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3个香菇品种间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同功酶技术对13个香菇品种进行亲缘关系鉴定,为香菇载育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期达到优化香菇品种,为生产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保鲜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乙酰丙酮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香菇在其保鲜过程中甲醛的含量,同时还对沸水处理后的香菇中甲醛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说明我国北方香菇甲醛含量未超标,能达到保鲜香菇出口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辽宁科技参考》2005,(9):30-32
全县22个乡镇、4万户农民从事菌业生产,现已推广香菇、花香菇、滑菇、木耳、草菇等20多个品种,且品种不断更新。2001年以来,引进香菇新品种10余个,引进平菇4万袋,草菇1万袋,同时推广反季栽培技术,实现了一年四季生产食用菌,使菇农增加100余万元的收入,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全县食用菌年接种量为2200万盘(袋),总产量达2.6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3500万元,  相似文献   

4.
袋栽香菇脱袋转色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香菇的质量。脱袋后经10—15天的转色管理,基本完成转色过程,如果菌膜呈深棕褐色或黑褐色,今后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属于良好;黄褐色或浅褐色属中;灰褐色或浅褐色夹带白膜的属中下;厚菌膜呈深黑褐色的则为劣级产品。转色是十分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除脱袋适期和管理工作外,其菌株的不同,菌丝的长势、温度、光照、湿度、培养基配比和种类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一、品种。品种的不同其转色的表现也不同。例如8001品种无老菌膜,菌丝一般不会徒长,无须采取倒毛及转色等管理措施。又如中高温型品种的823、745等自然转色较快;中温和中低温型品种如Cr-02,7402,  相似文献   

5.
经两栽培年度对香菇品种筛选、袋与砖两种栽培方式对比试验,认为探索桂南常温下室内代料栽培香菇的高产试验条件已初步具备,因此1985-1986年度,进行了代料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桂南虽地处低纬,但只要选育好栽培品种,栽培管理技术适当,亦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灵芝(Ganodermalucidum)、金针菇(Flammulinavelatipes)和香菇(Lentinusedodes)为供试品种,筛选得到的三株供试菌株能良好地进行深层培养。灵芝、金针菇长速较快,48~96小时为其增殖生长期;香菇为48~144小时的增殖生长期,长速较慢。发酵罐中试培养灵芝、金针菇64~72小时生物量为30g/100ml(鲜重)以上,而香菇则需96~120小时才能达此指标。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黄花菜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测定了黄花菜和香菇、木耳、银耳等3种食用菌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Vc)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总糖含量以黄花菜最高,依次为黄花菜〉香菇〉银耳〉木耳;可溶性蛋白质、Vc和纤维素含量均以香菇最高,分别依次为香菇〉木耳〉银耳〉黄花菜、香菇〉银耳〉黄花菜〉木耳、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研究结果说明,香菇和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木耳、银耳相比具有较大优势,4种食材的综合营养价值依次为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刺槐香菇与传统栎木香菇的质量,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多糖、蛋白质含量和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结果表明:刺槐香菇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传统栎木,与刺槐菌材的添加比例呈正相关;刺槐与传统栎木栽培的香菇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明显;栎树、刺槐栽培香菇乙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很相似.故刺槐香菇与传统栎木香菇的质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袋栽香菇发展很快。但袋栽香菇的畸形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袋料栽培中,要针对畸形菇的产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大脚菇对于高温型品种,如菇出菌较迟,出菇时遇低温影响,易形成大脚菇。防止措施主要是根据选用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2)空心柄菇菌筒失水严重,空气湿度偏低,气温偏高,导致幼菇脱水而空心。防止措施是每采光一潮菇后及时浸水处理,一方面可补充菌筒的水分损失,另一方面,又可刺激菇营形成。(3)螺盖菇只有如田螺盖大的菌盖。高温型品种生理尚未成熟而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及固形物溶出率为评价指标对香菇菌汤煮制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煮制后香菇及汤液中非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煮制温度为120℃、煮制时间为45min、香菇质量浓度为0.050g/mL时,香菇菌汤感官评价及固形物溶出率较好。在煮制过程中,香菇中风味物质逐渐向汤液中转移,使得汤液中可溶性糖醇、有机酸、呈味核苷酸等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煮制后香菇中含量。除此之外,在煮制后汤液中,特征性风味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煮制后香菇中含量。但是,与新鲜香菇相比风味氨基酸在煮制后汤液及香菇中绝大多数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干的香菇菌丝体中所含氨基酸为干香菇的2.7倍,把香菇菌丝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催化水解,可得到具有菇香风味并含有十几种氨基酸的水溶液。  相似文献   

12.
复合香菇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香菇、甜橙为主要原料 ,利用双酶法提汁研制色香味俱佳的复合香菇果汁饮料。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适量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不仅可以提高香菇汁的有效成分而且有利于饮料的澄清。在香菇汁中加入浓度 0 1%的单宁 0 4ml和浓度 0 1%的明胶 0 6ml,澄清效果较好。产品的最佳配方为 40 %香菇汁、 4%甜登汁、 15 %砂糖和 0 2 %柠檬酸。  相似文献   

13.
香菇真菌发酵的最佳氮源及香菇多糖的纯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通过正交设计法对香菇真菌发酵培养基中氮源最佳配比进行探索, 结果表明, 豆饼粉为菌体生长的最佳氮源. 几种氮源物质的质量最佳配比为: w(豆饼粉)∶w(酵母膏)∶w(蛋白胨)=1∶1.5∶0.2. 在此条件下, 香菇多糖的产量在发酵130 h时最大, 其浓度可达25.1 mg/mL. 该多糖经乙醇沉淀、 Sevag法除杂蛋白, 用Sephadex G-75柱层析分离, 得到两种组分的香菇多糖.  相似文献   

14.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菇挥发性香味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使用Carboxen/PDMS纤维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了香菇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所鉴定出的化合物数量和总质量分数的影响,确定了固相微萃取的优化条件为:萃取时间45 min,萃取温度60℃,此时共检出43种挥发性成分,对香菇风味有贡献的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7种,含硫化合物9种,醛类5种,醇类6种,酮类3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4.36%)、二甲基三硫醚(13.36%)、1,2,4-三硫杂环戊烷(3.70%)、1-辛烯-3-醇(1.11%).  相似文献   

15.
从香菇品种特性、温度、菇木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等几个因素的研究表明,花菇的形成并非某一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其关键的环境因子是湿度,在菇木和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内湿外干”的情况下有利于花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中的微催化作用研究多糖的提取和信息催化作用①廖代伟何苏雄林银钟陈鸿博陆健年黄遵楠黑美军曲榕(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于糖化学的现代研究进展,最近,郭忠武等[1]作了很好的综述.业已提出了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原子吸收光谱方法对湘西地区野生食用菌-松乳菇(Lactariusdeliciosus(L.exFr.)Gray)和红汁乳菇)(Lactariushatsudake)Tanake)中所含的九种金属元素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松乳菇中Cu、Fe、Zn、Mn、Cr和Co等六种元素的含量高于红对乳菇,而Mg、Ca二种元素的含量则是红汁乳菇比松乳菇高。与文献[1]报道的其他种类的食用菌比较,以上二种野生食用菌中Cr和Fe元素的含量均高于香菇、平菇和猴头菌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香菇膳食纤维中钙在胃酸和肠道酸度下的溶出特性, 发现采用冷中性洗涤剂法从香菇柄中制取的香菇膳食纤维, 在胃酸条件下随pH值的降低溶出的钙增多, 最低值为0.051 m g/g、最高值为0.092 m g/g; 在肠道酸度下则随pH值的降低溶出的钙减少, 最低值为0.082 m g/g、最高值为0.155 m g/g, 钙在肠道酸度下的溶出显然受钠离子的影响. 钙在两条件下的溶出均在15m in 内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9.
香菇发酵液对小鼠抗衰老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BALB/C小鼠为对象,研究香菇发酵液对小鼠某些衰老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发醇液使脑单胺氧化酶活性下降28.1%(P<0.01);肝脏超氧化歧化酶活性增强10.67%(P<0.05):心肌脂褐素含量降低29.7%(P<0.01).对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分别提高192.9%和108.7%(P<0.01);迟发型过敏反应和溶血素的产生分别增强69.4%和265.3%(P<0.01);对胸腺和脾脏的增重(49.0%,45.7%)亦有极显著影响(P<0.01);以上结果证明,香菇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作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用4种常用食用菌菌种(香菇B01、856,平菇豫6、831),在高低温(耐热极限温度和最适培养温度)交替的多循环处理条件下,比较4种菌种的菌丝体生长势的变化及其抗高温能力。结果发现,处理过的4种食用菌的菌丝体在恢复正常温度后均出现了不同天数的停止生长期,香菇随着生长停止期时间的延长,其恢复生长后的生长速度相应加快。B01菌丝体在间歇高温处理时生长势强于856,菌种豫6在8、10、12个循环处理后,恢复生长均较831旺盛。因此,B01、豫6抗高温能力分别较856、831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