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 。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防饥饿。应粗精结合,大量投饵投饲。饲养草、鲫、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塘,要投糖糟、麸皮、饼粕、豆渣等混合饲料及嫩草、植物和茎叶等新鲜饲料。一般日投精料应占池鱼总量的10%。 防缺肥。此间鱼类需肥占全期应施肥的80%,应每隔5-7天亩施充分发酵的人畜粪60-100kg,施氮、磷化肥2-3kg,保持水质活爽。 防水温过高。鱼类适宜温度为23-29℃,1m左右水层的鱼塘,每天加灌十分之一的新水。 防缺氧。方,除按塘安装了水增氧10%机的的比鱼塘,例用要随时开新水外,机;没有增氧设备的地 还要辅以人工增…  相似文献   

3.
调研、分析伊洛河流域湿地、鱼类、河道流通性现状,结果显示:伊洛河流域湿地面积大幅萎缩,鱼类资源逐渐具有种类组成减少、鲤科鱼类占优势、资源量降低、个体小型化的趋势,河道连通性受阻,流域的水生态功能逐渐退化。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是产生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的伊洛河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对策主要有:加强对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水源涵养林及湿地的保护,制定不同河段的水电开发保护方案,建立水生态监测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技》2008,(9):11-11
套养吃鱼的品种 在同一池塘中,适当套养一些肉食性鱼类,如鳜、乌鳢(黑鱼)、加州鲈、鲇等。利用这些鱼类,可以清除池塘里经济价值低的小型野杂鱼类,减少放养鱼类的争食、争氧对象,提高养殖鱼类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甘肃鱼类资源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历年来的调查,共收集鱼类标本3000余号,结合有关报道进行整理,甘肃鱼类有105种,隶属于6目12科65属。其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水系的鱼类有明显的差异。这些鱼类中中国特产种类极多,达55种。  相似文献   

6.
谢刚 《河南科技》2008,(10):28-28
冬季鱼类养殖主要是做好“三防”工作,即防浅水、防缺氧、防冻害。做好这“三防”,不仅可使鱼类在冬季安全生长,还能使鱼类在入春后健康生长,增重速度加快,从而有效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7.
莲、鱼共养是一项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途的种养模式,具有以下好处:鱼能充分摄取水中的饵料和杂草,少喂甚至不投饵也可产鱼,莲藕能利用鱼类的排泄物,有利于生长.由于鱼类在水里上下游动,起到促进上下水层对流作用,增高了底层水的溶氧值.鱼类的新陈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是莲藕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可得到合理利用.笔者近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莲、鱼共养是既有利于作物耕作制度改革、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鱼类产量,又有助农民增收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杨子曦 《河南科技》2007,(10):27-27
随着我国对渔药市场的整顿,相继公布了一大批水产禁用药物,因此,在常规鱼类的病害防治中.探索、推广一些新方法、新药品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新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淡水鱼类染色体形态及数目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查阅的近二十年来发表的有关60余篇文献,对中国淡水鱼类染色体形态及数目变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核型与分类,性染色体,染色体多性及杂交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论述了染色体形态及数目变异在鱼类分类,杂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谷芽饲料是由大麦、稻谷等谷类发芽制成的饲料。在春季或青饲料缺乏的情况下增喂谷芽,不仅能代替部分青饲料,还能补充维生素,增强鱼类抗病能力,促进其生长。特别是对草鱼、鲤鱼、鳊鱼等吃食性鱼类的产前培育有着重要意义,可提高其产卵率、受精率和成活率。现将谷芽制作与饲喂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镉、铅、锌对鲫鱼和泥鳅的毒性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以鲫鱼和泥鳅为受试生物,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重金属镉、铅、锌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所得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表明,不同种类和大小的实验鱼类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同。另外,应用相加指数法进行镉、铅、锌的联合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镉与铅、镉与锌的联合毒性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铅与锌则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保证水质良好 良好的水质是搞好饲料投喂的保证。一般每月加水2—3次,每次加水的深度为10厘米左右,要求水体透明度达到25-30厘米。同时,定期用生石灰兑水泼洒,既能提高池水pH值,有利于鱼类生长及饵料生物的繁殖,又能防治鱼病:也可采用微生态制剂或定期搅动底泥的方法进行水质调节。要常开增氧机,通过增氧机使池水上下层水体溶氧趋于平衡,及时改善底层的低溶氧状态,促进鱼类生长发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大樱桃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有时也发生在侧根上.该病是一种慢性病,病树生长缓慢、发芽晚、果实品质差、产量下降,重者整株死亡.根癌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传播媒介有水、昆虫等.  相似文献   

14.
谢刚  海波 《河南科技》2008,(11):29-29
冬季水温低,光照寡,养鱼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少,产氧能力差,鱼类因停止摄食而体质相对较弱。因此,冬季鱼塘的水质调控和管理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相似文献   

15.
酶生物传感器测定鱼类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黄嘌呤氧化酶直接固定在丝蛋白做孔膜上,以平面圆盘铂电极为基础电极,研制成黄嘌呤氧化酶电极,检测酶催化反应中过氧化氢的产生量.该电极用酶量极少,对次黄嘌呤的检测下限达1×10-7mol/L.用此电极对鱼新鲜度进行了测定,与食品分析中测定鱼类新鲜度的常规方法──挥发性盐基氮法和细菌菌落总数法比较,发现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并且初步提出了以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总量为指标判断鱼类新鲜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古崇 《河南科技》2007,(12):28-28
1.加强越冬前的饲养管理。凡是准备越冬的鱼种和亲鱼,在秋季要强化培育一段时间,多投喂一些脂肪含量高的精饲料,以增强鱼类体质。提高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蒜投喂消毒 大蒜是常用的植物性杀菌剂。使用方法是:每100千克鱼用大蒜0.5千克~1千克拌入饲料中投喂(若加入等量食盐疗效更佳),6天为一疗程;可预防鱼类烂鳃病和肠炎病等;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大蒜素4克~7克,连续投喂3~5天,可防治鱼类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阿米巴原虫病、鳃真菌病和鳗鱼的一些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技》2006,(8):F0002-F0002
郑州绿野实业公司是一家集名优鱼类繁育,特色水产养殖,新品种示范推广,渔业科普宣传,垂钓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位于郑州市金乐区龙子湖办事处任庄鸿宝路北侧,占地150亩,总投资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韭菜灰霉病又称白斑病,对药剂易产生抗性,防治比较困难,主要危害韭菜叶片,可分为白点型、干尖型、湿腐型。该病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在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收获韭菜时病残体散落于土表,致新韭菜染病。该病发生的温度是15—30℃,最适宜温度为15—21℃,低于15℃或高于30℃都不易发病。 防治该病重要是在选用抗病品种及清除田间残体的基础上进行药剂防治。新植韭菜区,一般灰霉病原数量较少,发病轻,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或50%百菌清等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喷雾预防即可。5年以内的新韭菜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在虞城县北部低洼盐碱地池塘中进行斑点叉尾鲴与草鱼的池塘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