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采用TLC法进行族组分分离及硅醚化衍生后的样品,作出GC最佳分离图谱,以Nc值和f'w_i规律归一化定量,以改良德雷根道夫试剂显色出完全与GC分离谱峰相对应的TLC分离谱带。证明祥品加成反应、衍生化及GC分离的准确性,从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栀子厚朴汤胶囊剂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栀子厚朴汤胶囊剂中的栀子、厚朴和枳实三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取高效液相法(HPLC),对君药栀子中的有效成分栀子苷建立了含量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栀子、厚朴、枳实三味药材的薄层色谱主斑点清晰,分离良好;栀子苷在0.31~1.53μg(r=0.9999)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3%.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可靠、专属性强、准确、重现性好,可全面控制栀子厚朴汤胶囊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了一种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净化提取血(尿)中吗啡(Morphine)的自动固相萃取法(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方法:利用Waters公司的Isolutetmspe柱(离子交换柱:Confirm HCX)进行分离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检测;结果:利用GC/MS和HPLC法检测,其样品中Morphine的回收率均可达95%以上;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捷、提取回收率高、杂质含量少、背景噪音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8种肝脏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基因转录谱及其预示的葡萄糖代谢活动,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大鼠再生肝的8种细胞,用RatGenome2302.0芯片等检测上述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的表达变化,用H-Cluster软件分析基因表达模式,用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分析基因表达变化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48个葡萄糖代谢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的表达变化,其中上调、下调和上/下调的基因数分别为20、14、14,上述细胞的相应基因数为14、8和0,11、6和0,6、4和0,7、11和0,11、6和2,6、5和1,12、5和0,9、9和1,呈现21种表达相关性.上述葡萄糖代谢基因转录谱预示,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的3-磷酸甘油醛合成增多,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烯醇式丙酮酸合成增多,肝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通过三羧酸循环产生ATP活动增强.结论:大鼠肝再生与葡萄糖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石油醚、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利用聚酰胺凝胶柱分离,乙醇/水梯度洗脱以分离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得到丹参酮ⅡA.所得到的产物经过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确证了结构,并经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显示其纯度达到93%以上.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丹参酮ⅡA的提取分离方法,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也为其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8种肝脏细胞的嘧啶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转录谱及其预示的代谢活动,分离大鼠再生肝的8种细胞,检测它们的嘧啶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模式及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50个嘧啶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表达变化,8种细胞的相应基因数为25、33、16、24、15、15、21和18.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窦内皮细胞的通过嘧啶核苷酸前体合成嘧啶核苷酸活动增强,除树突状细胞外其他7种细胞的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减弱.结论:大鼠肝再生与嘧啶核苷酸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肝细胞的快速分离和原代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分离大鼠正常肝细胞的方法,从刺杀动物到接种肝细胞总共只需用二小时。接种培养后,在有地塞米松的培养基内,肝主质细胞能存活到一周左右。从32例大鼠分别取材的肝细胞培养中,11例(34%)两周内出现克隆性增殖上皮细胞集落,其中的8例(25%)四周内长成汇合状态。所有能长成汇合状态的细胞群体都来源于150g以下的大鼠。本文对肝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以及它们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分析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含量色谱法的各种条件,包括TLC中展开剂与显色方法的选择、HPLC色谱分离条件及其检测特点、MEKC色谱分离条件及其检测特点等,优选出TLC,HPLC和MEKC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并与葛根药典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EKC检测葛根素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比HPLC略低,对大豆苷的灵敏度较差,但由于其具有机溶剂消耗小、出峰时间更短、与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TLC能快速鉴别葛根素、大豆苷等异黄酮物质;HPLC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且稳定性、准确性和精密度较高.基于优化条件下的TLC-HPLC法能实现对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定性和定量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液质联用系统(LC-TOF-M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实验组和京都种Wistar(WKY,Wistar Kyoto)大鼠对照组的血浆进行分析,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探寻SHR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方法 收集SHR和WKY大鼠(各12只)的血浆样本,利用反相色谱(RPLC)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分离血浆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HILIC和RPLC模式下SHR实验组和WKY大鼠对照组之间观察到了良好的分离趋势。鉴定出了包括组氨酸、脯氨酸、尿酸、焦谷氨酸、乙酰肉碱、棕榈酰肉碱、二氢鞘氨醇、3-脱氢鞘氨醇等17个潜在的SHR生物标志物,主要受干扰的代谢途径是氨基酸代谢、肉碱穿梭系统和鞘脂代谢。结论 受到影响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途径可为理解高血压的代谢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郭学强  秦波  徐存拴 《河南科学》2010,28(3):296-300
为了解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基因转录谱及预示的生化活动,按张丽君[1]等方法分离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检测它们的脂肪酸代谢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相关性及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44个脂肪酸代谢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表达变化,8种细胞的相应基因数为22、18、11、21、19、13、27、18,上调、下调和上/下调的基因个数为11、14和19,相应细胞的基因个数为6、15和1,7、8和3,3、8和0,16、3和2,12、7和0,8、5和0,6、21和0,9、5和4.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星形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等6种细胞的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强,肝细胞、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等6种细胞的脂肪酸分解相关基因表达增强.上述结果预示大鼠肝再生中脂肪酸代谢活动增强,与大鼠肝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江师正性光刻胶的光敏剂—(4.4′异丙叉苯基)—2,1—邻叠氮萘醌—5—磺酸酯(简称双酚A酯)及合成该光敏剂的最后中间体2,1—邻叠氮萘醌—5—磺酰氯(简称“215”),从TLC,当分析“215”时,得一个斑点(hRf=87.1);当分析双酚A酯时,得棕色,黄色二个斑点及一个极小的淡黄色斑点.HPLC与TLC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GC法测定EO加成数及其分布,在无标准样品的情况下,用TLC法分离制备EO不同加成数的参考样品,辅以IR法定性,同时也验证了用TLC法测定EO平均加成数,具有简便、快速、可靠之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卵圆细胞、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等8种肝脏细胞的嘌呤核苷酸代谢基因转录谱及预示的代谢活动,按张丽君[1]等方法分离大鼠部分肝切除后10个恢复时间点大鼠再生肝的上述8种细胞,用RatGenome2302.0芯片等检测嘌呤核苷酸代谢基因在上述细胞中表达变化,用Excel等软件及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分析它们的表达模式、预示的生理活动等.结果表明,85个嘌呤核苷酸代谢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表达变化,8种细胞的相应基因数为40,43,30,42,22,26,36和48.上调、下调、上/下调的基因个数为49、11、31,相应细胞的基因数为27、20和1,31、4和1,15、7和3,12、10和0,23、15和3,19、7和2,39、3和1,33、6和0.其中,催化DNA合成的DNA聚合酶基因和催化RNA合成的RNA聚合酶基因在肝再生的多个时间点和多种细胞中表达增强,胆管上皮细胞和星形细胞的腺苷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强.肝细胞、卵圆细胞和星形细胞的核苷酸分解相关基因、肝细胞、星形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嘌呤核苷分解相关基因表达减弱.预示大鼠肝再生与嘌呤核苷酸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检材中MDMA及代谢物分析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MDMA的性质、毒理作用和中毒症状,MDMA在生物检材中的代谢、代谢物的提取净化方法以及GC、GC/MS、HPLC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中药材金银花为样本,拟采用超声提取分离技术对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绿原酸进行提取,采用薄层层析法(TLC)对分离获得的绿原酸进行定性识别,进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HPLC)对提取的绿原酸进行定量测试。该实验使学生对如何采用分析化学实验的分离和测试方法实现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适用于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本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8种肝脏细胞的一碳代谢相关基因转录谱及其预示的代谢活动,分离大鼠再生肝的8种细胞,检测它们的一碳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模式及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肝星形细胞的甲硫氨酸转化为S-腺苷甲硫氨酸活动在肝再生启动阶段增强.胆管上皮细胞的S-腺苷甲硫氨酸转化为S-腺苷高半胱氨酸、N5-甲基四氢叶酸将甲基转移给甲硫氨酸活动在进展阶段增强.肝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的聚谷氨酸水解、四氢叶酸与N5-甲酰基四氢叶酸相互转化在肝再生3个阶段增强.结论:大鼠肝再生与一碳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胶原酶灌注法、固定液灌注法及针头法用于肝细胞的分离效果良好。本文根据大鼠的不同年龄和实验需要,分别采用以上三种方法,对出生后4天到两年以上的12个年龄组的大鼠进行了双核肝细胞数统计,并与切片法做了对照。双核肝细胞随大鼠的年龄变化很大。出生后不久,只有一个很低的值,20天后开始迅速增加,4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45%),成年期降至25%,其后,直到老年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切片法获得的双核百分率只有灌注法的1/3到1/2,说明用切片法统计双核数是不准确的。双核百分率与生态学上的其他指标结合起来可以推测大鼠的年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山沉香和沉香两种溶剂提取物的HPLC、TLC色谱特征和UV光谱特征的分析,建立山沉香和沉香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UV、HPLC和TLC法对山沉香和沉香的两种溶剂提取物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根据TLC和HPLC鉴别结果可知,山沉香和沉香的两种溶剂提取物没有共同的特征斑点和共有峰,这说明两种药材中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山沉香和沉香的UV扫描图可知,两种药材的UV图完全不一致。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TLC和UV法,可用于鉴别山沉香和沉香,结果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19.
人胚肝细胞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优化培养人胚肝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胶原酶,胶原酶和pvp消化法分离人胚肝细胞,并比较3种方法对分离人胚肝细胞的效果。结果运用这三种方法均能成功地培养出原代肝细胞,并能够传代;但胶原酶和pvp消化法分离细胞效果最好,细胞贴壁生长能力强。三种消化方法其细胞存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胶原酶和pvp消化法、胶原酶消化法、胰蛋白酶和pvp消化法。结论人胚肝细胞的分离首选胶原酶和pvp消化法,使用该法在体外培养的人胚肝细胞生长良好,可用于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用薄层色谱(TLC)与显微红外联用的方法进行增塑剂的分析.该方法综合了TLC的灵活、高效的分离特点和显微红外强有力的微量样品定性功能,采用特殊的TLC斑点快速转移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薄层(TLC)预制板和TLC展开剂,分离了涵盖6种类别和12个增塑剂化合物的多个复合增塑剂.同时通过选择最佳样品分析区、最佳显微红外分析条件和适当的斑点洗脱溶剂,用显微红外光谱定性各斑点分离物.所建立的方法能定性分析几乎所有类别的复合增塑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