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云南雨季的开始及其季风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低纬高原的云南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侧,南接中南半岛,东南临南海,西南频孟加拉湾,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从降水的时间分布来考虑,云南的雨季和干季特别分明。由于每年夏季风来得早迟不一,故造成云南雨季的开始也有早迟之分。雨季开始的早迟对云南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近几年来有不少气象工作者从季风环流的角度来研究云南雨季的开始。有的认为“印度西南季风环流建立后,我国降水过程增多,西南及长江流域雨季开始”。有的又认为“云南雨季开始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爆发关系密切,而与印度西南季风的爆发没有关系,其水汽几乎完全由孟湾西南季风所输送”。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39个站的地面站逐日观测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了青藏高原地区2007-2011年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逐月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7-2011年各季节的高原季风指数,借助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的环流因素.利用MOD08大气可降水量和云产品,用奇异值分解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可降水量与云参数的关系.将地面降水与量资料和MOD08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结合,计算了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效率.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亚洲经向环流指数、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和高原季风指数均与降水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降水量与云顶温度、云量、云顶气压和云光学厚度都有很显著的关系,通过奇异值分解,发现每对奇异向量场之间的相关系数,第一模态均达到5%显著性水平,方差贡献均超过989%,每组对应的可降水量的第一模态的异性相关系数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都为正值,且都通过了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可降水量对各云参数的影响在整个研究区域都很大.青藏高原地区上空的云水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年降水效率为32.2%.  相似文献   

3.
红河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红河流域52个观测站的43a日降水资料,针对年、湿季和干季降水量和降水倾向率等统计量,采用ArcMap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进行插值与分类处理,生成了红河流域年、湿季和干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实现了气候趋势特征指数的空间化处理.对红河流域年、湿季和干季降水量等的时空分异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出:43a来,红河流域年降水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主要表现为除了元江干流中下游、盘龙河北部和东北部有下降趋势外,其它地区都呈上升趋势;湿季和干季间降水量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相对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而言,湿季具有下降趋势的地区扩大到整个流域中部,而干季降水量在整个流域几乎都呈上升的趋势;因出现在干季降水量有所增加,而在雨季的降雨量有所减少,因而降低了干旱和洪灾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线性趋势函数、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法及方差分析外推法等,分析了玉溪市1960-2013年温度及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近54年来玉溪市气候变化呈现温度升高及降水量减少的暖干化趋势,温度增加速率为0.26℃/10a,降水减少速率为19.08 mm/10a.1994年发生增温突变,年降水量在2009年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干季温度增温率强于雨季,且干季降水量增加的幅度没有雨季降水量减少幅度大.21世纪以来是近54年来玉溪市温度最高且降水最少的一个阶段,尤其在2009-2013年降水持续偏少,致使玉溪市出现"四连旱".玉溪市1960-2013年期间,温度周期变化不明显,而降水量存在准18a和7~8a的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2011年冬季降水的延伸期天气预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对MJO研究基础上于2011年11月8日根据MJO的活动情况及发展趋势,作出"云南延伸期天气预测第3次试验(11月12日—12月15日)".通过对天气形势及云南省天气实况的具体对比分析,就该实验进行了认真检验:在干窗口期云南日降水距平百分率几乎维持在-100%,基本无有效降水,与试验结论1基本一致;在湿窗口期有2次合适的环流形势引导赤道地区的水汽进入云南,分别造成云南南部及云南东部的降水和雨雪天气过程,与试验结论2和3一致;在干窗口后期滇中以南、以东地区出现一次小雨降水过程,预报试验对MJO的传播速度估计偏慢;本次在西南地区极端干旱背景下的延伸期预测实验是成功的,为云南省气象台提高冬季延伸期干湿预报和雨雪天气预报的水平提供了实用的理论依据,对提前准备人工降雨等工作以缓解西南地区的旱情有很好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川、渝、黔、滇)降水资源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利用1998—2014年TRMM 3B43 V7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Median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对西南地区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1)西南地区TRMM 3B43 V7月降水数据和年降水数据与地面121个实测站点数据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TRMM 3B43 V7数据在西南复杂地貌区域具有较高精度;2)1998—2014年西南地区的降水呈下降趋势,其中研究区内云南省下降最明显;3)西南地区年均降水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呈现出“低-高-低-高”的特征,研究区年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00~1500mm之间,占整个区域的96.3%;4)近17a西南降水量呈下降和增加趋势的面积分别占整个西南地区的70.08%和21.97%,稳定区域只有7.95%;5)降水的变异系数在0.048~0.229之间,西南地区年降水的波动变化较小;6)西南地区96.12%的区域呈现出正向持续性,68.15%区域降水将持续减少,只有20.77%的区域降水将增加。【结论】TRMM3B43V7降水数据在西南地区适应性较好,可以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研究、极端天气灾害预警及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云南1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全球海表面温度(SST)资料以及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云南2009—2012年连续4年干旱的气候特征,并从异常大气环流、海温、局地对流等方面分析了4年连续夏季干旱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①云南2009—2012年干旱是一次持续时间长,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影响范围广的全省性严重干旱,最严重的区域主要是滇中及滇东南.并且是发生在云南降水减少的气候背景下.②2009—2012年夏季500 hPa欧亚地区高、中、低纬度的高度场分布不是很相似,但4年的环流配置形势表明东亚冷空气路径偏东,影响中国西南地区的冷空气偏弱,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云南.另外2009年和2010年副高位置偏西偏强,云南在其控制之下,不利于降水;而2011年和2012年副高位置偏北偏东,其外围的水汽不易输送到云南.③2009—2012年云南大部地区及其南侧的孟加拉湾地区高度场持续偏高,孟加拉湾附近的印缅槽不活跃或偏弱,也不利于南方水汽向云南界内输送.④El Nino事件发展期、La Nina事件衰弱期以及印度洋海温偏暖时都有利于云南干旱的发生和发展.⑤2009—2012年夏季云南局地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基本维持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垂直散度场配置,不利于上升运动的生成和发展.孟加拉湾及南海一带基本为西北或偏东气流控制,向北输送的水汽较常年偏弱,是造成云南连续4年夏季干旱少雨异常气候的直接原因之一.⑥2009—2012年连续4年夏季云南局地对流相对常年偏弱,这也是云南降水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TRMM数据的西南地区年降水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川、渝、黔、滇)降水资源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利用1998—2014年TRMM3B43V7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Median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对西南地区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1)西南地区TRMM 3B43V7月降水数据和年降水数据与地面121个实测站点数据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TRMM 3B43V7数据在西南复杂地貌区域具有较高精度;2)1998—2014年西南地区的降水呈下降趋势,其中研究区内云南省下降最明显;3)西南地区年均降水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呈现出"低-高-低-高"的特征,研究区年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00~1 500mm之间,占整个区域的96.3%;4)近17a西南降水量呈下降和增加趋势的面积分别占整个西南地区的70.08%和21.97%,稳定区域只有7.95%;5)降水的变异系数在0.048~0.229之间,西南地区年降水的波动变化较小;6)西南地区96.12%的区域呈现出正向持续性,68.15%区域降水将持续减少,只有20.77%的区域降水将增加。【结论】TRMM 3B43V7降水数据在西南地区适应性较好,可以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研究、极端天气灾害预警及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NCAR1948-2010年再分析资料,采用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南侧10°-30°N低层前季风环流的气候、结构特点、突变及周期等特征,以及与西南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环流4月最强,且为低纬地区冬季Hadley环流型和夏季季风环流型间的一种过渡.该环流第一主周期为23a,同时还存在4,7,13a的主周期.20世纪80年代该环流的减弱是一突变现象,具体是从1982年开始的.前季风环流强度与西南地区大部4月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且四川东部、重庆西部、贵州中部通过了99%的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51-2012年西南地区31个标准站的逐月降水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二阶拟合、主成分分析、旋转主成分分析对西南地区冬半年(10月-3月)降水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冬半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和东西两种偶极子型,同时区内降水异常分布局部特征明显,存在贵州丘陵型、横断山区型、云贵高原型、东北部型、川西高原型、平原型这6个降水异常区。过去62年,整个西南地区冬半年的降水呈总体减少趋势,6个气候异常区存在抛物线和直线型两种变化形势,其中云贵高原型经历了少雨-多雨-少雨的变化过程,90年代以来其减少趋势在6个区中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1960-2009) of China and associated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ata,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drought in China was assessed by apply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disaster system theory, which used the hazard and vulnerability as two variables to define the risk of drought. Sichuan province suffered from the severe risk of drought, while Guangxi, Yunnan, Guizhou provinces, and Chongqing city could be classified as the moderate drought risk area of China. Additionally, Tibet plateau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had the lowest risk of drought. The integrated data from this result provided th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cope with the drought in respect of optimization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t the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12.
选用Morlet连续复小波变换(cmor)分析1959—2012年云南全省125个气象站的逐年站平均降水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分布特征,解析云南2009年以来降水异常特少导致连续特大干旱的成因,用各主周期的小波系数实部数据建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模拟年降水距平的时间演变,预估未来5 a逐年降水趋势.结果表明:云南年降水存在明显的26、16~17、9~10、4 a 4个时间尺度不同的振荡主周期; 其中26 a周期最为明显,且最持续稳定,次明显的是9~10 a周期,也有持续稳定的特点;1992年前、后的振荡主周期差异明显;自2009年以来,4个不同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均进入或处于谷期,4个主周期谷底效应的叠加,是云南降水连续4 a异常偏少导致连续特大干旱的重要成因之一;云南的降水偏少时段可能在2014—2015年结束,以持续年降水异常偏少为特征的云南连续特大气象干旱也将可能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滇贵渝桂川5省市旅游产业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时序差异,旨在为西南旅游经济提出战略发展方向。方法选取旅游总收入、外汇收入和旅游增加值,应用Excel2003、CorelDRAW12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做图。结果四川与滇贵渝桂5省市旅游总收入差距在逐年增大,这可能与其旅游资源禀赋有关。西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旅游资源对国内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拓宽海外市场是该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贵州省旅游增加值占该省GDP总量的比重在2012年已达到13.52%,为5省市的最高比率。旅游产业已经是贵州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该省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时应该走低碳、节能、高效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云南2009/2010年遭遇了一次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对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利用2009年11月—2010年4月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1km×1km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数据,在构建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基础上,对2009/2010年云南省干旱情况进行了反演.进一步与昆明、昭通、江城3站实测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后,获得了云南省2009/2010年干旱等级的时空分布情况.基于TVDI的卫星监测结果表明:从2009年11月云南进入旱季以后,全省出现大范围不同程度的干旱;2010年2月、3月干旱情况最为严重,中等干旱面积达到全省的50%以上,严重干旱面积达到全省的27%左右;严重干旱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全省唯有西北的迪庆、怒江自治州较为湿润或者正常.
  相似文献   

15.
近20 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病虫害发生面积的统计数据, 分析我国近20 年来农作物病虫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探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时间序列上,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和病虫害发生面积率分别以8520.05 千公顷次/年和每年0.05%的速度显著增长(p<0.01); 在空间分布上, 播种面积最大的山东省和河南省, 病虫害发生面积也最大, 发生面积均达到3.0×105 千公顷次以上; 从病虫害发生面积率来看, 空间分布不均匀, 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病虫害发生面积率较大, 同时各个省份病虫害发生面积率都呈增加趋势, 其中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病虫害发生面积率增加较快, 年增幅分别为0.17%和0.12%, 而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发生面积率增加幅度较小, 这种增加趋势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89.3%的省份病虫害发生率距平与平均温度距平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46.4%的省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与年降水量距平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春夏连旱气候变化趋势及致灾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能同时考虑全省受旱范围(面积)和不同等级干旱强度的区域干旱指数,用异常指数划分出云南中、重和特旱年份,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研究了云南春夏连旱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云南春夏连旱重灾年与多年平均200hPa与500hPa环流场的差异.结果表明:云南春夏连续致灾干旱的平均出现频率是:特旱20a一遇,重旱以上10a一遇,中旱以上5a一遇;目前云南可能处于这样的历史位置,要么是不出现春夏连旱,如果出现,则将是特旱灾害;500hPa高纬度为纬向环流控制,青藏高压明显偏弱,孟加拉湾低槽没有出现或明显偏弱,20°N以南地区为正距平区控制,无冷暖气流在云南交汇,200hPa青藏高原上为-50gpm的强负距平区,中南半岛北部处于-5gpm距平区,形不成中心在中南半岛北部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上升的垂直环流,使云南不能出现解除干旱的有效降水天气过程,东西风季节转换较常年偏晚16d左右,导致了云南春夏连续致灾干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滇黔桂喀斯特地区部分虫草属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于滇黔桂喀斯特地区的部分虫草属真菌。并列出了历年来滇黔桂喀斯特地区发现的虫草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临汾市组团游客的主要出游目的地,分析了游客对旅游过程的认知评价,并据此对旅行社提出了一些建议.临汾市组团游客的主要出游目的地是山西本省、临近省市、华东五市和滇桂;认知偏好有多趋水而游、对本省旅游信心增强.对出游目的地满意度普遍较好、喜往发达地区.临汾市旅行社需从积极开辟旅游新线路、增加亲水景区、重视本省旅游线路、开发休闲和度假游、符合游客需求等方面做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楚秀娟  梁扬 《江西科学》2014,32(4):543-548
为明确地区建筑业的竞争力优势与不足有助于地区建筑业的发展,基于PCA-TOPSIS基本模型,对云南省建筑产业的竞争力优势进行分析。地区建筑业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综合考虑到建筑产业指标的意义和数据获得的可能性,并结合相关研究构建了包含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近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云南省与四川、重庆等西部12省市的建筑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省域竞争力。结果表明云南省建筑业竞争力处于西部12省市的中下游水平,但是发展潜力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