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主要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关键在于"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防重于治的健康医学模式,对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未病先防,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环境两方面着手;既病防变,完善早发现早治疗体系,掌握疾病演变规律,并保护好心理健康同学,正确对待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史的学生,以防病复。  相似文献   

2.
祖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主要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关键在于"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防重于治的健康医学模式,对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未病先防,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环境两方面着手;既病防变,完善早发现早治疗体系,掌握疾病演变规律,并保护好心理健康同学,正确对待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史的学生,以防病复.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预防医学思想,其重在预防,防发病、防传变、防复发。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出发,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预防重点及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防止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发生和传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如何在实践中融入现代医学发展潮流。方法: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会贯通,知常达变思想,将妇产科疑难病,多发病的治疗提前至初发或控制在进一步发展之前。结果:以实践总结,深入探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问题。结论:在现代医疗环境下弘扬中医"治未病"思想应走"势"、"术"结合,以"术"为主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首要条件。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弥补当前学校体育的综合干预措施的不足,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回归,为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贾琪 《科技信息》2010,(32):272-272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等方面的内容。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本文系统阐述了“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在生活中的养生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推拿疗法“治未病”的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和推拿学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推拿疗法“治未病”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推拿疗法在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一是未病先防, 二是既病防变、病愈防复. 中医从适应自然, 调和阴阳, 精神调养, 饮食有节等方面来防止疾病发生; 既病则必须掌握其演变规律, 当机立断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发展变化, 瘥后调养, 防止复发. "治未病"思想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 提前预防和尽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基层2型糖尿病管理的关系.方法: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及基层管理实践体会,认识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论主要从调节情志、普及健康知识和改变生活习性及运动、饮食、血糖监测等方面对2型糖尿病在基层健康管理中的作用.结果: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2型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和治疗是相辅相成的.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胡旭光  龙晓英  杨全 《广东科技》2010,19(16):31-31
药膳是中医药防治疾病与保健的重要手段,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探讨药膳在治"未病"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对于研究、推广药膳、促进药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辣椒疫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年来在我镇辣椒主产区发病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椒农的经济收益。为此,笔者就辣椒疫病防治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14.
15.
番茄早疫病的测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治未病”理论在传统医学模式向现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价值,阐述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和发展对“治未病”理论的积极促进作用,阐明了其在新的医学模式环境下能够适应医学的发展同时更能深刻地改变医学本身。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疆民国时期疫病的流行、救治及近代疾疫预防体系的萌芽这三个方面,解读了这一时期新疆政府面对疫病的危机处理情况。本文认为,通过对疫病的防控过程,反映了这一地区公共卫生近代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栗疫病的防治应从栽培管理入手,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性,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颉颃剂治疗、修复病斑为主导,以化学防治为辅助手段,引种严格检疫,防止栗疫病的扩大与蔓延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栗疫病的发生。通过3年的综合防治试验,病情指数下降率达70.2%-84.6%,树干病斑愈合率达100%,并在防治的当年实现了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通过近几年对我市辣椒疫病的发生情况的观察和防治经验的总结、结合目前辣椒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辣椒疫病的在我市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