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法辩论制度是指在立法全过程,尤其是提案和审议阶段由立法决策者组织,相关代表及利益相关方代表围绕特定法案展开辩论的制度。在我国建立立法辩论制度既有理论基础也有现实意义。民主、公开、自由应是我国立法辩论制度的主要原则,而立法辩论制度的运行规则可以按辩论阶段的不同参照我国司法辩论制度加以设计。  相似文献   

2.
立法作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立法过程中需要对公民广泛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障,尤其要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救济权为主。要实现保障公民权利的价值和目标,我国必须重视立法公开、立法参与、立法利益表达、立法监督和立法救济等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立法价值是通过立法体现法对于社会成员需要的满足以及人对法的善意、合理的追求.任何立法及其价值都有自己的人性基础,都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原则的实现离不开立法活动.只有通过法律规则,特另是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才能使社会的正义、利益、自由、秩序、民主、人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而这也正是立法的基本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立法公开是指将立法活动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成果向社会公开。建立和健全立法公开制度对于加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立法公开存在的根据、遵循的原则、界定的范围和选择的方式,都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问题。在我国立法公开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立法公开的范围是指立法机关公开信息内容的范围。确立我国立法公开的范围是建构我国立法公开制度的关键内容,应遵循公开为原则保密为例外、利益均衡和公正与效率相结合三项原则,采取三种规则并行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的发展使得行政立法对公民权益的影响日益扩大,但在我国,行政立法习惯上是专属行政机关领域之内的"政府决策",外界参与较少.封闭式的行政立法使得"行政权力部门化"和"部门利益法制化"现象产生,并成为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制度性原因之一.为防止立法主导权被行政部门或利益主体完全控制,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建构完备的民主参与机制必然成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立法的基本原则上承法的基本价值和图书馆立法的基本精神,向下制约或指引着图书馆法律制度和具体规范的内容。图书馆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平等原则、秩序原则。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职工民主管理立法及实践与企业改革发展不能完全相适应,必须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适当借鉴西方国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经验,对我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立法进行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汪锦林 《科技信息》2006,(10):316-317
行政立法是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发生巨变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行政立法在行政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行政立法中的民主参与存在着很大缺陷与不足,进而导致了部门利益法制化,并削弱了行政法规与规章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行政立法程序的重要价值追求是保障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民主权利,从而增强行政立法的合法性有效性。文章提出了完善行政立法具体程序中的民主参与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交往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为使其利益在国际经济规则中得到体现,实现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和影响国际经济立法。这种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国际经济法内容,但本质上有悖于国际经济立法民主,导致国际经济法的合法性危机。发展中国家要警惕这一动向,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