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液固两相流泵磨损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评价液固两相流泵磨损程度的方法在定量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应用二级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包手运行、介质,结构各环节及其各环节对泵磨损类型的因素体系,确立了泵磨损的模糊分类等级对应分值,构造了磨损模糊关系矩阵。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出一台二手车的成新率,除技术鉴定评估外,还应对一些感性部件进行理性评价,如二手车外观和内饰部件,这样才能真实地评价出一台二手车的价值.通过市场调研确定消费者所关注的感性部件及其对应的缺陷属性;接下来创造性地运用新产品设计时所采用的语义差异法,理性评价二手车外观和内饰等感性部件的成新率;最后建立了二手车外观、内饰成新率的评价模型,此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准确评价的科学性,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出二手车感性部件的成新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压叶片泵和柱塞泵摩擦副磨损元件的磨损机理、摩擦副形貌、颜色、失重等诸方面的测试和分析研究,提出了抗磨液压油台架试验中靡擦副磨损的多评价目标的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对摩擦副磨损的模糊评价目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数学模型,并从评价目标的加权、评价分级、隶属度大小的确定等方面对不同试验油品进行了综合评价。这对促进我国抗磨液压油应用技术研究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旧机动车综合成新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估旧机动车价值时成新率的确定是关键,但目前关于旧机动车成新率的计算还没有客观、准确的方法。通过对旧机动车成新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成新率计算方法。该方法选择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结果、车辆静态与动态检查结果作为参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参数的权重,运用综合分析法计算出旧机动车成新率值。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可行性和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资产评估中机器设备成新率评定这一重要问题,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单层和多层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克服了传统方法评定结果带有较大主观性的缺陷,使机器设备成新率的综合评定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润滑和磨损方面的成果,推导出齿轮传动的综合条件与润滑状态、磨损状态的关系式;绘制了确定磨损率的线图;获得了按磨损量设计齿轮传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结合机械比能理论和钻速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钻头磨损监测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机械比能模型和钻速方程模型,能有效地确定钻头在井下的磨损状况。该文通过中石化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打钻的MKT-1井进行了钻头磨损分级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证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对提高钻井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周刃磨损值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磨损区重构的铣刀周刃磨损的评价方法。从视频显微镜获取的磨损区图像出发,建立三维重构与曲面展开映射模型,实现周刃后刀面磨损区的三维重构以及螺旋面的近似平面展开;应用几何变换,实现第1、第2后刀面磨损区的平面表示及其共面表示,从而得到等效平面磨损区。通过对等效平面磨损区的分析,得到后刀面磨损宽度和磨损面积,进而对铣刀周刃磨损进行评价。在对四刃铣刀的磨损(切削时间为57 min)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用重构法得到的磨损宽度、面积相比于用直接法平均增加了0.16 mm和0.067 mm2,增率为17.0%和14.9%。研究结果表明了重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缸套活塞环实时磨损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缸套活塞环模拟磨损实时监测方法,采用一种新的缸套活塞环零部件模拟磨损试验机进行缸套活塞环零部件模拟磨损试验时,活塞环弹性背压加载系统输出的载荷信号随缸套、活塞环的磨损而变化.叙述了试验机的加载方法,进而在该试验机上进行了缸套活塞环模拟磨损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载荷随磨损时间的变化关系、缸套磨损后的表面形貌以及线性磨损量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载荷信号的变化来实时监测缸套、活塞环的动态磨损,这种监测方法可有效地对缸套、活塞环的相对耐磨性进行评价,并对缸套、活塞环的综合磨损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简化了试验数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常可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和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评价把握国家地区发展动向至关重要,本文在建立一套用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一致逼近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原指标,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变换成新指标,新指标相互无关,且指标数小于原指标数,然后,再将其合成综合评价值,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并对综合评价值合成时的权系数的选取作较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稳定剂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15℃延度、25℃针入度、软化点、黏温性、四组分分布以及薄膜烘箱试验(TFOT)老化前后60℃动力黏度比、针入度比和软化点增量,考察纳米二氧化硅(SiO2)、羟乙基纤维素(HEC)和聚乙烯醇(PVA)3种稳定剂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能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TFOT老化前后性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稳定剂可显著降低蒸发残留物延度,当w(SiO2)=0~1.2%、w(HEC)=0~0.18%、w(PVA)=0~0.18%时,延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降低幅度由大到小为加入SiO2、HEC、PVA;针入度受w(SiO2)影响较大,随w(SiO2)的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受w(HEC)和w(PVA)的影响不大;在60~110℃内,黏度随w(SiO2)增大而增大,w(HEC)和w(PVA)对黏度影响不大;3种稳定剂对软化点及四组分分布影响不明显;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老化前后60℃动力黏度比、软化点增量和针入度比受w(SiO2)影响较大,随w(SiO2)的增大分别呈现下降、下降和增大趋势,而受w(HEC)和w(PVA)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城区的市售蔬菜进行了质量安全监测和评价,主要监测项目包括:Hg,Cd,Pb,As,甲胺磷,氧乐果等15种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重庆市市场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严重,市场蔬菜超标率为55.8%,主要污染物为三氯杀螨醇、呋喃丹、氧乐果、甲胺磷、对硫磷和Cd,其超标率分别为29.9%,25.4%,24.4%,16.8%,16.6%和15.1%.从蔬菜种类来看,超标最严重的豆类和叶类菜,超标率分别为66.7%和63.1%.同时,还针对市场蔬菜的超标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顾晓薇  艾莹莹  孙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4):15277-15283
中国油页岩储量大,化学成分中硅铝含量虽然极高但火山灰活性却很低,作为掺合料替代水泥掺量局限于20%以下。为提高油页岩渣活性和掺量,以600℃煅烧2 h为活化基础,辅以高钙粉煤灰提供水硬性,复合掺量设置为30%,结合X射线衍射(X-rays diffraction,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的检测手段,探究复掺体系水化过程中水化产物的种类、形貌以及硅铝比。结果表明,改性油页岩渣活性源于脱油、脱水、脱羟基增大比表面积以及破坏油页岩渣中高岭土晶体从而产生的无定形铝硅酸盐物质;7 d活性指数达到97.4%,28 d活性指数达到85.8%;水化过程中改性油页岩渣先参与二次水化反应,Ca(OH)2充足的前提下粉煤灰接着发生三次水化反应,若Ca(OH)2不充足,粉煤灰以内核的角色参与二次水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目前广西区大量砷渣得不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磷酸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含砷废渣为原料,通过物相分析确定了碱浸出法回收砷的工艺,考察了浸出温度、摩尔比、液固比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NaOH)∶n(As2S3)是影响砷浸出率的主要因素,较适宜的碱浸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为70℃,n(NaOH)∶n(As2S3)=6.0∶1,液固比=6.0∶1,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砷浸出率可达97.1%。在现有基础上,该工艺为磷酸废砷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产生的两种固体废弃物油页岩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进行混烧实验,通过分析燃烧特性曲线、燃烧特性参数、混烧协同作用、样品中各组分的燃烧特性、混烧动力学参数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对两种固体废弃物的混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的混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含油污泥的掺入改善了干馏残渣的燃烧状况。干馏残渣与含油污泥的混烧协同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在不同燃烧条件下会出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现象。高斯分峰拟合结果表明,混烧过程可分为五个燃烧子反应。基于高斯分峰拟合的Coats-Redfern法计算结果表明,各样品以及各样品中各组分的活化能均不同。含油污泥比例的变化对5个燃烧子反应的影响不同。Friedman法计算结果表明,三个混烧阶段的活化能分别处于50~150、150~200、250~350 k J/mol内。含油污泥促进了干馏残渣的前期和中期的燃烧,但没有改善其后期的燃烧。红外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的气体析出规律一致。CO与CO_2排放量的相对值与含油污泥比例不成正比,表明高含油污泥比例不利于充分燃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旧机动车鉴定估价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估理论和方法。以重置成本法作为旧机动车评估的理论依据,并对以往运用的重置成本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重置成本法,确定重置成本时建议把车辆购置税考虑在内;计算成新率时综合考虑了影响旧机动车价值的各性能指标,并运用专家打分法重新分析计算了各指标在价值评估中所占的权重。实例说明了改进后的重置成本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常温常压下用模拟渣油和模拟氢气近似模拟了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内的气液流动状态,考察了催化剂粒径和堆密度、虚拟气液流速以及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粒径、低堆密度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较高;虚拟气速与床层膨胀率关系曲线上存在拐点,拐点值随催化剂装填高度增加而增大;虚拟液体流速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影响较小;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小于10%;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床层膨胀率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装填量较大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气油比才能保证催化剂床层处于微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18.
熔融还原法镍渣炼铁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熔融还原法进行了闪速炉水淬镍渣提铁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熔渣二元碱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提铁效果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水淬镍渣由正硅酸铁FeO.SiO2和玻璃态物质组成.镍渣中的氧化铁主要以FeO.SiO2的形式存在,通过常规的选矿方法很难实现铁氧化物的富集,故采用熔融还原方法进行镍渣提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配合料中CaO的加入量、提高反应温度以及延长熔制时间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镍渣中铁的还原率.通过比较1450~1600℃范围内各反应温度下不同类型还原反应的Gibbs自由能,镍渣熔融还原过程的主要反应形式为(FeO)+C(S)→[Fe]+CO.本实验确定的最佳配方组成为:镍渣100g、CaO34.7g、CaF24.04g和焦炭8.5g;最佳反应条件为1500℃熔制180min.以上条件下的渣铁分离效果较好,铁还原率达到96.32%.  相似文献   

19.
中药渣剩余成分分析及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提高中草药的利用率,减少因药渣的废弃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中药渣进行了分类的定性、定量测定.黄酮类物质可与盐酸-锌粉、氯化铝、氯化锶等发生显色反应,故采用比色法对淫羊藿(Epimedium)药渣中的黄酮类物质与原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淫羊藿药渣中剩余黄酮类物质达40%,此部分剩余药用成分经提取加工可作为兽药或饲料添加剂使用,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