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山大学王志康教授新作《社会系统复杂性与社会研究方法——跨层次的社会方法论研究》于2017年1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揭示社会系统复杂性和社会研究方法困境,探索社会科学新方法论的社会科学哲学著作。该书突出介绍、论述了现代复杂性科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及其对社会研究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阐明了社  相似文献   

2.
"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古都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省哲学学会辩证唯物主义专业委员会、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人文学院10家单位和组织联合主办,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3.
李永胜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2):109-109,11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10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去年10月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着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取得了许多建设性成果,深化了复杂性研究。现就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推广到分子进化和科学理论发展等领域,形成了可称之为广义进化论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家和进化认识论创始人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T.Campbell)提出的广义进化论原理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认为广义进化论的原理主要是:系统的盲目多样性与变异原理和系统的自组织与选择保存原理。广义进化论为物质系统、生命系统以及知识与社会系统的进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整体论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5.
对系统方法思想和原则的广泛研究有助于提出一系列新的世界观问题。俄罗斯系统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经济学和人文学科等领域,出现了强大的有助于深入思想和原则之中的系统方法运动。正是一些独特的系统方法使所研究对象与其他系统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形成新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二.创新的产生过程 创新是社会环境中各要素所构成复杂关系的一种涌现现象,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由主体来实现的创造性活动,它以新观念、新见解、新工艺、新技术等方式和手段不断创造出新属性、新性能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使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于更加和谐、协调的状态,并为社会和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动力和契机.  相似文献   

7.
分形几何是由当代著名数学家波努瓦·芒德勃罗创立的,它是刻画混沌运动的直观的几何语言,目前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化艺术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芒德勃罗诞辰90周年之际,通过美丽的分形图案和他对复杂性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来纪念这位天才的数学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那敢与他人不同的创新理念和跨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特别是"简单性孕育复杂性"和"无理性丰富有理性"的研究技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看人工生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生命是在复杂性科学的框架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工生命研究的目标是为复杂系统的生命建立模型。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人工生命的发展和进化可以用运离热平衡的相变来解释,也就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人工分子或人工细胞等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宏观层次上的)序参量的进化来解释;人工生命的进化是自组织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生命的进化过程不需要保拉普拉斯妖那样的总程序或总体进化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年会"暨"第十四次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年会",拟于2012年8月中下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运用系统思想、过程哲学和方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在世界范围研究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由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英国赫尔大学系统中心、美  相似文献   

11.
社会突现论是基于系统论与心灵哲学等学科而发展起来的关于社会本质与社会现象解释的方法的一种新型整体主义理论。社会突现论认为,社会一方面由个体聚集突现而成,前者具有后者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另一方面,社会与个体属于不同的层次,前者不能化归为后者。社会突现论视域中的社会因果研究是以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为背景,对于社会层次是否具有因果效力的研究。社会突现论所关注的社会因果问题是某个社会事件是否能够作为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另一社会事件或社会中的个体产生影响。社会突现论认为,某个社会事件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影响其他的社会事件或社会中的个体。社会因果既与个体密切相关又不可化归为个体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西方一些社会哲学家对社会学领域的时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马克思认为,作为物质运动最高形式的社会运动,也应有自己的时间和时间结构,即社会时间。由于社会运动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因此,社会时间本质上是人的活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分析“社会实在”本是社会学家的份内职责,但美国哲学家塞尔却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实在。他的《社会实在建构论》一书的出版把对社会实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本文在系统阐释塞尔关于社会实在思想的基础上,指出这一思想备受关注的原因在于其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重大的启发意义,同时也指出该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技术是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统一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人和社会技术的关系问题与人和自然技术的关系问题同样重要,都是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自然是近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是一种自然物又是一种社会物.社会自然并非总是宜人的,其发展过程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进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化的社会选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技术进化特征,即技术产物的多样性、技术发展的延续性与非延续性、技术系统的自组织性;探讨了技术进化社会选择的三种形式,即市场选择、政府选择、文化选择;论证了技术进化与社会选择间的互动关系,认为技术进化与社会选择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技术与人类的共同进步,技术进化与人类进化之间的协同共进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2002-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10月27~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详细内容见本次会议综述)。现首发大会开幕式学术报告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记忆的技术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示为"质料"与"形式"内在统一的建构性"存储-提取"过程的人的社会记忆,在由"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历史互融构成的质料性层面、由"文本形式"和"器-物形式"及"仪式"共同构成的形式性层面、由"形式建构"与"权力建构"整合构成的建构性层面,归因向技术.对人的社会记忆的技术归因,不宜在"工具性"维度理解,因为它标志着社会记忆存在于技术的构造中.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记忆是技术的一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0):98-103
对于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的经典论争,索耶提出社会突现的理论体系,在本体论个体一元主义的基础上强调社会性质的整体性,揭示社会突现具有不可还原、下向因果、非模拟不可预测、层次性等基本特征,构建了用突现概念诠释的整体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社会科学哲学的突现整体主义是对经典突现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兼容与超越还原的特性。其不可还原和下向因果论证虽然面临国内外学者的批评,但核心思想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20.
复杂性与社会分化——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卢曼看来,社会系统总是处于极端的复杂状态,同时也处于一种复杂化的过程之中。系统的复杂性征使其在面对环境的影响时,出现各种内在的危机和各种不平衡现象,并产生一系列的运作难题,使社会系统无法以其原来对付环境的原则进行实际运作,迫使社会系统不断地进行复杂性的化约和自我的区分化以化解危机,而社会系统也在此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演化和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