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作茶园与间作茶园茶树的光合效能和蒸腾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绿色植物来说,光合能力强弱是产量高低重要标志,茶树亦不例外。本文经计算得到夏季间作茶园茶树光合能力比单作茶园提高4.6%,因而间作茶园产量也高于单作茶园。茶树的蒸腾量直接影响茶叶品质,蒸腾量大,茶树含水量少,叶片易老化,茶的品质较差;反之,茶树含水率高,叶片持嫩性强,茶的品质较高,本文计算得南林大实习林场夏季单作茶园茶树日蒸腾量比间作茶园高23.54%,这是间作茶园品质好于单作茶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与茶树间作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本文对14~15年生湿地松与茶树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研究表明:间作茶园光强减弱45.2~38.6%,气温低1~3 ℃,昼夜温差小,空气湿度夏季有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0~20cm土层内有降低趋势,20~60cm稍有提高;茶树叶片的净光合效率提高4%左右,蒸腾强度降低20.3~21.7%;叶片上表皮、栅状组织和全叶均较薄,叶质柔嫩,茶叶产量平均提高 8%左右;茶叶中的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值低,绿茶品质较好;林木蓄积量为3.3m~3/亩,综合经济效益可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及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选择苏州洞庭东、西山地区代表性的果茶间作茶园和纯茶园,分别采集土壤和茶叶样品,对其土壤和茶叶主要营养品质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茶间作可以有效提高矿物质含量,改善表层(0~25cm)土壤营养状况,以枇杷-茶和杨梅-茶间作模式作用效果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状况受土壤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和土壤酸碱性3个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果茶间作茶园土壤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洞庭西山杨梅-茶间作茶园土壤营养状况最好,依次为西山纯茶园、东山杨梅-茶间作茶园、东山纯茶园、东山枇杷-茶间作茶园。茶鲜叶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产区及不同果茶间作模式对茶鲜叶营养品质成分的影响不同,在东山茶区,果茶间作茶园茶鲜叶的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略大于纯茶园,但儿茶素含量均略小于纯茶园,咖啡碱含量则显著小于纯茶园,而在西山茶区,除游离氨基酸外,杨梅-茶间作茶园茶鲜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均低于纯茶园。根据土壤性状和养分与茶叶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土壤中铁和锌呈现显著负相关,茶多酚含量与碱性氮、有机质和锌元素呈现显著正相关,咖啡碱含量与电导率、全氮量、有效磷、碱性氮、钙、铁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进行果茶间作对改善茶园土壤性质具有重要作用,结果为不同洞庭碧螺春茶产区改良土壤,从而提升茶叶营养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山东省生态绿茶产地的小气候特征,选取山东省日照市某茶厂所属的生态茶园与普通茶园,对其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茶园相比,生态茶园在夏季、秋季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别降低124.19,58.60W/m^2;地表温度分别降低2.78,2.40℃;气温降低1.3,1.0℃;1.5m高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在四个季节比普通茶园分别高出1.86,6.44,7.71,5.70个百分点;风速分别降低0.39,0.27,0.20,0.12m/s。由此表明:生态茶园系统具有缓温降热、提高空气湿度、降低风速等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小气候条件,从根本上改善茶树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的生态高产提供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茶树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  相似文献   

6.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产茶园是指茶树生长时间长。茶树机能衰退的老茶园,以及种植年限虽然不长,但因各种原因致使茶树衰退的茶园。通常表现为茶叶产量低,品质低下,经济效益不高,所以又称为三低茶园。这类茶园在我县分布广,面积大,是导致我县茶叶单产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改造,以改变茶园面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茶粮间作和谐共生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茶园间作玉米技术问题的提出 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优越,茶叶品质就好,而生态环境条件与茶树生长发育有关的主要有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地形、海拔和纬度几大因素,其中温度、水分、光照因子受气候的变化影响较大,特别是茶中件在夏秋生长季节,由于温度过高,光照太强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我国南方大部分茶区四季分明,一般是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差,主要是茶树在夏秋生长季节时温度过高,光照太强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此,茶树在夏秋生长季节中,对茶树进行适度的遮荫,降低茶园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优化茶园的生态环境,使茶树体内氮代谢加强,芽叶嫩绿、叶片肥大、持嫩性好、茶叶滋味鲜醇、提高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至11月在福州闽侯洋里金田农场生态茶园,对间作白三叶、印度豇豆和生产茶园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缨小蜂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基本相似,间作2种绿肥提高了寄生蜂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但对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没有影响。3种不同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消长趋势一致,其高峰期都在7月底和10月底-11月,但生产茶园的小绿叶蝉个体数都显著低于2种间作绿肥茶园,这可能与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有关。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都有2个着卵高峰期(6月下旬和11月上旬),第二高峰期梢内的叶蝉平均着卵量显著高于第一高峰期;整个调查期间,生产茶园梢内的叶蝉着卵量均低于2种间作茶园,这可能也是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造成的。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叶蝉卵寄生率在调查期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11月19日达到65.19%-76.52%。  相似文献   

9.
汉中茶区800m以上高海拔地域建设无性系茶园,对土地、气候环境要求较高,越冬、越夏较难,栽植成活率不高,为此,我们进行了高海拔地区无设施建无性系茶园建园试验。试验结果:茶茁平均成活率86.1%,成园率90.2%,突破了新建无性系茶园平均成活率70%的标准。结论和体会:汉中地区800m以上高海拔建无性系茶园是可行的,但应把握好园地选择、栽培时间、越冬、越夏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茶柿间作系统中茶树根际微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湖北省贺胜桥茶场的茶柿间作系统和纯茶园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系统中茶树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酚、可溶性糖及有机酸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根际土壤pH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系统相比,间作系统中茶树根系分泌的氨基酸量增加了2倍,酚下降了45.45%,酚氨浓度比下降了81.82%,改善了茶叶品质;根系分泌有机酸的能力减弱,防止了土壤的进一步酸化;同时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善,更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因此,茶柿间作系统从根际微环境这个角度来看也是一个理想的复合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伦  张珍明  洪江  张林 《贵州科学》2015,33(3):41-43
本文介绍了茶园间套栽培灵芝的生产方法。茶树与灵芝要合理搭配,以1∶1的比例间套种植,以0.8 m×0.4 m的株行距计有茶树2 100株/667 m2,在茶树下间套栽培灵芝可天然遮阴保湿,遮光率达55~70%。茶园间套栽培灵芝属于多投入、多输出、多时空变化、生物性生产的人工复合系统技术领域。充分利用茶园土地资源,不仅能使茶农获得茶与灵芝双重经济收入,而且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茶枝为灵芝主要栽培料,节约木材资源;出过芝的灵芝菌包作为茶树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有利于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2.
茶园土壤镁含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是茶树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作为叶绿素的组分和辅助酶的活动,参与茶树的代谢,对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茶园土壤中镁以矿物态、非交换态、交换态和水溶态存在,能够被茶树吸收的有效镁是交换态和水溶态镁.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因为土壤母质、施肥、pH等不同而差别很大.湖南茶园土壤的有效镁含量平均值为0~15cm土层,38.4mg/kg;15~30cm土层,36.1mg/kg;30~45cm土层,32.0mg/kg.  相似文献   

13.
生产有机茶是提升茶叶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常规茶园向有机茶园转换的管理技术.包括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严把施肥关.重施基肥、早施催芽肥,巧施根外肥,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控制病虫草害,严格把好采摘关,注意采养结合等。  相似文献   

14.
公路边茶园土壤与茶树中重金属的积累与分布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研究了南京城郊312国道旁茶树不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茶树不同器官中Pb,Cd,Cr,Cu,Mn,Ni,Zn含量有明显差异,含量范围分别是1.2-9.4、0.06-0.36、0.84-0.9、3.6-12.6、66-461、3.7-7.6、18.2-35.9mg/kg。Pb,Cd,Zn嫩枝储存最多,Cu,Mn,Ni在叶中积累较多。茶叶对Cd有富集作用;新陈代谢旺盛的器官蓄积能力强。汽车尾气排放的铅污染影响主要在公路两侧60m左右的范围内,若不采取防污措施,公路两侧60m内不宜经营茶园。  相似文献   

15.
绿色无公害茶园土壤培肥措施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其质量安全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汉中市现有茶园面积约50万亩,茶叶已成为汉中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已成为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推广绿色无公害茶园施肥技术培肥茶园,改良土壤,不仅可以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施肥对环境和茶产品的污染,确保茶叶产品安全,对我市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福建茶园蜘蛛种类与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茶区茶园蜘蛛开展普查和定期定点调查,初步查明福建省茶园蜘蛛有45种,明确了不同类型茶园天敌蜘蛛,有机生态茶园和综防示范园的害虫治理措施对蜘蛛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综防示范园农药的使用对天敌蜘蛛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茶园耕作措施对台刈蜘蛛种群影响显著.蜘蛛是黑剌粉虱和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天敌,尤其结网蜘蛛对其成虫表现出很高的网捕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老龄低产茶园台刈改造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老龄茶树树势衰败致使茶叶产量品质下降的原因,阐述了台刈改造技术的机理以及方法时间和管理技术,对老龄茶园低改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板栗-银杏-茶(CGT)、板栗-茶(CT)、纯茶(T)种植模式下的茶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茶树光合特性、茶芽性状及茶叶化学成分,分析了影响茶芽性状和化学成分的主要光合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内茶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与T模式相比,GCT、CT模式内茶树净光合速率、茶芽长、茶芽密度、百芽质量及产量均有所下降,但茶叶水浸出物、咖啡因、氨基酸含量增加,仅茶多酚含量降低,可见茶园间种银杏或板栗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光合因子中对茶芽性状及茶叶化学成分影响最大的是蒸腾速率,其次是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最小的是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9.
茶园土壤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物理性状与化学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指出协调良好的茶叶土壤环境与科学的茶园土壤管理措施,是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保证。并提出今后茶园土壤性状所要研究的方向,这对促进我国茶叶品质的提高和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至11月在福州闽侯洋里金田农场生态茶园,对间作白三叶、印度豇豆和生产茶园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缨小蜂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基本相似,间作2种绿肥提高了寄生蜂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但对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没有影响。3种不同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消长趋势一致,其高峰期都在7月底和10月底-11月,但生产茶园的小绿叶蝉个体数都显著低于2种间作绿肥茶园,这可能与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有关。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都有2个着卵高峰期(6月下旬和11月上旬),第二高峰期梢内的叶蝉平均着卵量显著高于第一高峰期;整个调查期间,生产茶园梢内的叶蝉着卵量均低于2种间作茶园,这可能也是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造成的。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叶蝉卵寄生率在调查期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11月19日达到65.19%-76.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