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新兴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对用户数据的收集、使用、开放与共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给个人隐私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解决数据效用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基于k-匿名原则的最小化信息损失隐私保护方法.首先结合属性阈值特征提出一种新的记录排序算法;接着将隐私保护过程转化为对各条记录与各个候选匿名函数之间的最优分配问题,构建最小化信息损失的优化模型,并设计启发式方法快速求解最优匿名函数的选择与分配方案,实现对数据的匿名处理.在三个不同规模的真实数据集上,通过与目前最有效的多个隐私保护方法进行数值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满足相同隐私保护水平下可产生最佳的数据效用且具有较快的计算效率.本文方法为新兴电子商务中用户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为大规模数据的隐私保护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移动商务在给用户带来丰富便捷的服务时,引发了严重的隐私担忧。结合移动商务环境的特点,在Petri网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移动服务的隐私政策Petri网协商算法,该算法兼顾了用户的隐私偏好与服务商的隐私政策,双方以移动服务为粒度进行隐私政策协商,并支持协商冲突检测与缓解,实现了移动用户的服务需求与隐私保护之间的权衡。仿真实验发现,相比传统的隐私政策协商方法,该算法有更高的协商效率和协商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隐私信息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保护隐私信息的手段已经应用于实践,而在学术界还未有研究。本文构建博弈模型,探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信息保险的应用价值,分析隐私信息保险的引入对企业的服务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以及消费者隐私信息披露策略等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对消费者而言,隐私信息保险提升了消费者进入市场的意愿并能激励消费者披露更多的隐私信息;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市场上购买隐私信息保险的消费者越多,企业付出的服务成本越低,企业获得的利润越高。同时,企业还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格优惠。总之,隐私信息保险的存在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企业均能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能够消除需求信息不对称并减小需求预测误差,同时增加供应链的运作成本,如何分析RFID标签成本的影响并协调链上成员的收益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RFID采用前后分散式和集中式供应链的收益模型,分析了RFID标签成本阈值对批发价、服务水平和协调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两部定价契约进行协调.研究发现:分散式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的大小与RFID标签成本负相关;当RFID标签成本位于某一阈值时,采用RFID能够提升分散式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并实现成员收益的Pareto改进,同时降低制造商的批发价;集中式供应链采用RFID会降低服务水平;两部定价契约均能协调RFID采用前后的供应链,但是采用RFID后契约的批发价参数变大,固定费用参数区间的上下界及范围均与RFID标签成本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室内定位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及应用。距离估计是实现RFID室内定位的重要基础。将基于多频相位差和中国余数定理的融合方法应用于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 RFID技术,实现了标签的无模糊距离估计。分析了该方法在SAW RFID系统中实现距离估计所面临的主要误差来源及相应的修正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得到该方法在理论上要实现高稳定性及高精度的距离估计,则SAW RFID阅读器系统的模糊相位测量误差应不超过3°的系统指标要求。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SAW RFID系统中的可实现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系统当前能达到的距离估计均方根误差为16.7 cm。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消费者对信息隐私保护的需求,隐私保护成为企业在制定竞争策略时不可忽略的因素.基于消费者同时存在产品品牌偏好和不同隐私保护需求的假设,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产品的隐私保护功能对企业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只考虑消费者品牌偏好,同时考虑消费者品牌偏好和隐私保护需求能够增加社会福利.并且产品的隐私保护程度直接影响竞争,当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牌时,产品隐私保护程度的差距越大,产品隐私保护程度高的企业越能够制定更高的价格以获取更高的收益,而产品隐私保护程度较低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则相反.但是当产品隐私保护程度的差距足够大时,产品隐私保护程度较低的企业也可以通过隐私保护获取更高的收益.当消费者更加关注隐私安全时,一定条件下,企业都可以通过隐私保护获取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SMC的隐私保护聚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指在实现准确挖掘知识的同时确保敏感数据不泄露。针对垂直分布式数据存储结构的聚类隐私保护问题,提出基于全同态加密协议和数据扰乱方法的隐私保护聚类模型。该模型通过采用安全比较协议解决了垂直分布式聚类的两个隐私保护关键步骤:求解最近簇和判断质心变化,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有效保护。理论证明了该模型的安全性并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和通信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隐私保护聚类模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郁滨  张顺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1):2362-2365
通过深入分析蓝牙服务发现协议(SDP)的工作原理及复杂蓝牙环境中身份认证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蓝牙SDP的身份认证服务剖面模型,解决了用户身份安全、透明认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在BlueCore04TM-Extenal蓝牙芯片中仿真实现了一个身份认证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剖面模型提高了身份认证的速度并且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身份认证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手段,基于RSA的认证协议由于实用性较强而成为近期研究热点.讨论了Xie等提出的一个基于RSA的双因子远程用户认证协议,指出该协议不能抵抗重放攻击和密钥泄露仿冒攻击,无法实现所声称的安全性,并且存在用户隐私泄露和可修复性差问题,不适于实际应用.给出一个改进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基于RSA假设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安全性.与现有的基于RSA的同类协议相比,改进协议在保持较高效率的同时,首次实现了可证明安全性,适用于安全需求较高的移动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基于身份的跨域认证过程中域代理(domain agent,DA)数量有限的特点,针对该跨域认证过程中计算复杂的问题,采用信任和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基于信任的用户跨域访问信息服务实体(information services entity,ISE)资源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完成用户在DA的身份认证,然后采用提出的信任度判断方法进行信任度的判断达到双向认证的目的,最终实现用户跨域访问ISE。仿真结果表明,信任度的判断方法有效地实现抵抗“恶意”DA的攻击,同时该基于信任的ISE跨域认证方案与基于身份的跨域认证方案相比,计算量减少,通信开销降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组动态帧和查询栈的射频识别反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RFID反碰撞算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动态帧和查询栈的射频识别反碰撞算法,即先分配最优分组数和帧长逐组逐个时隙识别标签,再针对发生碰撞的时隙采用查询栈算法识别碰撞标签。该算法同时具有ALOHA系列算法和树形算法的优点,具有高吞吐率、低通信负担、无遗漏识别等特点。同时,该算法还以较小的读写器额外硬件开销降低了以往算法对标签内额外硬件开销的要求,适合应用于具有大量被动标签的RFID系统中。
Abstract:
Firstly,existing representative RFID anti-collision algorithms were analyzed,and then a novel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which based on dynamic frame and query stack.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obvious advantages of high system throughput,low communication overhead and exhaustive tag identification.Furthermore,the algorithm also reduces the requirement of tag hardware at the less cost of extra reader hardware,which ensures it can be applied in RFID systems widely.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用户的自我披露对以用户生成内容为业务基础的互联网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然而,隐私侵犯事件层出不穷.如何鼓励有隐私侵犯经历的用户持续披露个人信息对互联网企业至关重要.采用系统性随机分层抽样,结合代理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构建模型,研究了隐私侵犯经历对自我披露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隐私侵犯经历对自我披露意愿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隐私侵犯经历与自我披露意愿之间存在强烈负向关系,并通过影响网络用户对隐私政策、隐私保护技术、行业自律和法律执行的有效性感知影响自我披露意愿.本研究阐明了隐私侵犯经历对自我披露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互联网企业鼓励有隐私侵犯经历的用户持续披露个人信息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CPM理论,从用户需求的视角探究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通过情景式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SmartPLS3.0对收集的283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通过感知控制对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信息管理和交互管理对移动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与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移动服务商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移动商务应用,刺激更多的用户披露个人信息,从而促进移动商务企业健康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A robust digital receiver based on a matched filter (MF) is proposed for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er system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signal processing in the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sensor network (ES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receiver is investigated by examining the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n the EPC global Class1 Generation2 protocol. The validity and usefulness are demonstrated by both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comparing with the conventional zero crossing detector (ZCD) based receiver, the proposed receiver is very robust against strong amplitude distortions and considerable frequency deviations happening on the backscattered signal from a passive tag.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消费者有时选择向厂商提供个人隐私。鉴于此,构建了圆形城市模型,其中,消费者决定自己的隐私提供量,厂商竞争消费者隐私信息,并从消费者的购买和隐私披露中获得利润,分析消费者隐私信息的披露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考察市场最优进入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支付意愿较低且水平差异化较大时市场不完全覆盖,此时厂商价格可能为负,且厂商的定价和利润都随着支付意愿的增加而增大,隐私披露水平随着支付意愿的提高而降低。当消费者支付意愿较低且水平差异化较小或支付意愿较高时,市场完全覆盖。此时,如果消费者支付意愿较高,则厂商不对消费者隐私进行披露,否则厂商从消费者购买和隐私披露两个方面获得利润,且定价和利润都随着水平差异化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厂商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厂商市场最优进入分析表明,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厂商数量相比,自由进入的情况下厂商的数量过多。但是,自由进入的隐私披露水平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隐私披露水平。从规制的角度而言,当厂商告知消费者的隐私披露水平时,消费者的隐私提供量和厂商的隐私披露水平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消费者隐私视角,检验消费者隐私态度、定向广告认知和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58份消费者随机抽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个体特征变量在隐私态度、隐私控制度和隐私敏感度上的差异,并通过结构方程路径分析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隐私态度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其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和行为意愿;消费者定向广告认知水平直接显著负向...  相似文献   

17.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has prominent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other auto-identification technologies. Combining RFID with network technology, physical object tracking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can possibly be carried out in an innovative way. Regarding open-loop RFID applications, RFID public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PSI) is presented, PSI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 and service modules are implemented, and a demonstrative application system, blood management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is studied to verify PSI.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and the usability of PSI framework softw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