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牛蒡子形态特征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以期为牛蒡子的鉴别、贮藏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①牛蒡子为瘦果,长倒卵形,灰褐色,带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果实长×宽×厚为6.04 mm×2.68mm×1.52 mm,单粒质量为13.48 mg。②牛蒡子果皮坚硬,内含种子1枚,为双子叶无胚乳种子。③牛蒡子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131 mg/g;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为44.7 mg/g;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39.1 mg/g;还含有K,Ca,Mg,Na,Fe,Mn,Zn,Cu等矿质元素,且K,Ca,Mg,N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矿质元素。④牛蒡子种子发芽率为96%,在28℃恒温箱中约需5 d便可萌发,为子叶出土幼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种子中多个化学成分含量, 揭示弗吉尼亚栎种子化学成分特点, 以及土壤因子对其影响, 为弗吉尼亚栎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弗吉尼亚栎种子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光光度法、GC-FID、ICP-MS法等测定种子中淀粉、脂肪酸、矿质元素等, 运用方差分析比较地区间弗吉尼亚栎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异, 进一步基于相关性分析法揭示不同土壤立地条件对种子成分的影响效应。结果 弗吉尼亚栎种子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为56.59%~68.59%, 支链淀粉(61.74%)占比显著高于直链淀粉(38.26%),单宁含量平均为30.14 mg/mL;种子油脂含量(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1.36%, 共含有10种脂肪酸, 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50%), 维生素E含量平均为358.44 mg/kg, 以γ-VE构型为主(97%); 每100 g种子中检测出的15种氨基酸总量为4 250.00~4 723.17 mg;种子中富含K、Ca、P等大量矿质元素,K的含量最高,平均达到6 460.20 mg/kg,微量元素中Na含量最高,为40.87 mg/kg;种子成分中单宁、含油率、必需氨基酸等地理有分布差异,其中单宁含量和含油率对立地土壤的响应最明显, 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941;土壤因子中主要表现为土壤盐度的影响最广,与种子中单宁、含油率、饱和脂肪酸等多个成分都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弗吉尼亚栎种子含油率较其他栎树种子的高, 且富含淀粉、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等, 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利用前景;种子中单宁等成分对不同立地土壤的响应较为显著,主要受土壤中盐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对弗吉尼亚栎的种植选址、多功能利用以及弗吉尼亚栎种子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培“特青”水稻幼苗经0.2及0.4ppm PP333处理5天,植株生长没发生明显变化,但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根系离子外流都发生变化.在根系,~(32)P及~(36)Rb(K)含量显著增多,~(45)Ca含量减少;在地上部,~(32)P及~(45)Ca含量增多,~(36)Rb(K)含量无明显变化.根系~(36)Rb(K)及~(45)Ca的外流显著地受到PP333的抑制.结果表明,PP333主要是提高了水稻幼苗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并抑制根系离子的外流.  相似文献   

4.
采用硝酸和高氯酸(4∶1)混合酸消化2种可食用蓝藻螺旋藻和葛仙米,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螺旋藻和葛仙米中的K、Na、Mg、Ca、Zn、Fe、Cu、Mn、Cr、Pb和Cd共11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2种蓝藻中矿质元素含量均较高,特别是Ca含量高达61 905.132mg·kg~(-1);而有害重金属Cr,Po和Cd含量均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表明这2种食用蓝藻均无重金属富集或污染。本结果显示,螺旋藻和葛仙米是极好的天然富钙营养食品,可作为人体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补给品.  相似文献   

5.
白花刺蔷薇种子和果实的形态与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花刺蔷薇的种子和果实形态与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①白花刺蔷薇果实红色,长1.5~2.5 cm,径0.8~1.0 cm,内含种子1~12粒不等,种子外包白色薄膜;种子近似卵形,种皮土黄色或褐色。种子尺寸为4.58 mm×2.21 mm,单粒质量12.82 mg。②白花刺蔷薇种子总糖质量分数为124.2mg/g,高于粗脂肪(71.0 mg/g)、灰分(16.5 mg/g)、可溶性糖(11.7 mg/g)、蛋白质(1.7 mg/g)、游离氨基酸(0.2 mg/g)等其他内含物含量。③白花刺蔷薇果实中总糖质量分数为44.6 mg/g,明显高于酒石酸(4.5 mg/g)、苹果酸(4.0 mg/g)、单宁(3.3 mg/g)、赖氨酸(4.1 mg/g)、色氨酸(1.8 mg/g)、游离氨基酸(0.4 mg/g)、蛋白质(1.2 mg/g)等内含物的含量;Vc的质量分数为2.723 mg/g,远远高于苹果、梨等同科水果;SOD含量1 482.33 U/g,是刺梨的3倍;同时还含有Ca,Mg,Mn等多种矿质元素,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于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为牛大力(Callerya speciosa)种苗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对牛大力种子萌发时期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游离氨基酸、蛋白酶、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牛大力种子萌发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在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22d时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值,为0.430 mg·g-1,随后持续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2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00.28,810U·g-1 FW,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萌发过程第17d达到最高值,为240U·g-1 FW,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呈先升后降再陡然上升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第22d时达到最大值,为1.101mg·g-1·h-1,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总酚含量在0d时最高,为77.81μg·g-1,随后出现无规律性变化,但总体呈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与POD、CAT及蛋白酶等的作用有很大关系;POD、CAT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仅能消除植物体内产生的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种子的其他代谢活动;总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通过抑制SOD酶活性影响牛大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选取5种半红树植物,比较研究了在不同生境(潮间带和陆生或特大高潮滩)中叶片的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处于低潮间带的半红树叶中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特大高潮滩(陆生)的半红树叶中各元素含量,其中,阔苞菊叶中Na、Cl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半红树,而...  相似文献   

8.
牡丹花期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开花期的牡丹植株不同部位13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同一元素含量不同.代谢旺盛的器官富含N、P、K、Mg、S元素,表现为叶>花>新茎>根>老茎,老龄器官富含Ca、Fe、Na等元素,根>老茎>花>叶.(2)不同元素间具有许多显著相关的元素对,以叶、花、花托最多,新茎、老茎次之,叶柄、根最少.  相似文献   

9.
用AAS,AFS,ICP仪器测定了33只圈养大熊猫(雌性21只,雄性12只)血清中Cu,Zn,Fe,Mn,Ca,Se,Pb,Cd,Cr,Co,Na,K,Mg,P,Hg,As等共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Cu,Zn,Se,Pb,Cd,Hg等6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高,Fe,Ca,Na,K,P等5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大熊猫血清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宽,可能与大熊猫年龄、性别、健康、食物结构有关.在雄性大熊猫中Cu,Se,Pb,Cd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Na,Mg,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在雌性大熊猫中Cu,Zn,Cd,Hg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K,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Cu,Zn,Ca,Se,Pb,Na,Mg,P等元素的含量雌性高于雄性;Mn,Cd,Cr,Co,Hg,As,K等无机元素的含量雌性低于雄性.Cu,Zn,Se,Pb,Cd,Hg等元素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有一定的积累性.应尽量减少大熊猫对Pb,Cd,As,Hg等一些有害元素的摄入量.Fe,Ca,Na,K,P等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大熊猫饲料中应适量增加一些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10.
以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25和100mg·L~(-1))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NaCl(150mmol·L~(-1))胁迫下小麦幼苗渗透调节物及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mmol·L~(-1) NaCl处理诱导小麦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而25和100mg·L~(-1) TP单独处理对这些指标无显著影响;与单独150mmol·L~(-1) NaCl处理相比,添加100mg·L~(-1) TP诱导盐处理的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盐胁迫、单独TP处理和盐+TP处理都导致小麦根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明显下降;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在盐处理下较对照无明显变化,其他各个处理下活性减弱.谷氨酸激酶(GK)活性在各个处理中无明显变化.盐胁迫和单独TP处理均诱导小麦根Na,K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TP的加入不显著影响盐诱导的Na,K含量的变化,小麦根在150mmol·L~(-1) NaCl处理后K/Na显著减小,TP的添加不显著影响这种变化.盐胁迫下小麦根Ca元素减少,然而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25和100mg·L~(-1))TP后,根中Ca含量显著增加.总之,盐胁迫诱导的小麦根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渗透性调节能力,以缓解盐对植物的伤害;TP的加入逆转了盐诱导的小麦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性调节物的积累及Ca元素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菊三七根部seneciphyllicacid和senecinicacid的含量.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菊三七根部seneciphyllicacid和senecinicacid的含量.色谱柱为Acclaim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40:60,v·v-1),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20nm.线性范围:Seneciphyllicacid为0.1~0.8mg·mL-1(相关系数r=0.9997);senecinicacid为0.1~1.5mg·mL。(相关系数r=0.9998).结果:测得菊三七根部seneciphyllicacid和senecinicacid的含量分别为2.9613mg·g-1、0.9542mg·g-1;RSD分别为1.34%、1.28%;平均回收率为98.84%、99.16%,RSD为1.94%、1.51%.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可为开发利用菊三七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野生资源不足,满足临床上对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需求,以曼陀罗嫩茎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并对愈伤组织中的生物碱、东莨菪碱和莨菪碱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MS+2,4-D1.0mg.L-1是曼陀罗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由愈伤组织提取的生物碱中含有东莨菪碱和莨菪碱.实验培养的曼陀罗愈伤组织为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立测定枳壳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用V(浓硝酸)+V(高氯酸)=16+2的混合酸作为消解剂进行消化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枳壳中K、Mg、Ca、Fe、Zn、Mn、Cu、Cr的含量(μg·g-1)分别为4912、11236、3303、104.0、22.50、15.96、15.90、6.200,加标回收率(n=6)在97.6%~104.9%之间,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1%~1.10%。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枳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树勋 《江西科学》2014,32(4):503-505
了解不同产地灵芝中K、Ca、Ti、V、Cr、Mn、Fe、Co、Ni、Cu、Zn、As、Se、Rb、Sr和Pb 16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灵芝样品经粉碎后,微波消解处理,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TXRF)同时测定灵芝粉中16种矿物元素。仪器检出限(LLD)在0.001~0.011 mg/L之间,方法检出限(LDM)在0.003~0.143 mg/kg之间。各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2.0%~105.5%之间。灵芝中K、Ca、Zn和Se等元素含量非常丰富,K和Ca元素平均含量分别在2 000 mg/kg和1 000 mg/kg左右。山东和四川产地的Mn略高于其他产地,山东产地的Sr低于其他产地。结论:微波消解-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TXRF)法可以应用于测定灵芝中的多种矿物元素。不同产地的灵芝均含有所测的16种矿物元素,这16种元素的含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这些微小差别可能和产地、气候以及采摘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的含量.方法:建立RP-HPLC法测定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A(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1),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03nm.线性范围:0.10~0.60mg.mL-1(相关系数r=0.999 7).结果:测得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的含量分别为1.104mg.g-1、0.494mg.g-1、1.030mg.g-1;RSD分别为2.60%、2.40%、2.80%;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2.93%(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可为开发利用三峡库区民间中草药排风藤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葛根素、黄芩苷、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流速1.0mL·min^-1的条件下,利用乙腈-0.05%磷酸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葛根素、黄芩苷和连翘苷线性范围分别为2.86-28.6mg·L^-1,10.22-102.2mg·L^-1和0.132-1.32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3%,99.87%和97.86%。本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铅锌矿区经历不同重金属污染年代的曼陀罗种群的蛋白质代谢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在短期内能抑制曼陀罗种群的蛋白质含量及代谢,但随着污染年代的推移,曼陀罗种群的蛋白质代谢的朝着无污染的正常值方向回复,说明在长期重金属污染胁迫下,曼陀罗在生理上获得了对重金属的抗性,但其抗性的分子机理性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和AlCl3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和α-Al(OH)3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红外、热重和比表面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Al (OH)3和壳聚糖复合物呈现典型的介孔特性,BET比表面积为55.4 m2·g^-1,BJH平均孔径为3.3 nm;复合材料对Cu2+的平衡吸附量为43.55 mg·g^-1,对亚甲蓝的平衡吸附量为0.11 mg·g^-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结合特征.采用荧光光谱法,计算在不同温度下乙氧基血根碱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实验结果显示,在290K,300K,310K时乙氧基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081×10^5L·mol-1,7.784×10^4L·mol-1,2.397×10^5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13,0.979,1.071.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这表明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作用生成了无荧光效应的复合物,属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