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硝酸镧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低温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氢氧化镧纳米降.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棒的相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氢氧化镧纳米棒的生长机制以及温度对其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方相氢氧化镧沿C轴方向组装成棒状.且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镧纳米棒的长径比增大。结晶更完整.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Sn^Ⅱ取代的钨磷、钨硅杂多化合物,用IR、电子光谱、31^P NM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稳定性和循环伏安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n^Ⅱ取代化合物具有Keggin结构,但Sn^2+并未进入空穴位的中心.Sn^Ⅱ的引入提高了Si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但使杂多阴离子的可还原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系列聚酰亚胺模型化合物,用^1H-NMR,^13C-NMR和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TG研究了其热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数据与红外光谱数据在结构表征方面相吻合,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当引入亚甲基以后,其热稳定性明显降低,同时,提出了通过研究小分子模型化合物性能而预测其对应的聚酰亚胺高聚物热性能关系的设想,探索出合成聚酰亚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5-氯,N(2-磺酸基乙基)水杨醛亚胺 Schiff碱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氯水杨醛设计合成了5-氯,N(2-磺酸基乙基)水杨醛亚胺Sehiff碱,其组成和结构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对该化合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分别达12mm和9mm.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解还原法合成了K15H2〔Ln(BW11O39)2〕.nH2O杂多镧(Ln=La,Ce,Pr,Nd,Sm),并通过IR、UV、可见光谱、极谱、XPS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镧K15H2〔Ln(BW11O39)2〕.nH2O与母体杂多酸具有相似的结构,基本保持Keggin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金相、X射线衍射分析及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AlCo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添加不同稀土镧后的平衡相组成,并确定稀土镧在AlCo金属间化合物中室温和1000℃时的固溶度分别为0.5%(原子)和0.7%(原子).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酸为配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钙钛矿型双功能氧电极催化剂LaNiO3。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镜扫描(SEM)等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柠檬酸配比对凝胶灰化、产物的结构和成分均有较大影响。当硝酸镧、硝酸镍、柠檬酸配比1:1:0.6-1:1:0.7时可制备出颗粒均匀的纳米棒状LaNiO3。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温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Zn(dpq)2Cl2(dpq=二-吡啶-(3,2-d:2’,3’-f)-二氮萘).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4251(6)nm,b=1.24562(6)nm,c=2.26093(11)nm,Z=4,V=2.3648(2)nm^3,R=0.0294,wR:0.0829.该固态化合物在室温下表现出绿色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一个含有端基双键的席夫碱型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个带有端烯基席夫碱液晶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的液晶性通过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初步证明其织态结构为破扇状形态、属于近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用自制的5-溴水杨醛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将其与Zn(Ⅱ)作用合成出两种新型的schiff碱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并推测了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11.
无溶剂微波照射下,通过硫酸氢铵催化季戊四醇和醛、酮反应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缩醛、酮化合物.通过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照射功率750W,照射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12.
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与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合成二苯甲酰甲烷,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研究。方法以苯甲酸乙酯、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二苯甲酰甲烷,采用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在静态空气气氛中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TG—DSC)对其进行热分析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波谱表征,确认了所得产物的结构,二苯甲酰甲烷在134~308℃时质量损失约93.21%,309~392℃时质量损失约6.61%。在249℃、365℃分别有2个放热峰。结论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苯甲酰甲烷在固态和溶液中均很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双三丁基氧化锡与2,5-吡啶二羧酸反应,合成了斯的有机锡化合物[(^nBuaSn)2(2,5-pdc)∞(pdc=吡啶二羧酸),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舍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环保型二聚酸稀土PVC热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分解法制备了二聚酸镧,并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证明了其结构;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研究了二聚酸镧的热稳定作用及变色情况;并与其他热稳定剂二聚酸钙、二聚酸锌、硬脂酸镧、硬脂酸钙、硬脂酸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聚酸镧属于长期型热稳定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且无毒环保.二聚酸镧与其他热稳定剂具有广泛的协同作用,二聚酸镧与硬脂酸锌并用可有效改善其抑制PVC初期着色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以间苯二酚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合成了3’,6’-二(N,N-二苯氨基)荧烷,并通过FTIR、1HNMR、MS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热致变色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能从白色向蓝色转变,转变起始温度为110℃.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溶液还具有酸致变色性能和强的荧光性能,且溶液在580nm处的吸收强度和在490nm处的荧光强度随着对甲基苯磺酸的加入量呈现出规律性的线性变化,可应用在紫外线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设计合成一种新型含偶氮苯基团的咪唑离子液晶化合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通过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热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190℃前稳定存在,熔点为142.96℃,降温时在124.37~134.04℃出现液晶区间;用偏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化合物的球形织构,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确认其为层状结构;在紫外光照射时,化合物从反式到顺式异构化的光响应时间为205 s,在日光灯照射时,化合物从顺式到反式异构化的光响应时间为595 s,反-顺异构化程度达80.4%.  相似文献   

17.
以正丁胺、顺丁烯二酸酐、氯化镧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分步合成热稳定剂N-正丁基马来酰胺酸镧(LaX_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并通过刚果红试验研究其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影响,应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不同升温速率对PVC热解反应的影响,并根据Flynn-Wall-Ozawa(FWO)法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PVC和PVC/LaX_3的热解活化能。结果表明:加入LaX_3后,PVC的热降解温度提高了32℃,热稳定时间提高了15 min,反应活化能增加了33.53 kJ/mol。LaX_3可以作为PVC的热稳定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适于计算镧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INDO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分子时镧-乙酰丙酮配合物进行了量化计算,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同时对标题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3-羟基-4-硝基-苯甲酸和卜溴代十四烷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功能分子2,2′-二-十四烷氧基-4,4′-二-羧基-偶氮苯,通过^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该化合物及其中间产物的结构.该化合物的合成扩展了偶氮分子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以溴甲酚紫为发色剂,镧系稀土金属离子(La3+、Ce3+和Nd3+等)为显色剂,在固化的溶剂环境下,制得一系列镧系复配物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利用DSC检测热变色过程的可逆性及其能量变化,分析了显色剂的种类及用量、双显色剂的配比、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镧系复配物热致变色性能的影响。FTIR和UV—Vis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热致变色机理为溴甲酚紫的内酯环结构与醌式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变,即分子间的电子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