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反式白藜芦醇对四氯化碳(CCI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mg/kg)以及反式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10、15、20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反式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反式白藜芦醇对CCI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反式白藜芦醇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mg/kg)以及反式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10、15、20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反式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反式白藜芦醇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顺式白藜芦醇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 mg/kg)以及顺式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10 mg/kg、15 mg/kg、20 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顺式白藜芦醇不同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以及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因此顺式白藜芦醇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小鼠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优劣。方法用不同剂量BCG和LPS腹腔注射诱导昆明小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与BCG 0.5 mg/只和LPS 7.5μg/只联合尾静脉注射诱导昆明小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比较;以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及肝脏病理学检查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结果BCG+LPS小鼠腹腔注射所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ALT和AST随注射剂量增加均逐步增高;第6组(BCG 0.5 mg/只+LPS7.5μg/只)和第13组(BCG1 mg/只+LPS15μg/只)相对较高。与空白组比较,ALT升高约3倍,AST升高1~3倍;肝组织病理损伤则随着BCG和LPS剂量增加逐渐升高。第5组大部分小鼠出现Ⅰ级或Ⅰ级以上肝细胞损害;第13组大部分小鼠出现Ⅱ级或Ⅱ级以上肝细胞损害。但与尾静脉注射造模相比,小鼠腹腔注射造模肝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ALT和AST表达不高,肝组织病理损伤较轻。结论"BCG+LPS"小鼠尾静脉注射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优于腹腔注射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0. 08%CCl_4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肝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 HE染色肝切片,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腹腔注射D-GalN(500 mg/kg)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结果表明:羊耳菊水提液可降低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P 0. 01),升高肝匀浆中SOD、GSH-Px活力(P 0. 01或P 0. 05)及降低TNF-α、IL-1的含量(P 0. 05);病理切片显示,羊耳菊三个剂量组动物肝细胞坏死、变性,细胞浆聚集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羊耳菊水提液也可降低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 0. 01或P 0. 05)。可见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丝毛飞廉总黄酮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0.1% CCl4造模,丝毛飞廉总黄酮为实验药物,最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以及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脏器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且血清ALT与AST均明显增高,表明CCl4造成的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实验模型建立成功;丝毛飞廉总黄酮给药组与造模组比较,小鼠脏器指数、血清中AST、ALT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丝毛飞廉总黄酮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甘草提取物,石见穿提取物和紫参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比较。采用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玉米油溶液10mL/kg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可见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TBA比色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紫参汤可显著降低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明显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肝匀浆和血清SOD活性。由此可知,紫参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药效优于单用甘草或石见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主要研究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给药4d后,腹腔注射0.3%四氯化碳(CCl4),16h后取血、肝组织匀浆测定.结果:不同剂量的海带多糖均能阻止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能增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增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论: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海带多糖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乐康胶囊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以护肝片作阳性对照,用不同肝毒剂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分别测定动物血清相关指标,用t检验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AST、ALT明显升高(P〈0.01);肝乐康胶囊组可降低因D—GlaN所致肝损伤小鼠的ALT及AST(P〈0.05);明显降低因TAA所致肝损伤小鼠的ALT及AST(P〈0.01).结论:肝乐康胶囊对以上不同肝损伤模型均有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苦菜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为指标;用乙醇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以AS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MDA为指标,探讨苦菜提取物保肝作用机制。结果苦菜提取物能使四氯化碳所致AST、AⅡ、MDA值下降,能使乙醇所致GPT、MDA值下降,减轻乙醇所致肝脏GSH的耗竭,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苦菜提取物对四氯化碳、乙醇所致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检测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 转基因裸鼠的部分免疫学指标,分析GFP 转基因裸鼠与其他小鼠在免疫学方面的优缺点,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值。方法① 实验选用6 ~ 8 周GFP 转基因裸鼠、BALB/c 裸鼠和BALB/c 小鼠,活体称体质量,剖取脾脏称其质量,之后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② 取外周血,测定部分血常规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① GFP 转基因裸鼠脾脏质量、脾脏系数以及T、B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BALB/c 裸鼠相近,但与BALB/c 小鼠差异显著。② GFP 转基因裸鼠、BALB/c 裸鼠两种裸鼠品系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淋巴细胞以比例及免疫球蛋白IgG、IgM 都远低于BALB/c 小鼠,差异显著。结论从脏器系数、白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角度发现,GFP 转基因裸鼠和BALB/c 裸鼠的免疫系统水平较BALB/c 小鼠相弱,其中GFP 转基因裸鼠的免疫系统水平最为低下。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p53 基因敲除小鼠与BALB/c 小鼠在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方法p53 基因敲除小 鼠和BALB/c 小鼠各34 只,雌雄各半,观察其2 周龄至12 周龄的体质量和体长,并随机选取30 笼一雌一雄所产第 2 胎仔鼠进行幼仔个数的统计。结果在生长发育方面,3 周龄时p53 基因敲除小鼠与BALB/c 小鼠体质量无明显 差异,P = 0. 846 > 0. 05; 6 周龄时p53 基因敲除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BALB/c 小鼠,P = 0. 000 < 0. 05; 体长在3 周龄 和6 周龄时p53 基因敲除小鼠体长明显低于BALB/c 小鼠,P = 0. 000 < 0. 05。在繁殖性能方面,p53 基因敲除小鼠 同样明显低于BALB/c 小鼠,P = 0. 000 < 0. 05。结论初步研究了p53 基因敲除对小鼠的繁殖与发育的影响,与 BALB/c 小鼠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突变无毛小鼠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定位小鼠 ,为了更好的研究该突变基因对小鼠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光电血球计数仪、荷兰半自动生化仪对二月龄的F2 代小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雌雄无毛小鼠之间的Bun和Ca差异显著 ;稀毛小鼠雌雄之间的WBC、RBC、HCT、GPT、Alb和Mg差异显著 ,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表型之间比较 ,Tbili、Cl、Ca差异显著 ,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 突变无毛小鼠F2 代生化指标、代谢产物及电解质表型之间存在差异 ,体现出该突变对其机体的代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说明突变基因的特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应用BALB/c和昆明(KM)小鼠建立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的区别。方法 BALB/c和KM小鼠各30只,分别建立假手术组和CLP模型组,术后6 h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测、病理切片检查,术后72 h比较两种品系小鼠盲肠结扎模型的生存率。结果术后72 h两品系小鼠假手术组存活率均为100%,CLP组BALB/c小鼠存活率为40%,KM小鼠存活率为60%,BALB/c小鼠72 h生存能力低于KM小鼠(P〈0.05)。与各自品系的假手术组相比,BALB/c小鼠和KM小鼠在术后6 h白细胞上升,血小板下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p〈0.05),肺损伤明显,而红细胞、尿素氮和肌酐无明显差异。结论 BALB/c小鼠较KM小鼠对脓毒症盲肠结扎模型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观察新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对小鼠股骨生长的影响.将昆明(KM)系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喂养高、中、低剂量的L-亮氨酸钙和葡萄糖酸钙,通过测量相应饲料喂养小鼠的体质量、血清钙质量浓度、股骨长度、股骨质量和股骨中钙的质量分数等指标,观察亮氨酸钙对KM系小鼠股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亮氨酸钙对小鼠体质量差异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基于Cre- LoxP系统的条件性定点敲入人源hRas基因(c-Ha-ras)的小鼠,以获得hRas基因在特定组织器官条件性表达的小鼠模型,用于药物的临床前致癌性安全评价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首先构建hRas打靶载体,电击法转染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用正负法筛选阳性ES细胞,通过PCR、 Southern鉴定后,将正确重组hRas基因的ES细胞导入C57BL/6 J小鼠囊胚,移入同步发育的受体鼠子宫,妊娠足月出生的嵌合体小鼠与C57BL/6 J小鼠交配获得杂合子hRasfl/+小鼠。再将杂合子hRasfl/+小鼠间交配获得纯合子小鼠hRasfl/fi,然后与全身组织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Tg (EIIa-cre)小鼠进行交配,获得全身细胞表达hRas基因的hRas-EIIa-cre小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日龄胚胎期仔鼠的hRa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了基于Cre- LoxP系统的人源hRas基因条件性定点敲入小鼠模型的载体,筛选得到的一个正确克隆,电转ES细胞后进行Southern blot鉴定,经过初筛和复筛,共获得12个阳性克隆,挑选A11号克隆ES细胞进行囊胚注射,移植了48枚胚胎,出生9只小鼠,其中6只为嵌合鼠,将嵌合率>50%的雄鼠与野生型C57BL /6 J雌鼠进行交配,出生21只后代,其中鉴定有4只hRasfl/+小鼠;hRasfl/+小鼠间交配出生29只小鼠,其中有14只纯合子hRasfl/fi小鼠;hRasfl/fl小鼠与Tg (EIIa-cre)工具鼠交配6次,未有仔鼠出生;跟踪不同发育时期胚胎中hRas基因的表达发现,E10.5~15.5 d胚胎中检测到hRas基因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运用Cre- LoxP系统建立了带有hRas基因敲入的纯合子小鼠hRasfl/fl,未能得到全身细胞高效表达人源hRas基因的hRas-EIIa-cre小鼠,但为进一步利用hRasfl/fl小鼠模型建立其他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7.
试验观察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黄酮醇苷类化合物AF-8B对小鼠机体是否有抗疲劳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肝糖原测定以及血乳酸测定对AF-8抗疲劳作用进行综合考察.结果AF-8B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糖原含量、减少小鼠血乳酸含量.结论AF-8B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果糖饮水对高脂饲料-STZ诱导ICR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过程中体重及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3周龄)雌雄各半,先以高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加3%果糖饮水喂养6周,再以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体重)腹腔注射,继续喂养6周。每周测定体重,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测定非空腹血糖浓度。结果雄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与高脂饲料喂养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体重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体重显著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喂养6周后(注射STZ前),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注射STZ后,雄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都超过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的成模标准(11 mmol/L),且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血糖浓度又显著高于高脂饲料喂养组(P<0.05);雌性小鼠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都没有达到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的成模标准,且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与高脂饲料组间血糖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Ⅱ型糖尿病模型实验中,果糖饮水对高脂饲料致肥胖作用没有显著的改善,而对血糖浓度升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雄性小鼠最为明显,而对雌性小鼠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验选用不同年龄雌雄小鼠各 2 0只 ,剖检Smad3基因剔除小鼠 ,观察其大体解剖特征 ,测定其体重、脏器重量、脏器指数 ,统计比较结果。其结果是 35日龄Smad3基因剔除纯合型小鼠的体重及各脏器重量均低于其它两种表型 ,而心、肝、脾、胸腺的脏器指数高 ;70日龄Smad3基因剔除纯合型小鼠的体重、肝脏、脾脏、肾脏、卵巢、睾丸和附睾均低于其它两种基因型 ,而脏器指数是肝脏低 ,脾脏和胸腺高 ;Smad3基因剔除纯合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比较 ,具有其独特的特性 ,为该小鼠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与血清胆红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月龄雄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及同龄同性别正常对照C57BL/6J小鼠,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与同龄同性别的C57BL/6J小鼠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C57BL/6J小鼠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与血清胆红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