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特征性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骨内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为单关节病变,2例为多关节病变,各关节均可发病,以膝关节、髋关节为好发部位。病灶边缘规则呈囊状,大小介于0.3-3.0cm,内境光滑,部分可见与关节面呈裂隙状相通。结论骨内腱鞘囊肿有其特殊发病部位,结合其临床及影像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齿状突游离小骨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要点及其与齿状突骨折的鉴别点和齿状突游离小骨的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方法 对11例颈部外伤后疑是齿状突骨折的鉴定案例,通过外伤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性改变等对比分析,归纳齿状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特点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结果 11例疑是齿状突骨折的案例在法医学鉴定中均确定为齿...  相似文献   

3.
心脏黏液瘤相关性颅内动脉瘤非常罕见,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诊断和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复习,分析并总结该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诊断及其治疗进展,旨在以后的研究及临床工作中对该疾病能够早期诊断并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在临床的表现症状,提出了治疗方法及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9例骨梗死分别行X线平片、CT或MRI检查,并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患者共累及12个部位,股骨下段7处,胫骨上段3处,股骨颈1处,髂骨1处;X线平片、CT在病变不同时期表现为局部的骨质密度减低,环形、斑片状高密度影或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病人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间室测压确诊为足部骨筋膜室综合症,均通过内侧+背侧切口对足部的所有9个骨筋膜室进行减压,延期闭合切口,2周后接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人的减压切口均愈合,无感染,随访中1例病人出现爪状趾,其他病人没有永久性的功能丧失、挛缩、肌力减弱和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早期足部所有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治疗跟骨骨折后的足部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误诊病例分析,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两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作系统整理并分析。结果两例肿瘤均位于长骨骨端,影像学似良性肿瘤表现,早期准确的影像学诊断非常困难,需影像、临床及病理密切结合。鉴别诊断结果为:浸润性骨巨细胞瘤与动脉瘤样骨囊肿。结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影像学趋向良性肿瘤表现,生物学行为却为恶性,需采用广泛性切除手术方式治疗,因此早期、正确的影像学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软骨瘤的DR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X线、CT证实的40例骨软骨瘤的DR表现。结果40例骨软骨瘤病例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8.5岁,病例多发2例、单发38例,病灶多呈鸟嘴状或类椭圆形。结论骨软骨瘤的DR表现较典型,较易诊断。DR摄片机具有无创、快捷、低辐射、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骨软骨瘤的常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骨梗死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累及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股骨颈,胫骨粗隆.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分型认识以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经病理证实的27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x线平片、CT和MR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根据病变的范围和临床表现进行分型,探讨其各自影像学表现。结果27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单骨局灶型病变4例,均发生于股骨上段,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且伴有硬化边的囊状病变,病灶内密度高于肌肉,可见斑片状、条絮状钙质样高密度影;单骨广泛型和多骨广泛型病变分别为6例和14例,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毛玻璃样密度,累及范围广泛,边界不清,无硬化边,在MRI上T1WI以等信号为主,脂肪抑制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较明显强化;多骨广泛型病变合并皮肤色素沉着、性早熟等临床表现即Albright综合症3例。结论不同类型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但均以病灶内出现条絮状骨化呈毛玻璃样密度为影像学诊断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骨/软骨损伤是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是骨科临床难题,更是再生医学研究热点.目前,骨组织工程被广泛应用于骨/软骨修复,其中生物活性支架材料搭载种子细胞可促进骨/软骨修复,但该技术在骨/软骨新生过程中缺乏多维度、多层次的机制解析和有序调控,无法有效诱导空间化骨/软骨微环境特征,成骨/软骨活性不足,临床修复效果有限.因此,亟须开发新的研究工具和技术,以较小成本和简单方式模拟骨/软骨结构和生理功能,复制其病理特点,用于发病机制研究和促进骨/软骨再生修复.近年来,类器官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骨/软骨类器官是近几年涌现出的概念,在国内的研究亦刚刚起步.系统地介绍了骨/软骨类器官的发展历程、构建策略、评价表征、机制探索以及临床前应用等方面的前沿进展,旨在为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提供参考,推动骨/软骨类器官临床应用,提升骨/软骨损伤修复效果,为促进骨/软骨损伤组织有序再生修复提供全新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MRI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伟 《甘肃科技》2009,25(3):151-152
探讨MPd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80例膝关节外伤病史的患者,经MRI检查单纯骨挫伤15例,合并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5例,韧带损伤20例,关节腔积液60例。韧带损伤65例;单纯骨挫伤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变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地图状,病变内部信号欠均匀,边缘模糊不清,未见骨皮质的断裂,骨轮廓未见改变。韧带损伤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肿胀,其中部分断端有移位。T1WI上信号轻度增加,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或局部肿胀增粗,信号增高,仍可见连续存在的纤维低信号。交叉韧带损伤在矢状位他研显示最佳;MPd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的敏感性为100%,能全面评估膝关节的损伤,减少患者误诊及漏诊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马亮  王海军 《甘肃科技》2020,(6):100-102
当全身骨显像出现骨外组织摄取显像剂时,使用SPECT/CT平面显像+断层融合显像可以弥补单纯平面显像的不足,通过精准的解剖定位很好地区分显像剂的骨骼摄取和骨外摄取,为核医学医师正确解读骨显像影像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最佳的帮助;另一方面,双肺和胃等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MDP的病例绝大部分存在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及感染性病变,这类患者虽然骨显像有可能表现为正常,但骨外异常摄取的影像出现往往意味着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性,应当引起核医学医师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侃  袁敏  王康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8M):63-64,70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诊断及影像学特征性改变的机制。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本院的2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2例患者均用大剂量维生素、激素、吡拉西坦、胞二磷胆碱、高压氧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2例均为烫吸海洛因患者,亚急性起病,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口齿含糊不清伴饮水呛咳为突出表现。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小脑半球及脑干白质内具有散在、对称性的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1例好转出院,1例病情无变化自动出院。结论海洛因中毒性脑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明确的海洛因吸毒史及特殊的体征以及与吸毒途径可能相关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及CT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改变.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急性及弥漫性上腹疼痛、呕吐,均伴有血、尿胰酶及淀粉酶增高.CT检查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31例;密度改变18例;胰腺包膜改变11例;胰周间隙渗出26例;肾旁筋膜增厚及脾肾间隙模糊32例;并发假囊肿7例;少量腹腔积液4例等影像学改变.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及炎症累及范围显示细微、准确,其有效特征性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具有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十分流行的疾病,已被人们看作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骨质疏松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在骨质疏松的防治方法中,运动疗法已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手段。但关于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的献报道差异性很大,为此本从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两方面归纳总结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等方面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已有的研究充分表明,HSP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免疫及遗传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HSP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主要依靠患儿症状及体征来诊断;当患儿出现罕见或不常见的临床表现时,组织病理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性及特异性的治疗方案,病情轻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情严重者多采用激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但相关的治疗方案还需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以及循证医学验证.HSP短期预后较好,长期预后主要与肾脏受累相关,而减少肾脏受累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收住的2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2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有发热、头痛、视物模糊、精神行为异常及肢体无力。2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MRI可见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可逆性高信号病灶。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分别于发病10天、15天时完善头颅MRI可见病变部位影像学表现消失;分别于发病15天、20天时患者临床的症状完全缓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可逆性的非特异性脑炎,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样,发病原因不明,核磁是其诊断关键,诊断明确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了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上累及的关节及全身骨显像中有核素浓聚的关节的分布,结果显示两者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1),且全身骨显像阳性关节数明显大于临床上关节累及数(P=0.001),提示全身骨显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变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共103足)。男性76例,女性24例,其中单侧97例,双侧3例。年龄18~64岁,平均(33.19±5.97)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28例,Ⅲ型62例,IV型10例。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应用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46例、良40例、中4例(1例双侧跟骨骨折),优良率93.4%。其中1例出现骨不愈合,再次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出现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例出现腓肠神经症状。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