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周既望历日与建正范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具有月龄特征的历谱规律的研究成果 ,在求解 1 6件西周既望历日的过程中 ,得出其时历法的建正范围为丑、寅、卯、辰。分析“夏商周断代工程”所给西周金文历谱的建正及既望材料的月龄取值  相似文献   

2.
鲁国历谱及春秋、西周历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春秋》所载历日干支的深入分析,可证明鲁国历法系为阴阳合历,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由特定的周期来安排连大月,所用朔望月长度约29.531日。约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6年)前多建丑,确非建丑的年份占6%;后多建子,确非建子的年份占10%。置闰的方法尚不规范,而约隐含的基本条件、并引进若干合理设定后,给出了鲁国历谱。春秋各诸候国的历法与鲁国历法大同小异,在建正问题上各行其是。春秋历法  相似文献   

3.
售刊信息     
本编辑部期刊库房最近整理完毕,现有部分期刊可供出售(数量有限,欲购从速);1《自然科学史研究》(季刊,全年4期)1982~1998年中除1993年第1期和1996年第1期外,其他各期均有库存。2《中国科技史料》(季刊,全年4期)1989年~1998年中除1997年第2期和1998年第2期外,其他各期均有库存。以上期刊如购全年整套4期,每期(册)售价5元(港澳台及国外售价3美元);如购单期,每期(册)售价7元(港澳台及国外售价5美元)。购刊者请在汇款单上注明所购期刊名称,年、期号,数量,并另加购刊…  相似文献   

4.
河豚与河鲀是两类不同的动物,这在科学分类上已有明确定论。河豚指哺乳动物纲鲸目河豚总科河豚科(淡水豚科)动物,如白鳍豚、扬子江豚等;营淡水生活;其中的白鳍豚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允许捕杀,更不存在加工利用问题;脏器无毒,不存在毒索之忧。河鲀指硬骨鱼纲纯形目纯总科鲀科鱼类(也有少数认为指鲀形目),生活于近海及河流入海口;有些种(如东方鲀属等)的脏器有毒,称河鲀毒素,可作医药之用,加之肉质鲜美,故有加工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科研诚信专员的设立是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至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大部分大学均设立了科研诚信专员,对科研诚信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或负责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咨询、建议、受理,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等事宜。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科研诚信专员制度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科研诚信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借鉴:(1)设立常设的科研诚信专员(专门岗位);(2)落实“三公开”要求;(3)推进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蒲螨(Pyemotes),全部为昆虫外寄生螨,体长仅200μm左右;寄主主要是隐蔽性害虫,如小蠹虫、长蠹、吉丁虫(鞘翅目);红铃虫、米蛾(鳞翅目);红蚁(膜翅目)等;控制寄主能力极强,1头蒲螨可制服比其体重大166000倍的寄主,含有对寄主昆虫高毒而对哺乳动物安全的神经毒素,是一类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敌资源。1991年~200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基金的资助下,对我国的有关资源做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发现了我国特有种类中华甲虫蒲螨,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最先报道了稀土催化剂催化合成双烯烃聚合物的研究成果。自70年代以来,又在世界上率先进行了稀土催化剂合成顺丁橡胶(Nd—BR)、异戊橡胶(Nd—IR)和丁异戊橡胶(Nd—BIR)的工业化开发。稀土催化剂可在饱和烃如己烷溶液中,催化丁二烯、异戊二烯的均聚合和二者的共聚合,获得高含量顺-1,4结构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丁二烯一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即可在同一套装置、相似的工艺条件下生产顺丁橡胶(NdBR)、异戊橡胶(Nd—IR)和丁异戊橡胶(Nd—BIR)。这是稀土催化剂合成橡胶区别于传统的钛、钴、镍系催化剂,独有的反应特征。该特点可使稀土催化合成橡胶的装置具备较多的生产功能,生产较多的橡胶品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理智探索活动,科学哲学从古希腊业已开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哲学则是20世纪的产物。“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这一命名方式既揭示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也揭示了该学科的学科类型是哲学。在科学哲学共同体内,对科学作了三点至关重要的区分:()一般科学与特殊科学的区分;(2)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的区分;(3)科学理论体系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区分。按区分(l),科学哲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般科学方法论(狭义的科学哲学)和特殊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哲学问题研究。按…  相似文献   

9.
辩证法能够逻辑化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批判自黑格尔以来一直存在的把辩证法逻辑化的错误倾向,笔者论证了以下四点;(1)由于运动的基本性,无论是“矛盾”或“相互作用”都不可能解释所有运动变化;(2)运动和变化范畴不适用于“类”和“概念”,尤其不适用于逻辑推理的对象;(3)逻辑和辩证思维成立的主观前提首先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中;(4)现代教学与逻辑的发展表明,辩证法的某些方面可以逻辑化,却包含着根本的非逻辑内容。这一批判将进一步恢复实践唯物主义的真精神,把唯物辩证法和逻辑分析方法统一起来,达到现代哲学研究所要求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西周金文中纪时术语——初吉,既望,既生霸,既死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初吉、即生霸,既望,既死霸是常见于西周金文的纪时术语,对它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年代学意义。该文以铜器历日排比为基础讨论这4个名词的意义,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西周历法的基本特性;(2)纪时术语的各种可能月相和日序的分析;(3)铜器历日的相对排比及分析;(4)以传统宣王纪年安排晋侯苏钟历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铜器历日的绝对排比;(5)应用数据库讨论厉王的可能元年。  相似文献   

11.
癸卯元历与牛顿的月球运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乾隆七年(1742年)颁行的时宪历以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为元,史称癸卯元历(1742-1911年)。其中引用了牛顿的月球运动理论。18世纪上半叶,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687年,拉丁文第一版;传入中国的是1726年拉丁文第三版)、以及与牛顿早期的“月球运动理论”相关的解释性论著的相继传入,并经耶稣会士的译解工作,对时宪历的变革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尧典》四仲中星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按通常的理解,可推论出尧时使用农历;但是,《史记·五帝本记》和《史记·历书》却说黄帝“治五气”,“建立五行”,“使羲和占日”,使用的当是古西羌系统的五行历。以后九黎乱德,帝尧使复旧常,重新设立羲和之官;《山海经》也说帝尧时上射十日,说明尧时使用五行历。可见尧时使用什么历法存在争议。陶寺祭祀遗址揭示出了帝尧时的观象历法功能,当能揭开尧时历法的秘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太乙术数是中国古代命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根据史箱中残存的些许史料,利用中国古代天文学常数系统的构造原理,该文发现并重构了宋代术数中的《景You太乙历》(1034年),太乙历法的常数系统基本上是按照中国传统数量天文学的演纪算法制定的,通过对《景You太乙历》上元积年的重构发现,由于太乙术数的历元包含了一些术数方面的周期,历而其常数系统的选择较之官方历法更加复杂,同时也是后者所不同取代的,正是基于这个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三次内插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根据《天文大成管窥辑要》中的史料,发现边冈在其《崇玄历》(892年)中创立的晷影公式-中国历法史上第一例三次函数,是通过令影差变化与自变量平方的比值为某个等差数列而构造出来的,与过去认为的三次内插法无关;王恂、郭守敬在《授时历》(1280年)创立的平立定三差算法,则是通过对插值函数的降阶,将问题转化为一般的二次内插公式的构造,前者可能受到了边冈立方相减相乘算法的启发,后者则与刘焯的二次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鲁国历法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春秋》为鲁国天文历法的研究提供了纵向对勘的资料,春秋时期是由观象授历到科学历法过渡的重要阶段。春秋鲁国人在确定岁首和探索置闰规律上功不可没,但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春秋鲁国历法仍然是一部正自不拘、闰余乖次、有失规范的历法。同时春秋人在天文观测方面亦成果显著。这些都促进了中国传统历法在汉代趋于完善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验历”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改革中重要环节之一。验历的内容从汉代使用日月天象扩展到唐宋时代使用五星天象,这不但反映了历法技术上的进步,而且也揭示了五星占与历法的互动关系。通过对10世纪末宋代《乾象历》验历过程中使用的汉以来的五星天象的考证和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的五星占不仅仅具有星占学上的意义,而且具有历法上的意义,五星天象观测成为促进历法改革的重要的技术上的因素。研究表明,古代的五星天象记录绝大多数是可靠的,是当时的实际观测描述。出于政治目的而伪造“荧惑守心”和“五星会聚”的情况当是特例。另外,中国古代历法改革,既是科学活动,又是国家政治活动。历法及其天象推算技术(如五星天象),总是在这种技术与政治、国家与科学的张力中得以进展,并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7.
秦汉及以前的古历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澄清以往对《左传》的一些误解,指出不能把刘歆、杜预的说法作为《左传》的说法。人们普遍承认《左传》自有一套历法,该文第一次对《左传》历法作比较全面的探索,找出其岁实朔策等,指出它已具历法的雏形。文中指出,秦朝曾采用颛顼历与殷历,吕不韦引用的似是殷历而非颛顼历,该文比较全面地讨论殷历。文中指出,颛顼历是吕不韦被免相后采用的新历法。作者解释它所以是立春标准历,其太岁年名与殷历相差一年,其星岁对照表与  相似文献   

18.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考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案,对于“郑”的地望,文章在简述前人的工作后提出它与“日食说”有关的种种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上元积年的推算是古代历法的重大课题,秦九韶《数书九章》(1247年)治历演纪题系统阐述上元积年演算法,是行用上元积年的一千五百多年间唯一流传至今的珍贵史料。该文中分析秦九韶演纪积年法原术及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