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的潮流分布规律,采用准调和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8—9月雷州半岛东部海域海洋观测获取的潮流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海域的潮流性质、实测潮流统计特征、潮流运动形式、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和余流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东部海域为不规则全日潮流,涨潮段流速大于落潮段流速,最大流速基本都出现在表层。近岸浅水测站涨、落潮流平均流向基本沿海岸线方向,呈往复流,深水测站基本呈旋转流,区域性变化显著。潮流的可能最大流速出现在C9测站的表层,余流主要受风况、地形因素影响,强度较小,一般在10 cm/s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雷州半岛东部海域的数值模型验证和工程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海南岛东北海域的潮流、余流特征和分布规律。【方法】依据2017年6月在海南岛东北海域调查的夏季大潮实测海流数据,采用准调和分析方法分析实测数据,并根据该分析所得的一些参数分析研究区域的潮流性质、潮流运动形式、M2分潮潮流椭圆、潮流的垂直分布及夏季的余流分布。【结果】海南岛东北海域的潮流以不正规半日潮流为主;各站点潮流椭圆旋转率都较小,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方向为NW—SE;除S4站以外,其余各站海流均为略带旋转的往复流,往复流的方向为NW—SE,旋转流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研究海域表层余流大于中底层,近岸余流较弱,琼州海峡附近的站点余流最强;各站表、中、底层余流流向较一致,表层余流主要受风场的影响作用,底层余流主要受到底地形的影响。【结论】对调查区域的潮流、余流特性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0—2016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三疣梭子蟹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苗种的贡献率及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2010—2016年靖海湾三疣梭子蟹放流群体资源贡献率分别为50%,80%,90%,60%,81. 25%,76. 36%和92. 31%,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放流群体资源贡献率为分别为60%,50%,75%,75%,95%,85. 71%和72. 73%,放流群体贡献率较大.近7年,靖海湾三疣梭子蟹苗种成活率分别为12. 86%,16. 33%,14. 24%,11. 37%,24. 87%,70. 32%和68. 88%,五垒岛湾苗种成活率分别为6. 86%,3. 42%,5. 68%,5. 84%,37. 76%,23. 85%和30. 86%,靖海湾放流苗种成活率略高于五垒岛湾.通过靖海湾与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放流效果对比分析得出,增殖放流对三疣梭子蟹资源有极大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继云  陈波 《广西科学》2022,29(6):1058-1066
为深入研究防城港外海海域的潮流特征,通过引入差比关系,对防城港外海海域4个站点夏、冬季2个周日观测所得的表、中、底层海流的短期资料进行准调和分析。结果表明:防城港外海潮流属于混合潮流,部分海域属于正规全日潮流;潮流中旋转流和往复流同时存在,以旋转流为主,潮流椭圆长轴为东北-西南向;最大可能流速出现在表层,由表层至底层余流流速逐渐减小。夏季,防城港湾西侧余流方向为西南向或西北向,而东侧余流方向为东北向;冬季,除湾口为西南向外,其余海域余流方向均为东北向,余流与地形、风场、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有关。周日潮流资料时间较短,受天气、海况、观测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计算的潮流性质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稳态模型与潮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区域电网稳态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潮流分析方法。系统稳态模型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原理和功率平衡原理建立,并考虑了最大功率跟踪(M PPT)控制策略。通过模型与光伏电站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模型与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交互,可评估光伏电站和电网在稳态性能方面的相互影响。在IEEE 30测试系统上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极限安装容量及对电网稳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太阳辐射条件是制约并网光伏电站极限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电网损耗和电压分布等稳态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监测得到的海表流资料, 选取907个高密度空间点, 运用调和分析等方法, 探究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3月的潮流特征。结果表明, 该海域潮流以不规则半日潮M2分潮为主, 且浅水分潮影响显著。主要全日分潮和半日分潮的倾角都在120°~160°之间, 即最大流速都为西北?东南流向, 表现为向岸?离岸流动的趋势。随着与海岸线距离的增加, 潮型系数和浅水系数逐渐增大, 区域南部离岸区表现出不规则全日潮的特征。可能最大流速和实测最大流速的范围分别为0.33~71.01 cm/s和58.63~149.99 cm/s, 其大值都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北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工智能方法快速发展,在许多工程问题中,逐渐引入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的机器学习算法。该文考虑采用XGBoost人工智能方法,对工程场地实测和人工模拟地震波的时频规律特征进行深入探索,旨在解决地震波研究目前存在的资料缺乏与认识匮乏两大问题。采用的XGBoost算法优势在于人工智能方法的高性能计算能够完成传统计算方法难以实现的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从而发掘、重现地震波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在对实测和SIMQKE人工地震波的判别研究中,发现本算法对于二者的判别准确率能达到91%,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工地震波与实测波差别主要体现在时频域特征的相关性上。该文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地震波的时频特征,同时也对人工地震波模拟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廉州湾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和1999年的春夏秋冬季节的4次调查资料,分析廉州湾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廉州湾海水温度(平均值),春季22.7℃,夏季35.6℃,秋季27.0℃,冬季18.3℃,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春夏季河口区水温略高于湾口区,秋冬季则相反;海水盐度(平均值),春季25.6,夏季21.2,秋季26,3,冬季30.3,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的高低差值则刚好相反;海水PH值(平均值),春季8.03,夏季8.32,秋季8.18,冬季8.18,空间分布春夏季高低差值较大,秋冬季高低差值不断减小。廉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开展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海绿潮生长发展环境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2017年卫星遥感影像提取黄海绿潮覆盖面积,并与同期浮标温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绿潮的生命周期有"发生-发展-暴发-衰落-消亡"5个阶段。绿潮的覆盖面积变化随所发生海域的表层水温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在约22℃时绿潮覆盖面积达到最大,其后随着温度上升绿潮逐渐衰亡;与同期浮标盐度数据比较发现,前半期盐度基本稳定在31.5‰,绿潮该段时期内逐渐发展达到最大,之后随着盐度降低绿潮逐渐衰亡。【结论】研究结果与已有实验室研究获得结论基本吻合,可为绿潮灾害防灾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规半日潮港湾中的潮汐余流环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湄洲湾和厦门湾这二个正规半日潮港湾的实测海流资料,获得了这二个港湾中几个典型海区的表层、5m层和底层潮汐余流,从而描述了其分布特征,证实了在正规半日潮港湾中可存在多个潮汐余流环流,讨论了风、岸形和底形等因素对潮汐余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潮流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科学开发和利用钦州湾的海洋资源,研究钦州湾潮流季节性变化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2年钦州湾潮流实测资料,结合准调和分析方法,初步获得茅尾海以及钦州湾外湾潮流季节特征。【结果】茅尾海夏季潮流显著强于冬季,潮汐河口夏季受径流影响强烈。外湾夏、秋季节潮流强于冬节,西水道潮流较强,中水道次之,东水道相对较弱;三墩公路建设导致其东侧浅滩潮流明显增强。除夏季潮汐河口余流较大外,钦州湾余流普遍不强。【结论】钦州湾属不规则全日潮海区,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落潮流速一般大于涨潮流速,涨潮历时长于落潮历时;龙门水道潮流动力最为强劲,其次为其它主流潮汐通道。  相似文献   

12.
潮汐是钦州湾的主要海洋动力,对物质输运、海洋工程、海洋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钦州湾验潮站2008-2020年共13年的水位观测资料,利用潮汐调和分析、偏度计算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钦州湾长时间的潮汐变化、潮不对称性特征及海平面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钦州湾验潮站潮汐以O1、K1分潮占优,属于规则全日潮。主要分潮振幅有显著的年际变化,2008年为最小值,O1为95.82 cm, K1为88.18 cm, M2为39.53 cm; 2016年达到最大值,O1为104.27 cm, K1为95.15 cm, M2为46.16 cm,这一变化与月赤纬角的变化有关。钦州湾潮不对称现象显著,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多2-3 h,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半日分潮和全日分潮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主要贡献来源于O1、K1、M2之间的相互作用,占总潮汐偏度的80...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峡南部1999年8月温、盐、密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年8月份的CTD资料,对台湾海峡南部温、盐、密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粤东及闽南沿岩的上或流在调查期间为明显,上升注的低温中心位于南澳岛以南区域;2)台湾浅滩东侧在调查期间也存在上升流;3)在南澳与台湾浅滩之间海域,存在一个来自西南方向的高温、低盐、低密水舌,显示地区域受来自粤东沿岸水的影响、粤东沿岩水与表层离岩的低温高盐水逐渐混合,垂直方向,粤东沿岩水影响范围可达20-30m层。  相似文献   

14.
温度、光照、盐度对刚毛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法研究了水温、光照和盐度对刚毛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温为5℃~40℃时,随着水温的增加,刚毛藻的净产氧速率和毛产氧速率先增加后减少,20℃时,刚毛藻净产氧速率和毛产氧速率达最大.在光照强度为50lx~1.4×10^4lx的范围内,刚毛藻的净产氧量和毛产氧量与光照呈曲线相关,光照为5.75×10^3lx时刚毛藻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最高,光补偿点为1280lx,光饱和点为5480lx.盐度为2~40的范围内,刚毛藻的净产氧速率、毛产氧速率变化不大,表明刚毛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南海大鹏湾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1990-1992年对大鹏湾进行的赤潮生态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252种,其中1个新种-中华拟菱形藻。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状态,对优势作了统计;分析了大鹏湾浮浮液藻类的生态型,其中以近岸暖水种居多;对赤潮生物和有毒种类进行了界害,并讨论了大鹏湾 与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条纹斑竹鲨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实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观察了不同温度、盐度对条纹斑竹鲨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温度骤变试验中,自然水温为25℃时,温度骤变至5,10,15,20,25,30,35℃的96h存活率分别为0、100%、100%、100%、100%、100%、0,其能忍受温度范围为10-30℃左右;2)在温度渐变试验中,自然水温为25℃时,温度以1℃/h和2℃/h的速度升高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0℃和39℃;而以1℃/h和2℃/h速度降低的休克温度分别在3℃和5℃左右;3)对温度渐变的耐受能力范围稍大于对温度骤变的耐受范围,分别为3-40℃和5-35℃;4)在盐度骤变试验中,当试验水温为25-25.5℃时,盐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条件下,其96h存活率分别为0,0,0,25%,100%,100%,100%,100%,50%、0和0,其能忍受盐度范围为20-35左右;5)在盐度渐变试验中,以3/d,6/d和9/d的速度逐渐降低盐度的致死盐度分别为3,6和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