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针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的跨度不大、混凝土与型钢之间滑移、横向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组合梁——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为研究其抗剪性能,进行了三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通过对构件静载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比同跨度普通组合梁具有更大跨高比及抗剪能力.基于组合梁弹性理论和简化塑性理论,提出新型组合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的建议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适于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些工程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滑移对受负弯矩作用的部分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建立在反向两点对称加载工况下的组合梁微段模型,并推导滑移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得出滑移和滑移应变解析解.根据截面应变分布,进一步推导出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弹性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对3根反向两点对称加载的组合梁进行试验,对公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试验得出的结果与公式计算值之间拟合良好.结果表明:考虑滑移的不利影响后,组合梁的弹性抗弯承载力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普通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混凝土和型钢之间滑移大、竖向掀起大、横向稳定性差等问题,从而提出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为研究其弹性受弯承载力,采用应力积分法和换算截面法分别建立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弹性受弯承载力。根据试验结果,验证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弹性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半刚性钢-混凝土组合节点受弯承载力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刚性钢-混凝土组合框架中,混凝土板中的纵向钢筋增加了节点的强度和刚度,但是,传统的设计方法往往忽略向钢筋的作用而采用简化的计算模型。因此,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应该根据半刚性组合节点的实际受力性能建立更加准确的计算方法。这里详细介绍了考虑混凝土板纵向钢筋作用的半刚性组合节点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建议的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供规范制定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为研究对象,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力学分析,对叠合式受弯构件极限状态下截面应力应变图形形式以及叠合式构件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叠合参数αh和αM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叠合式受弯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只与叠合参数αh有关,基本上不受αM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刚度和挠度分析因可能受到两者界面的相对滑移影响而十分复杂.针对组合梁受界面滑移效应的影响,进行了静力线弹性分析,提出了组合梁挠度计算的二阶算法,分别建立了关于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挠度和层间相对滑移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给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求得了简支梁、悬臂梁、两端固定梁和一端简支一端固定梁4种不同边界条件组合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层间相对滑移和挠度的理论精确解,并给出了组合梁受层间滑移效应影响的内力计算.通过与组合梁挠度计算高阶算法的对比,二阶算法简化了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挠度计算,给出了相对全面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滑移效应是组合梁的研究和应用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考虑组合梁各部分的材料特性和交界面的滑移效应,运用ANSYS 12.0模拟建立了适合于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荷载-滑移曲线的变化规律及组合梁的变形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剪力连接度对界面滑移及挠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剪力连接度对界面滑移及挠度均有一定影响,当剪力连接度大于0.5时,剪力连接度对界面滑移及挠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
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  马哲芳  袁征  郑德乾 《河南科学》2006,24(3):381-384
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是组合梁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本文分别考虑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性能,弯筋剪力连接件的非线性关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4根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受力全过程的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有关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利用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广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将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焊接于U形钢梁的上翼缘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剪连接件,设计了4根采用钢筋桁架、角钢、栓钉及其组合抗剪连接方式的简支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并对其进行了静力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考察了不同抗剪连接方式对其正截面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为整体弯曲破坏和端部滑移破坏;仅采用钢筋桁架作为抗剪连接件的试件不能达到完全抗剪连接,可再配置适量栓钉以提高其组合作用;采用钢筋桁架与栓钉作为组合抗剪连接方式的试件的抗剪连接性能优于采用钢筋桁架与角钢作为组合抗剪连接方式的试件.同时运用ABAQUS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的受弯承载力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最后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全截面塑性理论,提出了完全抗剪连接的钢筋桁架楼承板-U形钢组合梁在正弯矩作用下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分析滑移对冷弯薄壁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组合梁进行理论分析和ANSYS分析,建立考虑滑移效应的弹性和极限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简支冷弯薄壁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考虑滑移效应的弹性弯矩计算值和极限弯矩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滑移对组合梁弹性抗弯强度的降低不能忽略;考虑强度极限状态时,钢梁部分截面进入应力强化阶段的有利影响,滑移对极限抗弯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
用考虑收缩、徐变和交接面滑移后的组合梁长期挠度计算方法对实际工程中的两根典型组合梁进行了长期挠度计算,并将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应用于组合梁的滑移面模拟,对计算数据、现场实测数据及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实测及计算结果均表明,用现行规范中的计算方法将使组合梁的长期挠度计算值偏小,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用来计算组合梁的长期挠度.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组合梁在设计及施工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一根普通组合连续梁和一根体外预应力组合连续梁的对比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组合连续梁的挠度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该方法能较好地预测预应力组合连续梁的挠度变形,并且形式简单,易于被工程人员理解,可以为该结构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钢-混凝土组合梁正弯矩区截面的组合抗剪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正弯矩区的复合抗剪能力 ,对 16根密实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组合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件全部简支 ,跨中两点对称单调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 ,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的组合抗剪承载力为现行有关规范计算值的 1.0 6~ 2 .88倍 ;为同剪跨比 (剪跨比为 1.0和 2 .0时 )纯钢梁的 1.2 6~ 1.72倍。混凝土翼板对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有明显的贡献。组合梁的破坏形态不仅与组合梁的剪跨比有关 ,而且与钢梁的剪跨比有关  相似文献   

14.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介绍国内外叠合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应用及研究成果,分析这种组合梁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各种最新研究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及变形特点,在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加强钢-混凝土间的锚固、纵向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以及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是叠合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发展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的新型组合梁加强了钢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提高了结构的抗剪能力及抵抗变形的能力,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及抗火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钢-混凝土组合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剪力连接程度的影响,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恢复力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建议的模型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两片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静载全过程试验研究 ,使其中一片受正弯矩作用 ,另一片受负弯矩作用 .分析了荷载 -变形关系、截面应变分布、界面相对滑移以及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变化规律 ,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  相似文献   

17.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优化可提高其自身的性能、节省材料.结合设计规范,建立了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两类截面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并用Matlab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对一简支组合梁截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很好的优化效果,数值结果表明优化数学模型正确、算法有效.该方法可应用于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工程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受弯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增大混凝土填筑高度的开口钢箱-混凝土组合转换粱受力性能,采用有限条带法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分析计算,并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3种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模拟钢-混凝土界面不产生滑移、钢粱上翼缘及托板处设置剪力连接件、钢梁上翼缘处设置剪力连接件等3种情况.分析表明,增大混凝土填筑高度可以显著提高组合梁承载力、刚度及变形能力,避免发生脆性破坏.3种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差别,均满足平截面假定,由此提出了适于工程应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中柱失效情况下的连续倒塌性能,利用ANSYS软件对10根组合梁柱子结构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了转向块布置形式、混凝土板中配筋率、组合梁跨高比、栓钉间距、钢梁高度等参数对体外预应力组合梁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有助于组合梁内悬链线效应的形成和发展;跨高比、钢梁高度等参数对组合梁的抗倒塌承载力影响显著;在采用静力方法分析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连续倒塌性能时,倒塌荷载的动力增大系数(DIF)可在1.24~1.32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