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碳”战略引发各行各业的低碳响应,促进生活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激发公众的低碳生活意识.低碳旅游是旅游业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双碳”战略下公众低碳旅游意愿,旨在扩展需求端的低碳旅游研究,探索旅游发展服务“双碳”战略路径.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和Bootstrap法,引入事件系统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事件—认知—意愿”路径,分析事件强度对公众低碳旅游意愿的作用机制,对377份网络问卷分析,得出结论:(1)“双碳”战略的新颖性认知、颠覆性认知及关键性认知对低碳旅游认知和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2)低碳旅游认知会增强公众的低碳旅游意愿;(3)低碳旅游认知在“双碳”的时间强度认知与低碳旅游意愿中发挥部分正向中介作用.并根据研究结论得出旅游发展在顺应和支持“双碳”战略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如何测度和评价科技创新对“双碳”的支撑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包含供给侧、需求侧和治理侧的科技创新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技术开发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碳汇能力6个一级指标。通过研究发现,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支撑“双碳”,并且供给侧效果好于需求侧,治理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创新支撑“双碳”在时间维度上稳步上升;在空间维度上存在地理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3.
全球绿色发展趋势和实现“双碳”目标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经济结构改革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实现“双碳”目标,迫切需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梳理了国外典型国家和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态势,基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探索“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完善“双碳”目标下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吴沂  鄢仁武 《华东科技》2023,(4):142-144
<正>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电力类职教院校要如何肩负起绿色环保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增强职前教育建设与国家产业新发展的匹配程度?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为能源电力行业的新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本文对福建省电力行业“双碳”人才需求与供给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当前绿色电力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了“双碳”人才培养策略,以及职教院校该如何有力支撑电力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5.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正引领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有色冶金产业作为“三高一资”行业,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探索新的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阐释网络协同制造模式与“双碳”目标之间的作用机理,然后分析甘肃省有色冶金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双碳”目标的资源循环产业链企业群共生耦合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和短流程跨企业共生耦合网络协同制造模式。通过运用新型信息网络技术,加强产业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互通,提升有色冶金产业的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旨在维护人类环境公共利益,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行动者的有限理性与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要求对“双碳”行动建立起一套有系统有秩序的监管制度。然而,“双碳”目标下环境监管存在着监管规范缺失、监管主体分散、监管方式单一的困境。为实现“双碳”目标下环境有效监管,在监管规范上,应通过促进国家立法和完善软法规范,形成国家法与软法协同的监管规则体系。在监管主体上,需要探索建立跨部门、综合性的统一议事协调机构,确立统一监管与多部门参与的治理结构,实现“双碳”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在监管方式上,需克服重“以罚代管,命令控制”、轻激励引导的片面倾向,形成命令型监管与激励诱导型监管协同配合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双碳”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探讨数字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助力“双碳”战略的3个内在逻辑:产业逻辑、技术逻辑和管理逻辑,并从顶层设计、技术攻关、搭建全国性的大数据平台、自身的碳减排问题等4个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助力“双碳”战略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焦作市实际,从多领域出发,分析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可行策略,以期为推动河南省焦作市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根本上要靠一流创新人才。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深入分析了研究生培养现状,探索了“双碳”战略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方法,通过优化“双碳”背景高质量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健全校企双轨导师制、发挥科研平台优势作用、国际化人才培养、增设研究生定期学术交流、科研奖励和评价制度等举措,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国际化视野的“双碳”战略下矿业工程人才,对新形势下工科研究生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挥发性有机气体具有刺激性或毒性,因而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文章分析了家具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的来源,并通过比较解决VOCs排放的两种方案后得出只有实行清洁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自国家确定实施“双碳”战略目标以来,作为高碳排放企业之一的畜牧企业有责任对自身的碳绩效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构建符合企业特色的碳绩效评价体系。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双碳”背景下畜牧企业的碳排放特点及流程,分析了“双碳”背景对畜牧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影响。其次,本文分别在传统平衡计分卡(BSC)的四个维度中增加碳指标,增设了“碳资源”这一新维度。最后,本文从畜牧企业内部碳排放流程这一视角出发,引入适用于畜牧企业的绿色经济增加值(GEVA),旨在从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三个方面,为畜牧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徐艳 《华东科技》2022,(3):62-65
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技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手段,仍存在绿色技术评估交易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支撑不足、整体效能不高等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下,应加快各类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加强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及产业示范,促进先进绿色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荒漠化防治及其科技创新是实现增汇减碳的重要途径,已经嵌入到我国双碳的行动方案之中,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的零碳图景。从新发展理念的分析思路可以看出库布其沙漠防治经验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形成了我国治沙实践与“双碳”目标之间价值契合、行动统一与科技赋能的逻辑理路。在创新路径上,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双碳目标提供了动力来源;在协调路径上,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双碳目标提供了长效机制;在绿色路径上,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双碳目标提供了示范经验;在开放和共享路径上,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双碳目标提供了合作图景。  相似文献   

14.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化工行业的特征污染物,也是大气雾霾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和参与物。本文分析了大气雾霾的危害和成因,归纳了化工生产对雾霾的贡献及现有的控制技术,提出了加强VOCs管控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过滤塔控制法是一种新型处理VOCs污染的控制技术,其净化率可达95%以上,且成本低、能耗少,无二次污染,在处理流量大、低浓度的VOCs污染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双膜理论导出了微生物过滤塔控制VOCs方法的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微生物过滤塔控制VOCs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是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的扩散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控制测量的重要手段。为了给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建立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清单,运用AERMOD模型对石家庄市5个监测点的VOCs污染物的大气扩散进行模拟,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AERMOD模型对VOCs排放物的模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孙骁  潘冰  王欣  张福云  陈涛 《甘肃科技》2022,(22):12-16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在2019年颁布的环保排放标准中,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均作出了严格要求,致使之前使用的一些传统VOCs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新标准的排放治理要求。本文阐述了一种沸石转轮浓缩+蓄热式氧化炉的新型VOCs废气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此种工艺在Y涂料公司1生产车间的应用,这种工艺净化效率高,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还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以便在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Y涂料公司为甘肃省首次采用沸石转轮+蓄热式氧化炉联合工艺处理VOCs废气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近地面观测的O3、气象和在线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数据,文章通过2020年9月1—9日淮南市1次O3污染天气过程,对O3生成关键前体物VOC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开展研究。为识别VOCs关键活性物种,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 MIR)法对各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OFP)进行计算分析,利用后向轨迹聚类以及潜在源区(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PSCF)模型对淮南市大气VOCs进行大气污染输送分析,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模型与特征值法对淮南市大气VOCs物种进行排放源解析。结果表明:淮南市O3污染时段VOCs(88种)平均质量浓度为(145.7±58.1)μg/m3,烷烃、烯炔烃、芳香烃...  相似文献   

19.
实现双碳目标前提是省级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现代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一环,积极开展区域碳达峰时间及峰值预测研究,探索实现路径,将有助于实现我国的低碳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河北省2004—2019年历史相关数据,构建扩展STIRPAT模型,基于情景分析法,预测河北省2020—2040年碳排放“碳达峰”时间与碳排放峰值,最后通过对比各类情景,对区域“碳达峰”实现路径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在构建的6个情景中,除基准情景S1、产业升级情景S2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之外,其余情景均在2030年达到峰值;(2)在可实现“双碳”目标的节能发展情景S3、清洁发展情景S4、绿色发展情景S5、经济放缓情景S6中,经济放缓情景下可实现较低的碳排放峰值9.352×108 t;(3)通过对比各类情景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是影响碳排放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伟明  毛长能  万佳情  陈春 《江西科学》2022,(4):788-793,798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作为未来半个世纪的大政方针,使新型能源革命加速推进。光伏产业为太阳能发电提供设备、技术及相关解决方案,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于企业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了“双碳”目标提出后江西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挖掘江西光伏产业的现存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