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2006,2011,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北5省域和西南4省域旅游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后的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其旅游业生态效率值,同时对其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旅游业生态效率值呈波动递增趋势,西北地区生态效率值比西南地区略高;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值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中,全局空间自相关呈负相关关系,局部空间自相关表现出局部空间差异较大的关联特征.在生态效率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旅游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21,(1):29-33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2009—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旅游生态效率,并通过Tobit模型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旅游生态效率始终处于环境生产前沿,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实践者;"一带一路"整体区域旅游生态效率呈现先快速降低(2009—2010年),再快速增长(2008—2015年),后高水平波动(2015—2018年)的态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份旅游生态效率整体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旅游生态效率。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旅游业技术水平、旅游业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旅游生态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素珍 《河南科学》2013,(8):1328-133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出发,结合辽宁省的实际分析了辽宁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及劣势,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6,(3):440-445
以河南省为例,基于碳排放视角核算了1995—2013年间河南省旅游业6大部门的生态效率,用VAR模型分析了旅游生态效率对影响因素的动态响应.结果显示:旅游住宿和交通的生态效率较低,但发展趋势向好;旅游餐饮、游览、购物和娱乐4个部门的生态效率较高,但发展趋势堪忧;旅游业整体的生态效率缓慢提高.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人均旅游产出是导致旅游生态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和旅游交通产出占比对旅游业经济产出的影响大于对旅游碳排放的影响,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旅游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5.
蒙山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类型齐全。全区共有各类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6大类30多个亚类,各类资源在区内交互分布,形成良好的空间组合结构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蒙山开展各种旅游活动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优越,分析了蒙山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提出了蒙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开发旅游商品、促进旅游购物,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乃至推动区域旅游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黔西南州的旅游商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特色商品不足、生产规模小、商品知名度低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黔西南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地区旅游商品开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旅游生态足迹理论出发,以泰安市为研究对象,围绕旅游活动六要素,对其2010年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泰安市2010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21hm2,从其旅游生态足迹构成看,占主体地位的是旅游交通足迹和旅游餐饮足迹,交通运输方式和餐饮消费结构是影响泰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泰安市实际情况对未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生态占用通过定量化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来衡量旅游活动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基于生态空间占用的理论方法和旅游消费特征,以游客出游消费为出发点,运用旅游生态占用模型计算了开封市龙亭景区的旅游生态占用;根据其生态占用结构特点,分析景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优势和问题,探索景区旅游改革的方向.最后,探讨了本模型的优点和生态占用法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和对生态旅游的指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平潭海岛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是经济方面,而负面影响则是垃圾、噪声污染等方面.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平潭旅游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平潭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旅游面临着游客数量淡旺季分明、旅游品种单一的瓶颈。本文在分析五台山自然旅游资源概况、自然旅游活动现状、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五台山旅游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旅游理论,进一步对五台山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旅游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旅游系统结构的分析研究和对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经营活动的矛盾运动的认识与分析,对旅游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在旅游系统中,旅游者与旅游业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而非包容从属关系,旅游者不是旅游业的构成部分;在旅游系统中,旅游资源与旅游业之间不是平行并列关系,而是包容从属关系,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核心构成。并且是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之一;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必要构成,而非游离子旅游产品之外,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下而上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估算了山西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山西省旅游交通碳排放、旅游住宿碳排放和旅游活动碳排放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三者增长率依次是125%、300%和683.41%。其中,公路和民航的增长速度均快于铁路的增长速度,住宿碳排放增长率表现出波动性,不同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依次是休闲度假探亲访友观光旅游商务出差其他。(2)山西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13年共增长了0.610 2 Mt,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明显多于旅游住宿碳排放量和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碳排放增长率呈现波动性,但是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自2003年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山西省旅游业逐步趋于健康。(3)山西省各地市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其中太原市、大同市、运城市和晋中市的碳排放量最多,吕梁市、晋中市和朔州市的增长速度最快。为有效减少旅游碳排放,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应通力合作、共同践行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中国省级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模型解析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旅游交通碳排放与旅游活动碳排放是旅游碳排放主要来源;旅游消费水平与游客规模是旅游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因素;旅游能源结构与旅游能源强度对旅游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全球化大背景下,信息始终贯穿旅游活动全过程,并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生产力。呼伦贝尔作为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旅游城市,建设模式是发展其旅游业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主要对在呼伦贝尔地区开展和应用旅游电子商务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分析其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概括了国际上的几种评价指标框架与指标设置方法,并对旅游生态足迹法、旅游可持续晴雨表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等主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在现存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维度的选择并不统一,并缺少对文化资源进行评价的指标研究;而各类评价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会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此外,旅游可持续等级评判标准的科学制定应得到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在国际上又称为传感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旅游的核心网络,在旅游业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其在旅游业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物联网在井冈山旅游管理中运用,指出物联网能提高游客旅游活动、酒店及景区管理的效率,从而使井冈山旅游业实现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旅游发展效率、旅游环境质量、旅游交通基础和旅游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值法、莫兰指数和障碍度诊断分析法,分别分析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和具体障碍因素.研究表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逐年提升,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优于西北地区且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聚集性,具体的障碍因素为旅游从业人员数、旅游劳动生产率、航空客运能力、铁路客运能力和公路客运能力.最后根据障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经济对区域的发展有很多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率、旅游收入对经济的贡献度指标计算得出忻州市旅游经济对区域GDP的影响程度,并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得出旅游经济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情况,并对忻州市旅游经济对区域社会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就旅游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研究目的旨在为区域发展做出定量评价和理论指导,从而更好地为促进本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优化旅游中心地促进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青晓  李永文 《河南科学》2005,23(1):153-156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确保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中心地系统的强力支撑,构建合理的旅游中心地体系,将会极大地推动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宜昌市为例,构建旅游—经济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耦合度模型,依据2005—2017年的数据,分析旅游和经济两系统的耦合程度及影响旅游业的具体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宜昌市旅游综合水平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但经济综合水平值持续上升。旅游和经济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2016年已达到优质协调;初期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后期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当地旅游业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