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步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新时期。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了83年,但回想起来,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独立领导;其次,必须端正党的路线,对国民党反动派坚决实行武装反抗;再次,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率先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2.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步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新时期.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了83年,但回想起来,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独立领导;其次,必须端正党的路线,对国民党反动派坚决实行武装反抗;再次,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率先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3.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以其出色的领导才能为这次起义做出了历史贡献:在组织准备和人事安排方面,精心组织策划,巧用贺龙、叶剑英等,为起义的顺利进行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在战略策略方面,他初步提出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张,并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运用于实践,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总结经验教训和现实启示方面,他深刻认识到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的重要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尤其是他在起义过程中表现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并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直接源头。八一精神的重要内涵"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一直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中不断传承,是我军履行使命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奋斗目标,我们更需要弘扬八一精神,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5.
南昌起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确立了仍打“国民党旗帜”,实行与国民党及一切真正革命分子“合作”的统战原则,并努力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中国共产党此阶段政治领域的统战工作为南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军事领域内的统战虽有失误之处,但积极作用仍是主流。  相似文献   

6.
叶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人民军队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大革命时期,他领导的独立团,是中共直接掌握的正规武装;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新四军军长,将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为新四军,起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武装斗争,重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孕育了革命先辈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面对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八一精神,努力开创大学生创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爆发了百色起义。百色起义是广西右江地区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暴力革命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尝试。它高举了马列主义武装斗争的旗帜,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对鼓舞革命人民的斗志和挫败反动派的嚣张气焰起了重要作用。它锻炼和考验了党员和干部,唤起了人民的觉醒,动摇了广西反动统治的基础,对广西革命以至中国革命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将同我党领导的其他起义一样,在党的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恐怖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两次起义的某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两次起义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八一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而举行的两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和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二者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渊源。第一,湘南起义是在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高举南昌起义"八一"旗帜下的一次武装起义,没有朱德、陈毅等高举"八一"伟大旗帜,就没有湘南起义。第二,湘南起义是中共湘南特委配合朱德、陈毅共同组织发动起来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第三,湘南起义中的工农革命武装是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留下来的精英以及朱德、陈毅为首改编和组建的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第四,湘南起义的成功举行是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总结南昌起义失利因素后来之不易的胜利壮举。第五,在南昌起义影响与朱德、陈毅带领下,从湘南起义中走出了一大批开国将军和将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相似文献   

11.
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应怎样认识?一方面,头顶着"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璀璨光环;一方面,又长期笼罩在"失败了"的阴影中.这是我们以往南昌起义研究长期面临的困惑.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研究,我们终于破解了这一长期的困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南昌起义没有失败,它是一次胜利的起义;南昌起义的历史作用不仅仅是"打响了第一枪",它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它创建了一支英雄的部队,它对土地革命进行了初步探索,对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正确道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指导的实践和理论都作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我们理应驱散阴影,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让南昌起义的光芒更加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12.
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赓续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南昌起义事业,开启了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大幕。应运而生的秋收起义精神,承继了八一精神,启迪了井冈山精神。三者共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和特征,共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的建立,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开辟一条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上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北江农军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农民武装干部的学校,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在广东省北江韶关成立。农军学校不仅为粤北农会输送了干部,发展了农民运动,特别是广州“四一五”反共政变后,以农军学校学员为骨干组成的一千二百多人的北江农民自卫军,北上武汉和东征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和起义后的南征战斗。潮汕失利后,农军余部随同起义军分为两部分继续坚持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宝贵贡献。北江农军学校的创立和光荣的斗争历程,反映了党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领导人民革  相似文献   

14.
南昌起义从酝酿到起义都是在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进行的.南昌起义后联共(布)、共产国际高层密切注视着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进程,并做出了许多决议和指导意见.虽然联共(布)、共产国际远离中国,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指导南昌起义的方针有脱离中国实际的地方,但他们以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的经验,在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给中国共产党很大的帮助,为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转向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今年(1988年)12月11日和明年(1990年)2月1日,是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的60周年。60年前,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爆发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这两次起义点燃了广西革命的星火,开辟了广西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是我党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从广西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革命统一战线政策和正确实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起义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军阀在广西的统治,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在全国燃起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提供了新的经验和贡献。这两次起义在与“三大起义”相比较中,具有自己如下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一日发动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以往的论著中,只谈由毛泽东同志和湖南省委所领导,与江西省委是否有关,没有提及。人们不能不提出疑问:这次起义首先在江西境内发动,怎么和江西省委没有关系?难道江西省委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态度?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参加这次起义的部队,是湘鄂赣、湘赣边界几个县我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和部分正规武装。其中,平江、浏阳的工农义勇  相似文献   

17.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摧残,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巴就是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继续革命。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未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树立了第一面武装斗争、坚持革命的旗帜,给全国人民带来厂新的希望。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青年运动领袖,党内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人民军队及其政治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恽代英在南昌起义中任前敌委员会委员,他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共同组织和领导南昌起义,成为南昌起义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恽代英与南昌起义的历史渊源既深刻又丰富,多次救国行动的尝试与失败是其走上革命道路的实践基础,对泛社会主义思潮的汲取与抛弃是其提出武装斗争的思想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与发展是其参与领导南昌起义的理论基础。恽代英全程参与了南昌起义的决策、计划、组织和实施,成为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土地革命的倡导者之一。他坚持发动南昌起义,重视革命政治宣传组织工作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无数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为人民军队的缔造和土地革命的兴起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27年"七一五"国共分裂后,中国共产党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要求全党继续执行同国民党合作的政策,希望能复兴"左派国民党"。南昌起义正发生在此期间,因此起义后成立的政权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复兴"左派国民党"的政策脱离了中国实际,受到党内同志的质疑。中共中央一方面贯彻共产国际对这一问题的指示,另一方面也对此政策不断作出调整,最终在9月中旬结束这一政策,随即派专人通知南昌起义领导机关。起义主力失利之后周恩来在流沙布置善后的会议上正式打出苏维埃旗帜。大革命失败后提出复兴"左派国民党"的政策是因为共产国际一直对国民党有过高的评价,并且机械地套用"三个阶段"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20.
坳上会议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起点。长期以来党史学界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最初东固地区的共产党人尚未得知中央八七会议的指示精神,而是根据当地农民运动的斗争经验和方志敏在吉安的革命宣传自发组织起来的。经过多方文献查阅和史实考证,可以认为:坳上会议的召开,诚然具有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但同时吉安党组织早在1927年9月中上旬就获得了中央八七会议和江西省委的有关指示精神。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在党的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指导下创建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