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环境公益诉讼问题日渐突出,关注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成为我国司法实务界目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也日益追求着精神上的愉悦,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极大地满足着大众的这种需求.随着国内公益旅游实践的发展,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从时间、空间、主题、主体4个方面对国内公益旅游研究进行了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公益旅游研究框架加以提炼总结.未来国内公益旅游研究应该以旅游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加强多学科的融合和方法创新,以系统化地提炼出国内公益旅游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为目标,综合运用VEP技术、社会网络分析、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重点研究国内公益旅游的发展方向、演变规律等,结合典型案例探索未来国内公益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公益旅游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法律规则设计和具体司法实践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事后救济性的特征,难以从源头上全面预防和化解生态环境损害.究其原因,当前侵权法以损害为中心的诉讼体系和行诉法整体架构设计是关键所在.因此,在生态侵害尚未产生之际,亟须发挥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预防性救济功能,与当前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事后救济功能相配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益诉讼立法仅在受案范围、原告资格方面给予关注,未针对公益诉讼的特性量身制定完备的专属规则,以致实务中要么因无法可依而僵持,要么削足适履,盲目套用一般诉讼规则,减损公益诉讼的价值和功能.公民诉讼、示范性诉讼、第三人诉讼等诉讼模式在权利配置、举证责任、费用承担、效力外拓等方面均设有特殊规定,对我国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公益的关键是从立法上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多元化机制。当事人适格理论、诉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从民事诉讼理论层次论证了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多元化的正当性,而人民主权理论和权力制约理论从法治的高度奠定了其深层法哲学依据。从立法上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应立足于程序的正当性而非实体上的直接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政府为主导的外生性扶贫范式、理念、思路已无法适应扶贫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扶贫思路、框架及重点亟需调整。公益创业扶贫理念的兴起有助于人们跳出传统扶贫思维禁锢的预设,引起人们对贫困群体内生性脱贫能力的重视。公益创业为公益创业扶贫提供理念、模式、经验、理论等支持,但公益创业扶贫话题是公益创业与扶贫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还有很多难点如理论体系构建、公利与私利界定、公益创业扶贫专业性、政府与企业主动性等制约着其发展。基于难点的分析,认为应构建战略性理论框架、公利与私利界定三维体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四位一体推进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董晓敏 《科技信息》2009,(8):343-343,345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公共利益方面的法律体制漏洞越来越明显,致使侵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弱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社会各界要求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司法实务界也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对构建何种形式的公益诉讼制度却见解不一。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在中国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为法学教育界与法律实务界所关注。在我们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背景下,仍要以法学基础理论体系为核心,注重素质教育;将法学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结合;促进法科学生的实践技能;兼顾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使其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化气息浓重的流行歌曲歌词平台上,公益歌曲歌词以其卓尔不群的姿态努力地寻求着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且履行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然而公益歌曲歌词的发展还是很薄弱。因此,要深入分析公益歌曲歌词的主题与特性,探寻其创作原则与发展方向,明晰其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从而为我国公益歌曲歌词创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许朋伟  彭强 《科技信息》2008,(9):387-388
扩大和保障公民的环境诉讼资格,是公众实施环境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行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建立,公民对于侵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诉讼没有诉讼资格,这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环境法的实施以及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