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畅 《科技信息》2010,(21):I0287-I0287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不同民族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很难进行跨文化交际。一方面,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另一方面,它是文化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人类价值观中有一些共同的方面。例如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时间焦点、人们之间的关系等。然而,由于文化的不同、民族的差异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和列宁论绝对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和列宁是在不同的论域中使用绝对真理概念的。恩格斯把绝对真理理解为穷尽了人类一切认识成果的“终极真理”,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洞概念,任何企图获得绝对真理的想法都只能导致无法克服的矛盾。列宁则把绝对真理理解为客观事物、客观实在或是绝对正确的认识;或把绝对真理等同于客观真理;有时又认为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造成他们之间差异的原因既有时代不同、论敌不同使革命理论的论述重点不同,也有革命导师对不同的思想材料取舍而产生的差别,还有语言概念的歧义和多义使他们在论述不同的问题时使用了同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人类早已成为我们这个星球的主宰.但很少有人考虑人类为取得这个地位,曾经经过多么漫长艰难、充满血腥的历程.为取得这个地位,人类必须具有能“吃掉”所有的对手而自己免于被“吃”的资格.因此,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就是:人能够吃(甚至于灭绝)任何凶猛的动物,而极少有动物能吃人.这一点似乎与一般的想法相左,因为有很多人主观地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吃人的动物是非常多的.这多半是受了各种传说、故事和神话之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幸福?可能会得到一百种、一千种甚至更多的答案。因为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幸福观,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吃穿不愁是幸福,有人认为有份好工作是幸福,有人认为金榜题名是幸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体现出人们所共有的心理要求,是任何人不可回避、也不应回避的生活内容。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商品化时代,其地位更为重要。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小船,是永远不会飘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上的解放、理论上的创新为先导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解放思想的历史.由于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特殊的时空社会条件,而时空条件则是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和人们的实践活动永远处于发展变化的流动之中,同时,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思想解放是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它强调运用科学理性反省、质疑、批判.反对脱离实际,主观盲动和臆造.  相似文献   

7.
幸福无非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主体欲望被满足时主体增税的身心状态.但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或欲望是受观念支配的,虽然欲望是一种客观事实,但观念可以抑制欲望,也可以助长欲望,因而可以影响甚至改变、重构人的个体感受,每个成熟的民族文化都是一个观念的体系,其中幸福观乃是构造文化特质的基本成分.正因为幸福观不同,所以各个时代、每个时代不同的人对幸福均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中西文化交流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世纪,西学东渐,在当今中国人中实际上中国传统幸福现和西方式幸福观并存着,有的人保持传统幸福观,而有的则基本上接受…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的黎明期开始,每当人们面对着辉煌灿烂的阳光,就总会带着无比神秘而敬畏的感情提出一个问题:“光究竟是什么?”但是,对光的本性作出第一个非宗教回答的人却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B.C.584——497)。毕达哥拉斯是“历史上最有趣味而又最难理解的人物之一”,“关于他的传说几乎是一堆难分难解的真理与荒诞的混合”。毕达哥拉斯曾在南意大利的克罗顿(Croton)创立了一个崇  相似文献   

9.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英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主义冲动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动力,它是人类真实的生存处境的深刻反映。人之生存的二元悖论性即意识的“自我”与必死的肉体无法做到无瑕的和谐,它们以不断的碰撞和争斗构成人的一生,而人之真正的“英雄”行为却是对必死命运的克服,是直面死亡时的尊严和勇气。然而人们在死亡恐惧的影响下,并不了解自己的“英雄主义”行为的虚幻性,人们的奋斗、努力似乎只能是短暂的权宜之计。但是无论怎样,人们都渴望完成自己的“英雄诗”。然而,困难的是,在实现自己“英雄主义”情结的路途中,我们无法做出唯一真理性的结论,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极富个性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初现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探索与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追求个性发展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科技的更新为终身学习带来了契机。改革的深入 ,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学形式等诸方面的改革。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操作者 ,其角色必然要发生变化。所谓角色 ,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哲学本性复归与生活还原的同向建构旨在面向生活本身、探究人类存在的神圣性维度,弘扬哲学理性所具有的那种纯品性的学术精神,以便在一个更高的思维层级上实现哲学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最大开放.哲学的这种本性复归与生活还原并不妨碍它多边切入其他学科,当然也不随便对其他文化门类的意义评头论足,而是主张在进行界外阅读、执行跨学科运作之前,首先对哲学自身的基础性问题进行理性反思,以便审视、衡量与检验自己的内在本性与认识能力是否丢失,从而避免因陷入先验幻象、遭遇荒诞而导致自我消解.  相似文献   

12.
孙俊晓 《科技信息》2008,(11):251-25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时代”最伟大的文学性文献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盖茨比是一名罪犯并且为了一个很势利的女人黛西而死.而他为自己所创造的生活也是个幻想.但菲茨杰拉德认为盖茨比是“了不起的”.本文将深入分析盖茨比并讨论什么使盖茨比伟大.同时也是对一个空前繁荣的物质时代中,美国梦破灭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满街的“大使”我们是从繁华、喧嚣、具有现代消费水平的曼谷来到印度德里的。其对比的鲜明难以描述。从曼谷到德里,飞机的一起一落,使我们感受到即使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有巨大差别。虽然有穷富差别,德里自有它的可爱之处。当你坐进印度人自己制造的“大使”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谚语?谚语是一种用精美的口头韵语形式来表达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它是人的实际经验的结果,对人类行为有规范指导的意义。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她有没有文字记载,都离不开谚语,都免不了要使用谚语。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没有谚语的民族,因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缺少对后代的教育,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也都不可能不总结、学习前人的经验。白族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研究生命的学问——“安身立命”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的“安身立命”说,肯定一个充实完备的生命,应当与宇宙大化冥合为一;一个真正的人的生命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贯通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中国古代的“安身立命”说,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人们对宇宙、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所达到的深度,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的心性的关怀才是最根本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差异是任何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较崭新的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以及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本文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入手,提出用语用意义指导翻译,从而实现动态对等翻译.词语,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和文学翻译三个不同方面的实例,不仅展示了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说明了译者对比两种语言和文化进行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常被人们比喻为一个能包容一切的熔炉(ameltingpot),其实它也同时是一个极具再造力的高压锅(PressurePot)。大部分美国人无论早先来自何方,为了适应美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学会了使用美式英语。但同是讲英语的美国人由于他们来源不同,所居住的地区不同,所处环境、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不同,各自所操口音和使用的词语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美国有三大方言区,新英格兰、中西部和南方。在新英格兰多数人使用RP英语,中西部使用被社会广泛接受的美国英语,而南方美语又有它自己独特之处。在美国约有2081万人讲标准美语,有…  相似文献   

18.
(一)沼泽学无疑是研究沼泽的科学,但什么是沼泽却有不同理解。由于沼泽概念上的混乱,这门科学的正常发展与深化受到了阻碍,而且造成研究方法上的困难,任务也难于明确,甚至影响它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沼泽是一个复杂的地理综合体,许多科学都对它进行研究,并从不同科学角度赋予沼泽以不同的概念。如水文学家认为“沼泽是土壤水分过饱和的地表”(A.Д.杜巴赫),或“沼泽是指任何地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水所饱和,土地上淹有薄层的水分”(美国H.李斯)。植物学家则把沼泽理解为一种隐域的植被型(B.B.阿略兴)。土壤改良学  相似文献   

19.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人生观的内容从理论上讲,主要包括人的本质、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评价等几个方面.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论自觉或不自觉,都有自己的人生观.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认识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人的人生观一经形成,便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将指导着人们为着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态度,走出不同的道路.这些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幸福的光谱——精神与生态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世上的一个最简单的真理大约就是“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他为人民谋幸福”,因而他就可以成为人民的救星、人民顶礼膜拜的领袖。 然而,在人们为了“幸福”付出许多之后,“幸福”仍然距离人们很远。人类社会在现代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