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四共聚物乳液(MBHD乳液),研究了乳化单体加入方式、聚合温度、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配比和用量及HEMA和DMAEMA用量也共聚物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相互关系,HEMA的引入可明显提高共聚物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HEMA和DMAEMA用量增 利于获得亲水性大的乳胶粒和电解质稳定性高的共聚物乳液。  相似文献   

2.
高浓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用高浓乳液聚合法制备均分散聚苯乙烯胶乳 ,并用激光散射对胶乳粒子进行了表征 .在单体、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质量一定的情况下 ,改变水的量 ,我们发现所得粒子直径与单体的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 ,单体质量分数越大 ,粒子越小 .并对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ω—十一烯酸钠(SUA)存在下丙稀酸丁酯(BA)的无皂乳液聚合,着重考察了ω—十一烯酸钠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与传统Smith—Ewant理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SUA与普通乳化剂作用不同,所得乳液制成的胶膜耐水性能远优于传统乳液所成的膜。  相似文献   

4.
用膨胀计法研究了50℃时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时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第Ⅱ阶段的动力学过程。求得smith-Ewart递推方程的解析解;再辅以计算机数据模拟,得到了与聚合反应相关的动力学参数。体系中每个乳胶粒子内的平均自由基数目大于1,自由基进入乳胶粒子的速率常数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乳胶粒子内自由基双基终止速率常数比本体聚合低转化率时的双基终止速率常数低四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丁酯在70℃的乳液共聚反应动力学,以及聚合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此外,还对乳液作了表征,对乳液粒子的大小及分散指数,乳液的粘度和稳定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及丙烯酸正丁酯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聚类增稠剂,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界面电泳的方法对聚丙烯酸酯乳 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依赖于其内在结构,因含量、pH值和交联剂含量,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用电荷密度及表面积的改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8.
对胜利油田新滩区块稠油乳化降粘研究结果表明:稠油在乳化降粘配制O/W乳状液时,会形成部分W/O/W多重乳滴,这种多重乳滴的多少和性质与配制O/W乳状液的方法有关。当用纯稠油与活性水配制时,形成的多重乳滴少,其主要是中间油相与外水相油水界面膜的破坏。它的破坏对整个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小。而利用高内相W/O乳状液用转相法配制O/W乳状液时,会形成较多的W/O/W多重乳滴。这种乳滴的破坏对乳状液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种子,进而研制出高固含量的乳胶.考察了引发剂、乳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及搅拌转速对乳胶性能和固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生产因含量高、流动性好、粘接强度较大、粘合速度快等性能优良的乳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乳液聚合制备氨基硅油乳液及微乳液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简化设备及药品为目的,以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用乳液聚合方法,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制备得到氨值0.15~0.30 mmol/g,pH值6.0~7.0,粒径分布10~45μm的乳液及粒径分布10~35 nm的微乳液.确定了乳液制备的有利条件:反应温度70~80℃,降低初始水相含量,高速搅拌条件下加快油相滴加速率;微乳液制备的有利条件:反应温度80~90℃,高速搅拌条件下延长均质后的油相滴加时间.考察了工艺条件的改变对乳液及微乳液的透光率曲线及转化率曲线的影响;测定了粒径分布并将破乳离心所得氨基硅油进行红外表征.结果表明,无需增加药品,通过工艺条件的改变可以成功得到氨基硅油乳液及微乳液.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乳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单体投入方式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稳定性及性能的影响.单体转化率、凝胶率及粒径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最有利于硅丙乳液聚合,单体转化率达97%,凝胶率小于0.6%,平均粒径为100nm,且分布较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阴离子)/m(非离子)/m(两性)复合乳化剂体系配比为2:1:1且用量为4%时能够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乳液,且反应性乳化剂DNS-86可以随其他种类乳化剂一起全部加入反应体系.红外分析及透射电镜观察进一步表明在该最佳乳化剂体系条件下通过单体滴加方式能够获得形态规整、大小基本一致的硅丙乳液.  相似文献   

12.
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甲酯的种子乳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丙烯酸甲酯(MA)的乳液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出在MA/H2O重量比为0.5时,60℃下合成粒径分布均匀的聚丙烯酸甲酯(PMA)种子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APS)和(NaHCO3)的浓度分别为11.6、1.72和4.69mmol/L.然后以PMA乳液为种子,以油溶性偶氮二异丁腈(AIBA)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不溶胀与溶胀条件下醋酸乙烯酯(VA)的种子乳液聚合,并以磷钨酸为染色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煤油作为连续相,Span-80、OP-10为乳化剂,合成了AM/ DMC酸液稠化剂MDNC,实验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浓度、单体浓度等条件的改变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确定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0%,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5%,单体摩尔配比(n(AM)∶n(DMC))为3∶1,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并对稠化剂MDNC进行了酸液性能评价,该稠化剂在酸液中增粘性能好,热稳定性较好,抗盐、抗剪切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及过程,较详细讨论了8098单片机在乳化沥青生产中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详细讨论了复合乳化剂体系、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油水相比例、乳化温度和乳化速度等对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能使乳状液稳定的条件,为进一步探讨乳状液的稳定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产品质量稳定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即希望工况条件发生扰动时,操作状态(又称定态点)将偏离在指定的范围内;一旦扰动消除,操作状态能够逐渐回复原样。实际操作状态能否满足上述要求,即为稳定性分析之范畴。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反应器设计、控制及工艺参数设置的理论依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聚合反应系统有其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往往难以控制,其数学模型通常是非线性的,给稳定性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应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分析自由基型聚合反应系统在连续搅拌釜反应器中的稳定性,利用克拉索夫斯基定理构造李亚普诺夫函数来判别聚合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并且还计算了工况条件允许的变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增稠剂对热反应香精沉淀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从海藻酸丙二醇酯(PGA)、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变性淀粉及瓜尔豆胶等单体增稠剂中选择最佳的3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黄原胶用量0.15%,变性淀粉用量3.0%,CMC—Na用量0.25%时热反应香精的质量和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20.
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 ( AGES)与甲基丙烯酸 ( MAA)或丙烯酸 ( A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 /丙烯酸丁酯 ( 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 .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 ,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行为及耐水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同时加入两种可聚单体 ,可获得含量高达 60 %的稳定无皂乳液 ,乳液为 Bingham流体 ,乳胶粒大小为 0 .4μm左右 ,所得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大 ,耐水性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