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问题的日益紧迫与企业碳交易试点的快速推进预示着个人碳交易机制(Personal Carbon Trading, PCT)有望在未来落地,这将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意识与行为决策.本研究构建随机Petri网(SPN)模型,以分析PCT机制下居民电动汽车采纳行为的演化过程,并定量地探讨环境意识和PCT机制对电动车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PCT的总量控制与自由交易的特色能显著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但本文结果表明,这对现阶段的电动汽车采纳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导致政府引入PCT机制并不一定对居民电动汽车的采纳产生正向影响.具体来说,环境意识在提高消费者为低碳产品支付溢价的意愿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电动车实际低碳性能和低碳出行方式的质疑.因此,政府应协调PCT政策和传统激励政策的力度,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促进电动汽车产销量的目标.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PCT机制下居民电动汽车采纳行为的演化路径,为政府决策和电动汽车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定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二阶流体随机Petri网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性能与可靠性评价的建模机制.混合随机Petri网是对二阶流体随机Petri网的进一步拓展,其中,流体跳跃弧作为建模原语被赋予瞬时清空与之相联接的连续库的功能.给出了混合随机Petri网随机标识过程的动态方程,在该方程的推导中,首次将同时伴有流体跳跃发生的离散状态转移考虑在内.最后对流体流动速度随连续标识变化的情况下的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得可直接用数值方法对动态方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基于流体随机Petri网的工作流响应时间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工作流任务的处理时间可取任意的概率分布,因此与已有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以工作流的随机工作流网模型为起点,首先讨论了利用随机工作流网建模需解决的诸如时间变迁冲突等相关问题,举例说明了如何将随机工作流网模型转化为流体随机Petri网模型,最后给出了该种流体随机Petri网模型的稳态方程,说明工作流的平均响应时间可由对流体随机Petri网模型稳态方程的求解得到.另外指出了目前应用该方法存在的困难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随机Petri网描述的基本排队模型,提出了对复杂系统建模的组合方法,并结合通信网中若干实际问题尝试了用随机Petri网对排队系统建模、分析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5.
流通加工系统是一个动态离散系统,影响该系统的因素多具有并发性、异步性及随机性的特点,所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流通加工系统较为复杂.以三华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的一次流通加工为研究背景,利用随机Petri网构建了反映该企业流通加工系统的实际组成及运行状态的随机Petri网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定性分析是根据连续时间的随机Petri网同构于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的特点对模型的活性、可达性、有界性等进行了分析;定量分析是利用带有模糊参数的随机Petri网求解出库所繁忙的概率、系统变迁的利用率、系统平均延时时间及流入系统的标记流速.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可知:应进一步优化加工环节,流入系统的标记流速还应加快.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随机Petri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资源竞争环境下的排队网络模型,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该模型对分布式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其估计算法可以较为全面的分析系统的性能,并能得到更为直观的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7.
基于随机Petri网的系统性能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性能评价是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理论和支撑技术。综述了作者在基于随机 Petri网(SPN)的系统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内容包括多服务器多队列网络、 SPN非乘积解系统的判定与界限求解、非乘积解系统模型的分解和近似求解、网络系统自相似业务到达、SPN模型的精化设计、含有非 Markov过程的排队 Petri网、基于 SPN的工作流系统、基于 SPN模型的缓冲优先调度策略、扩展时段时序逻辑的推理机制等方面。今后应加强对非Markov模型、综合模型及分解压缩技术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过程复杂性的增加,对系统的控制也更加复杂.传统的PLC程序设计方法,已不适用于诸如协调、竞争等控制的设计.需要寻求新的程序设计方法来满足复杂的控制要求.本文介绍了基于Petri网的PLC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病毒攻击行为,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病毒入侵网络基本模型,利用CPN tools仿真工具分析了模型的活性和各个库所的有界性,以利于采取有效的网络防御措施和建立安全的防御体系.利用安全策略域、域间通信信道的概念,根据病毒入侵传播的特性,建立了基于随机着色Petri网的企业网络模型,并给出了用该模型模拟与安全相关网络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冰 《科技资讯》2006,(8):95-96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Petri网来实现基于属性的不确定推理。并且在一般Petri网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分别使用了模糊Petri网和模糊着色Petri网来进行实现。并且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显示了Petri网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对随机Petri网的一个子网—随机状态机Petri网进行性能分析的矩母函数解析计算方法,并通过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对特定的系统应用该方法时,首先将其表示成状态机Petri网模型,计算出传递函数,然后求出系统的性能测度。该方法克服了马尔可夫链对时间延迟必须是负指数分布的限制,从而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重新定义了一阶流体随机Petri网,其中,流体跳跃弧的跳跃高度取确定值,并被赋予在瞬间内清空与之相联接的连续库所的功能.给出了随机标识过程的动态方程,讨论了连续弧的流体流动速度为连续标识的函数而导致的概率值累积问题,使得直接用数值方法对模型的动态方程进行求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可信赖性的度量能客观反映冗余备份系统的可信性,是评价冗余系统服务能力的主要准则.随机Petri网(SPN)对系统的并发性、异步性和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动态分析能力,特别适合系统建模和可信赖性分析.讨论了冗余备份系统的概念及其随机Petri网描述,采用SPN对冗余备份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冗余备份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生存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各种可信赖性重要指标.实例研究表明备份部件所处不同的状态会导致冗余备份系统具有不同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数值分析方法在流体随机Petri网模型检验中的缺点,根据形式化方法,本文提出了借助混杂自动机实现流体随机Petri网模型的分析和验证的有效方法,同时介绍了流体随机Petri网到一阶混杂Petri网模型的转化方法.并根据改变不变行为状态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正确的一阶混杂Petri网模型行为演变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流体随机Petri网的混杂自动机模型构造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借助一阶混杂Petri网的行为演变及混杂自动机能够有效地实现流体随机Petri网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相似文献   

15.
以生产者一消费者系统和多处理机系统为例子,讨论了基于库所指标和变迁指标的两种Petri网分解方法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分析了分解后的子系统与原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方面的对应关系,为基于Petri网的复杂系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机Petri网是一种图形化的数学建模工具。对基于随机Petri网的具有抢占式服务策略的通信线路进行了分析。为了实现高优先级用户对低优先级用户服务中断的模拟,采用了基于变迁的抑制弧。推导了瞬时概率的表达式。最后,针对2个不同用户的实例,给出了M/G/1/2/2排队模型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随机Petri网的容灾系统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基于状态的随机模型对容灾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远程容灾系统模型,使用随机回报网SRN描述了整个系统模型的备份与恢复过程,包括SRN模型中的各个位置、变迁的含义,对该系统模型进行建模。使用随机Petri网软件包SPNP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对不同概率参数的设定得出系统可用性的量化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参数变化对系统可用性的影响不同,在本地备份中失效检测对于系统可用性的影响最大,远程备份中的失效检测对于系统可用性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以雅堂电商O2O模式为研究对象,引入随机Petri网构建面向客户的O2O物流流程模型,寻找流程运作过程中的不合理环节,并利用流程重组优化法对不合理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从而使得优化后的系统订单处理时间更短,处理能力更强,为雅堂O2O业务以及同类流程的优化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为O2O模式下系统流程的泛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航空兵Petri网模型的多线程构建方法和多线程实现方法以及仿真主进程的结构.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的结构设定为六部分:即用户接口、信息库、仿真主系统、统计结果分析和运行调整部署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国的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军事工业也越来越发达,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废弃或者多余的弹药需要销毁,因此弹药销毁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基于随机petri网的建模方式,对采用爆炸法的弹药销毁系统的前期流程和实施过程分别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基于petri网的转化,最后进行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计算。通过计算验证了该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