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5年1月17日,互联时代的一场巅峰对话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首届世界O2O博览会是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支持,世界O2O组织和光合资本共同主办的,并以"互联互通、共赢全球"为主题的国内首次全球性O2O电子商务博览会,会议邀请了世界知名公司的高层、创始人进行演讲,共同分享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奥秘。首届世界O2O博览会向广大创业者免费发放门票和提供展位,使普通创业者也能参与到这次巅峰对话中,通过信  相似文献   

2.
微声音O2O     
@来自青岛的熊猫:O2O有别于传统电商,将百花齐放;O2O主题是传统企业的移动互联网化;O2O的市场空间由线下的痛点大小决定;O2O是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变革刚开始,O2O机会无处不在。(青岛家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子龙_carey:传统+互联网=连接+开放=O2O,作为有社交基因的微信,无疑是最大可能!(北京恺元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特点,本文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给出了几点建议,目的在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中,如何使学生从造型思维转变为设计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日常教学中,真正能够使学生设计能力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但由于学生受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探索,这种观念的转变才显得尤为迫切,但这个过程也是最困难的!本文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入手,试图找出设计教学方法的新途径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学习系统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网络学习系统构建学习需求适应环境,学习者通过网络组织、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但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对其究竟适应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因素影响着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适应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关于网络教学与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主流教学模式.文章依托云南大学初级越南语慕课,对本校越南语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核心课程基础越南语(一)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把初级越南语慕课中的视频、PPT等资料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完成线上的学习及课前的预习,将"线上"+"线下"的教学有机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强化育人功能,推动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互动,线下翻转课堂讨论指导,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拓 《科技信息》2013,(7):275-275,354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它填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占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空白。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协作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项目之中。而在经济德语课堂中,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首要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将项目教学法合理的应用到经济德语课堂的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利用"项目"来增强学生行为能力的目的,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缺乏主动性、意志品质相对薄弱等状况.因此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重要.数学分层教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分层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分别构建层次目标,实现四个转移,即由"讲授本位"向"学习本位"转移;由"以教定学"向"以学择教"转移;由"求全、求深"向"求基础、求适度"转移;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王忠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5):133-134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为了使中专生对体育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本文试图根据中专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对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外卖O2O:赢得“最后一公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有人预测:未来餐饮领域的新巨头,可能没有自己的餐厅,没有自己的菜品,而只是一家网站,你信吗?随着外卖O2O网站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并成为资本争相追逐的市场新宠,不得不让人有点信了……资本加速圈地"外卖O2O"从打车软件到干洗店,从家政服务到美甲应用,从按摩保健到外卖平台……时至2015年,一大波O2O应用,让"随叫随到"的即时服务梦想照进现实。继背靠腾讯、阿里巴巴  相似文献   

12.
以芳烃教学内容设计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把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运用到有机化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科研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曲艺 《长春大学学报》2023,(2):101-103+108
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与教育教学领域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在高校思政教学方面,可借助信息技术开展O2O混合式信息化教学,由此提升教学成效。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O2O混合教学改革,对O2O教学模式的核心要义进行阐述,并针对思政课应用O2O模式进行SWOT分析,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O2O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强调"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新提出的"翻转学习"对"翻转"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最终聚焦在促进深度学习的目标上.根据深度学习路线,对翻转学习模型进行设计,最后运用该模型开展翻转课程教学实践,依托深度学习路线,促进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5.
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摭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针对学情,必须增强现代意识,拓宽宏观视野,使学生爱学;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法,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可以采用"线"、"面"、"点"兼顾的教学架构,努力引导探究式学习,使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荆艳艳 《科技信息》2013,(9):219-219
根据作者在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本科生教授"热力系统"的工作经历,并结合相关同行的一些工作经验,本文逐步总结出了"热力系统"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1)重视课前复习和预习,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2)结合实际应用讲述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3)注重基本原理的讲解,培养学生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4)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学习;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霞  金伟 《科技信息》2007,(14):38-38
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并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不断完善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山东建筑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实践,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即由"知识传授→资料收集→课堂讨论→撰写报告"等环节构建而成的新型课堂教学链。在引导式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运用互联网检索文献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应用实践能力、综述文献能力以及口头阐述能力进行了综合培养,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教师对新知识的"敏锐性"和知识的"新鲜度"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实践结果表明:新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同学们来自多途径的知识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确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需求,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通过学习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学习的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将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程全方位深度融合,构建理论教学多平台、实践教学多层次、思政育人全程化、考核评价多元化的多维融合式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在理论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教学中由基础到创新的逐层递进式训练,再加以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引导激励,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育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