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0 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恶性肿瘤治疗疗效早期评价以及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一种,是目前唯一应用于临床的可测量人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方法.它通过测量活体组织内的水分子弥散运动,从而为早期评价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综述了功能磁共振尤其是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恶性肿瘤早期疗效评价及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研究进展,认为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功能成像检查方法,通过其高分辨率以及功能成像的特点在以上两方面已经显示出较PET/CT 更大的优势,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成像(3D-LAVA)对肝转移瘤小病灶检出及诊断的价值。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确诊的肝外恶性肿瘤行多排螺旋CT(MDCT)检查的患者127例,并志愿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进行检查,进行DWI、ADC值分析。127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405个,其中≤10mm的小病例183例,经MDCT检查出的转移性病灶共209个(51.60%),MRI检查出的转移性病灶数量共386个(95.30%);其中,对≤10mm的183例,经MDCT检查43个(23.49%),MRI检出177个(96.72%),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分别选取50s、100s、500s、800s/mm2,发现采用b值为800s/mm2时,诊断肝转移瘤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使用DWI和3D-LAVA参与评价肝转移瘤的小病灶检出及确诊优于MDCT。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包括对比增强T1WI、平扫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序列,在IB期宫颈癌病灶大小测量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IB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平扫、对比增强MRI和DWI检查,分别在各个序列图像上测量病灶的...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不仅可以超早期诊断脑梗塞,明确缺血部位,范围,估计缺血半暗带的大小和鉴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特殊磁共振序列还可以确诊早期颅出血,有助于溶栓对象的筛选和预后的判断。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抓住机遇开发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损伤的医学诊断技术,MRI设备是集机械、电子、数字信息、软件、  相似文献   

6.
探讨CR(计算机X线摄影)、CT(计算机断层成像)、MRI(磁共振成像)、在脊柱结核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回顾性调查我院经病理学确诊的56例脊柱结核患者,分析比较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的价值。5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56例患者行了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26例患者行了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38例患者行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行CR检查的56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CR片能将患者的椎间隙消失或狭窄、骨质改变等清晰的显示,有30例患者的CR片能看到软组织阴影。行CT检查的26例患者其CT均显示了清晰的钙化、椎体骨质改变,CT检查下患者的附件均未见明显的异常,有23例患者的CT能看到软组织阴影。行MRI检查的38例患者,其MRI均能看到软组织受累,附件均未见明显的异常,38例患者的椎间隙消失或狭窄均能清晰的显示。病变T2WI以高信号为主,T1WI以低信号为主。CR仍是脊柱结核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能从大体上观察脊柱结核患者的结核发生部位、侧突畸形、脊柱有无后突、椎间隙变化等;CT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病灶中的钙化灶及死骨情况;MRI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椎管受累、椎旁脓肿形成、椎间盘受累、椎体破坏等病理改变情况,三者结合有助于临床上脊柱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早期预测和监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肝转移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分别在化疗前、化疗4疗程后进行常规MRI检查,并行弥散加权成像,获取其ADC值。采用Recist标准评估其化疗效果。结果化疗前,有效组与无效组ADC值对比(P>0.05);经化疗4疗程后,有效组ADC值小于无效组(P<0.05)。早期监测肝转移瘤患者MRI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可作为判断其化疗疗效的量化指标,对于指导手术干预,术后化疗,病人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烟雾病(MMD)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及SPECTMRI异机融合图像,探讨SPECT-MRI异机融合图像在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烟雾病诊断标准的5例MMD患者的99mTc-ECD脑血流灌注SPECT显像及头颅MRI检查并影像资料,总结其SPECT-MRI影像的特征性表现.结果:SPECT显示额、颞、顶、枕叶放射性稀疏缺损区,脑血流灌注减少;MRI可清晰显示MMD患者的脑实质损害表现(脑梗死、脑出血、脑软化及脑萎缩);SPECT-MRI融合图像显示3例SPECT显示脑血流灌注减低区和MRI显示脑实质损害区是同一部位,SPECT-MRI二者病灶显示匹配;2例SPECT显示脑血流灌注减低区,而相应区域的MRI显示脑实质正常,SPECT-MRI二者病灶显示不匹配.结论:SPECT-MRI融合图像能直观显示烟雾病患者脑实质解剖上的损害及脑血流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9.
超导MRI系统     
MRI研究现状 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技术是1973年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首先研制成功的。1980年英国的阿伯丁大学首次实现人体全身MRI成像后,MRI技术迅速进入临床,进而成为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端医学影像技术,如磁共振(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已经成为生物医疗产业的支柱领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高端医学影像团队,开展了专门针对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的前沿研究工作,在MRI、CT、超声和PET等成像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化,助力推动了我国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超声、磁共振和核医学成像是独立于 X射线成像以外的三种医学影像技术。高档超声成像设备已经进入了采用数字多声道技术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实时性的时代 ,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对磁场和表面线圈的改进、创新 ,其成像分辨率和实时性已经可以和 X射线CT一比高下 ,而对核医学来说传统的 γ照相机正在让位给发射型计算机体层 CT(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 CT(PET)  相似文献   

12.
李岩  李杰 《甘肃科技》2021,(1):101-103
比较、分析X线摄影(DR)、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进行DR、CT和MRI检查,并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的诊断结果。经病理活检证实,50例患者中,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有29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有21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方面,DR的检出率为66.67%,CT检出率为80.95%,MRI检出率为85.7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方面,DR的检出率为34.48%,CT检出率为72.41%,MRI检出率为82.76%,CT与MRI明显高于DR(P<0.05),而CT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CT和MRI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诊断中具有着良好的效果,但CT和MRI诊断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的效果优于DR。  相似文献   

13.
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大脑中动脉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程度与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疑似脑梗死且发病在72h以内的99例患者,全部行CT脑部血管造影检查,然后实施核磁共振常规(MRI)成像,弥散加权(DWI)成像及脑血管(MRA)成像检查。对每位脑梗死患者的梗死范围予以计算。并且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计算出MRA对大脑中动脉区急性脑梗死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分析大脑中动脉区急性脑梗死与脑血管狭窄程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诊断的特异度为90.48%(19/21)、灵敏度为94.87%(74/78)、准确率为93.94%(93/99)。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符合率计算分别是:轻度狭窄90.91%、中度狭窄92.31%、重度狭窄93.75%、血管闭塞85.71%,与CTA诊断结果之间一致性良好,(K值≥0.75)。DWI能够明确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位置以及范围,而MRA则显示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合理转化残余铁(Fe)在聚吡咯(PPY)纳米粒子原位生产了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晶体,从而合成PPY@Fe_3O_4纳米粒子.得到的PPY@Fe_3O_4纳米粒子具有突出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加权磁共振成像(MRI)效果和良好的光热性能,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述磁共振增强成像(MRI)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对脑肿瘤术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精确性,鉴别肿瘤损伤、残留或复发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的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ime of H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结合多层重叠薄块(multiple overlapping thin slab acquisition,MOTSA)和最佳倾斜非饱和激发(tilted optimized nonsaturating excitation,TONE)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AVM患分别行SE序列磁共振成像(MRI),3D-TOF MRA结合MOTSA和TONE检查。结果:MR/及3D-TOF MRA都能显示AVM的瘤巢,AVM的继发改变MRI能很好地显示,MRA能显示AVM的三维解剖结构。结论:MOTSA结合TONE MRA是无创性评价脑AVM的有效方法,结合MRI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并能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引言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日新月异的进步,是与基础科学的研究和应用紧密相联的,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迅速,诊疗手段和设施不断更新,各种新颖的诊疗仪器不断涌现。本文就几种医疗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作简单介绍,主要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纤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液灌注成像(PWI)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新技术;表现弥散系数、脑血流、脑血容量及平均时间是预测缺血灶结果的参数,本文综述了DWI及PWI的基本原理、测定技术及它们在诊断早期脑缺血方面的应用,分析了DWI及PWI在诊断早期脑缺血方面的相互关系,认为DWI及PWI能对早期脑缺血出诊确诊断信息,可反映缺血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生理病理特点及DWI表现.方法对6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行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可见双侧小脑、内囊后肢、枕顶叶深部白质、胼胝体、脑干等白质区域异常信号,常规MRI为长T1长T2信号,DWI弥散加权图呈高信号.结论根据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生理及病理特点行DWI可对本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及探讨磁共振检查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住院早产儿130例在生后1周内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为63.8%,以出血性病灶较多见(29.2%),其次为出血合并缺血性病灶(24.6%)。弥散加权成像对脑白质损伤较敏感,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出血较敏感。结论:磁共振检查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