位经苄基保护后,与硫氰酸银合成6-异硫氰基-9-苄基嘌呤化合物,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甲苯/水(体积比为2∶1)作为溶剂,在110℃下反应24h,相转移催化剂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1mol的条件下,6-异硫氰基-9-苄基嘌呤的产率达到最高(92%收率).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 H NMR(核磁共振氢谱)、~(13) C NMR(核磁共振碳谱)和HRMS(高分辨质谱)表征,证明合成了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5.
韩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773-4778
研究嘌呤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初步探讨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2,6-二氯嘌呤为原料,经取代、溴代、缩合,制备其衍生物;以人的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评价其抗肿瘤活性,并进行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合成了17个嘌呤衍生物,结构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中2位为R-2-氨基丁醇取代、6位为3-氟苄基取代、9位为乙基取代时抗肿瘤活性较好。说明嘌呤衍生物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经SeO2氧化、与乙二胺脱水环合两步反应,高产率得到2-芳基-5,6-二氢吡嗪类化合物,并利用1 H NMR、13 C NMR和HRMS等波谱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合成2-(4-氟苯甲酰基)苯并呋喃,进一步与酚反应,合成得到6个新的苯基醚类苯并呋喃衍生物(2a~2f),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1,4-二羰基化合物和伯胺经Paal-Knorr反应制备吡咯衍生物,在100℃的甲苯溶剂中加热回流,运用分水器分出反应中生成的水,以高收率合成了13种2,5-二甲基吡咯衍生物.所有未知化合物经1 H NMR、13 C NMR和质谱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k和m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1-Boc-吲哚-2-硼酸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用于卤代芳烃参与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从而构建复杂吲哚化合物.为了合成这类吲哚硼酸衍生物,以邻甲基硝基苯的衍生物(1a~1g)为起始原料,通过与DMFDMA、THP进行反应并进行浓缩结晶合成对应的烯胺;烯胺与还原剂进行还原关环得到吲哚衍生物;吲哚衍生物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完成对吲哚的保护; Boc保护的吲哚衍生物在低温无水无氧条件下与硼酸三异丙酯、LDA反应引入硼酸基团共4步反应,成功合成了包括6-苄氧基-1-Boc-吲哚-2-硼酸在内的共计7种吲哚硼酸衍生物(5a~5g),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新型的自组装单分子膜材料巯基烷氧基喹啉化合物。方法通过羟基喹啉与1,10-二溴癸烷、硫脲反应,设计合成新的巯基烷氧基喹啉衍生物,经1H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种新的巯基烷氧基喹啉衍生物即4-甲基-1-(10′-巯基-癸烷基)喹啉-2-酮和1-(10′-巯基-癸烷基)喹啉-2-酮,其结构经1H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1.
青阳参C_(21)甾体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阳参是民间传统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C21甾体类化合物。本文综述了青阳参中C21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与常见化合物,对其苷元骨架的13C NMR谱、糖基的13C NMR和1H NMR谱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取代基的C21甾体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学数据特征,并对C21甾体苷中常见糖的甲基苷的碳谱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手性分子与核磁共振(NMR)谱图之间的关系,为手性化合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举例分析,阐述手性分子与NMR谱图之间的关系.如毗邻一个手性中心的亚甲基中的2个质子化学位移并非等价,-CH2-基团实际上是-CHaHb-结构.此方法可以用来确定ee%(对映体过量)值.结果 给出了应用手性衍生试剂、手性溶剂化试剂和手性位移试剂来确定ee%值的方法;此外,对手性螺环化合物的1H NMR谱图也进行了讨论.结论 对于手性分子与NMR谱图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为通过NMR谱图表征手性分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Application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spectroscopy in the study of living systemsrepresent an ever-expanding area of researchactively pursued in man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institutions[1 ] .The interestin studying living cellswith NMR techniques stemmed from the exchangeexperiments of human blood cells in D2 Operformed by Odeblad et al.in the mid-1 95 0 s[2 ] .Continued interest in defining and explaining theproperties of water in biological tissue from themid-1 96…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测井仪纵向分辨率对薄互层陆相页岩响应特征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风城组3组薄互层接触面全直径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岩心取样方式,模拟核磁共振仪器不同纵向分辨对薄互层的核磁共振测量。研究核磁共振仪器纵向分辨率在不同薄互层厚度情况下横向弛豫时间T2谱的响应特征的差异,明确核磁共振仪器纵向分辨率对T2谱形态、核磁孔隙度、核磁T2特征截止值及几何平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薄互层物性差别较大且仪器纵向分辨率较低时,T2谱形态不能准确反映真实储层特征,进行核磁测井资料解释需要考虑分辨率的影响;核磁孔隙度受仪器纵向分辨率影响较小,是薄互层探测区域的线性平均值;T2特征截止值和几何均值会受到较大影响,会造成核磁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和核磁渗透率偏小。研究结果对薄互层型页岩储层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核磁共振测井在页岩薄互层储层性质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pulse sequences of the logic operations used in quantum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are designed for the experi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nd 2-qubit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 are implemented experimentally with NMR. The experimental errors are examined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the error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量齐墩果烷类皂甙天然产物 1 3C NMR化学位移的分析和研究 ,总结了其1 3C NMR图谱特征及化学位移规律 ,对影响其结构骨架上不同位置碳原子化学位移因素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用于齐墩果烷类皂甙天然产物 1 3C NMR图谱智能解析知识库并对智能解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进展,评述了20a核磁共仪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学、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展望该技术针对21世纪前沿科学的发展和要求还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内容,并指出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一个异常广阔的谱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We highlight three aspects of 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and NSR(nuclear spin-rotation):(1)Relativistic theory of NMR:The nonrelativistic theory of NMR was established in 1950 by Ramsey,but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istic counterpart was long plagued by the’missing’diamagnetism.This was fully resolved only in 2007.(2)Relativistic theory of NSR:The nonrelativistic theory of NSR was also established in 1950 by Ramsey.  相似文献   

19.
川南龙马溪组页岩核磁渗透率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页岩渗透率的测试,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页岩低场核磁共振和高速离心实验。以脉冲渗透率为标准,对比分析目前常用的4种岩石核磁渗透率模型的相对误差,这4种模型中只有扩展后的SDR模型相对误差较小,其他3种模型误差很大,不适用于页岩核磁渗透率的计算。为了进一步减小页岩核磁渗透率的计算误差,在SD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页岩核磁渗透率的单参数模型。结果表明,新模型相关系数可达到0.967,与脉冲渗透率的相对误差平均为18.31%,证明新模型能更准确地计算页岩的核磁渗透率,为页岩渗透率的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无损、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用伪随机噪声激发的核磁共振原理,在计算机上发生伪随机噪声,用计算机模拟了伪随机噪声激发的核磁共振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理论一致。本文工作是对该核磁共振方法中数字信号处理的一次实现,也对这种方法的特点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