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间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50.6%,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14.43%,其中微小癌占了38.1%,颈淋巴结转移率23.8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较高,结肿背景干扰甲状腺癌的检出;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B超特征;对可疑结节术前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预防漏诊,提高术中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甲状腺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田琳  陈斌  王亚兵 《科技信息》2013,(2):454-455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桥本氏甲状腺炎可合并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关系也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就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流行病学、病理形态学改变、可能的发病机制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健康观察组(65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63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7.6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4.62%;对照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为17.4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为11.1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切口下行甲状腺乳头状癌联合根治术的应用和经验.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6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对33例甲状腺癌病人施行了低位领式小切口保留颈丛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Ⅵ区(74.7%) Ⅳ区(68.9%)、Ⅲ区(60%)、Ⅱ区(10.2%)、VB区(15.3,%).保留颈丛病人术后无明显耳部感觉异常,所有病人均无下颈部和肩部感觉异常.术后经6~60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结论:对于临床考虑颈侧区转移(CN1b)或临床未提示颈侧区转移(CNO)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对没有颈部手术史、放疗史或无淋巴结明显外侵的手术病人,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可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晓玲 《科技信息》2010,(8):I0340-I0340
目的:研究血清HTG结合131I全身显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31I治疗后随访诊断其复发和(或)转移的作用。方法:受检患者共137例,均已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或(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接受相应剂量的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并定期随访。常规接受血清H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HTG与131I全身显像结果不一致的病人,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临床随访平均时间为(28±4)个月以确定结果。结果:应用血清HTG诊断复发与转移.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022%和63.4%。应用131IWBS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609%,而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3.47%。结论:血清HTG测定和131IWBS联合检查的相符情况有助于尽早发现有无复发或有无转移灶出现,不相符情况则有利于提高警惕,加强随访力度,对于减少误诊或漏诊以及131剂量的正确制订、提高PTC患者的生存率与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喉磷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双重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0岁。因“渐进性声嘶1年,伴呼吸不畅1月”于2003年7月18日入院。患者安静时无呼吸不畅,讲话及行走时有呼吸急促,无咳血丝痰,无咽异感,无吞咽困难,无失眠,无怕热多汗,无双手振颤,无食欲亢进,无心悸,既往有性情急躁,近半年体重下降约5斤。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为68.6%(35/51),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甲基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提取RNA进行转录组高通量基因测序,经过基因本体注释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找出核心差异基因,在GEPIA网站对核心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无复发生存期分析.取只在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的差异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探讨身高体质量指数(BMI)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MI指数将PTC患者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等比较不同BM...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该病术前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大多数病例是对术后标本病理检查时才被发现的。现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我院 1989年 8月至 1999年 12月 ,共手术治疗 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人。其中男 1例 ,女 5例。年龄 2 0~ 55岁 ,平均 37.5岁。病程 4个月~ 6年。 6例病人均有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但没有声音嘶哑。体格检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Ⅱ度 ,未扪及结节 ,颈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12.
男性患者,65岁。因右颈前区包块2年,增大伴不适10余d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体检未见异常,双肾未见肿块。右颈前甲状腺部触及1肿块,约3cm×3cm,质硬,边缘模糊,周围及左右颈部淋巴结无肿大。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实性肿块,约3cm×2cm×1.5cm。术前诊断:甲状腺癌可疑。于2007年8月8日手术,术中冰冻切片报告:(甲状腺)恶性肿瘤,行右侧甲状腺及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mutant auele specific amplication,MASA-PCR)检测了125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V600E点突变(包括94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癌旁正常组织),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仅在VIE和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中检测到BRAF^V600E突变,PTC中突变率为68.4%(57/83),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其突变率分别为73%(52/71)和2/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癌及良性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V600E突变。临床病理资料显示,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5岁,突变率在40岁以上者显著高于40以下者(X^2=4.69,P〈0.05),而与性别、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无显著关系(P〈0.05)。结果显示,1)BRAF^V600E突变仅发生于PTC和部分未分化癌,是PTC中较常见的遗传学事件,可为PTC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视点。2)BRAF^V600E突变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表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术后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比较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累积复发率、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p53蛋白表达阳性组1、2、3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54.4%、24.2%,阴性组相应的分别为84.3%、77.8%、56.1%。与阴性组相比,p53蛋白阳性组有较高的术前AFP浓度(P=0.005)、有较大的肿瘤最大直径(P=0.042)、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者多见(P=0.023)。结论 p53蛋白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乳头状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与预后,对11例乳头状肾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与TNM分期,并随访患者。结果发现:11例乳头状肾癌镜下以乳头状、乳头-管状结构为主,45.4%(5/11)为1型乳头状肾癌,乳头表面被覆小细胞,胞质稀少,单层排列;54.5%(6/11)为2型乳头状肾癌,肿瘤细胞核分级高,胞质嗜酸性,假复层排列。免疫组化,11例乳头状肾癌AMACR、CK、CD10、CD117、Vim、MDM2的表达率分别为100%、72.7%、36.4%、36.4%、36.4%,0%,1型乳头状肾癌CK7的阳性率为100%,2型乳头状肾癌中Topoisomerase IIα为66.6%,P53阳性率为50%。乳头状肾癌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是一类独立的疾病单元,AMACR、CK7、TopIIα表达有助于乳头状肾癌及亚型的诊断,CK7、TopIIα与P53的表达可能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野生型p53基因重组体腺病毒介导的肿瘤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同源重缚方法构建了野生型p53全长cDNA的重组体腺病毒,通过转导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黑色素瘤细胞系WM-983A,证实腺病毒能介导p53基因进行有效转移,并能显著抑制这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能力,生长抑制率分别这到93%和86%,对两种肿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实验表明,p53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流式细胞计数DNA片段化及TUNEL分析证实,P53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G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54例甲状腺滤泡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病理学诊断标准.方法:收集54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活检手术标本,通过常规HE切片染色,观察其病变特征.结果:高分化者39例,占72.0%(39/54);低分化者15例,占18.0%(15/54).包膜浸润者46例,占85.0%(46/54),血管浸润者38例,占70.1%(38/54).微小侵犯型滤泡癌44例,占81.5%(44/54);广泛侵犯型滤泡癌10例,占18.5%(10/54).结论:临床病理学诊断甲状腺滤泡癌完全根据包膜和(或)血管的浸润,分化程度等仅作为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状腺细针穿刺物中miR-221-3p、miR-125b-5p、miR-183-5p的表达及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二科收住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91例,乳头状甲状腺癌34例,术前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采用定量PCR对穿刺物进行miR-221-3p、miR-125b-5p、miR-183-5p检测,研究其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25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物中miRNA-221-3p、miRNA-125b-5p、miR-183-5p均有表达.miRNA-221-3p表达量良性组1.18±1.09,恶性组4.91±3.64;miRNA-125b-5p表达量良性组1.41±1.35,恶性组2.50±1.28;miR-183-5p表达量良性组1.76±2.79,恶性组2.31±3.01;3种微小核糖核酸表达量恶性组较良性组均显著上调.miRNA-221-3p表达与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及包膜侵犯相关,miRNA-125b-5p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miR-183-5p与病灶数目和病灶位置相关.结论甲状腺穿刺物中miR-221-3p、miR-125b-5p、miR-183-5p均有表达,miRNA-221-3p、miRNA-125b-5p有助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用计算机对人类TSPYl基因P53结合位点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p53下游基因在其调节区域(启动子或内含子)含有与P53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致性序列5’-RRRCWWGYYYN(0-13)RRRCWWGYYY-3’,R—G或A,W—T或A,Y—C或T,N—A,C,T,G。用计算机对人类基因组中P53结合位点进行了研究,发现Y染色体上的TSPY1基因内含子中含有这样的一致性序列5’-GGGCTAGTTTtgGAGCTAGCCT-3’,意味着TSPY1基因有可能是一个p53下游基因。  相似文献   

20.
人类P53下游基因一致性序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P53蛋白是一种通用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转录来影响许多细胞功能。p53下游基因含有P53蛋白结合序列,收集已报道的63条人类P53蛋白结合序列并与E1-Deiry等定义的一致性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些P53蛋白结合序列与一致性序列特征并不严格一致,对这些偏差规律的分析有利于建立p53下游基因预测模型,进而利用计算机方法预测p53下游基因,研究其基因互作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