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巨检见灰白灰褐色囊状肿物,18cm×llcm×7cm,囊内含脂质与毛发,可剥离,囊壁较光滑,未见液体及黏液成分。囊内一侧见4cm×3cm灰白色实性区域,切面灰白色、质脆。镜下肿瘤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壁内见皮脂腺及毛囊;可见散在的核大深染的呈弥漫排列的细胞,核仁不明显,部分细胞呈梭型,多次取材发现小片状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癌区,其中可见细胞内角化、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5/6及PCK:恶性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病理诊断: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中一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及绝经年龄、肿瘤的大小、规范的病理学检查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其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朱宏  魏铭 《甘肃科技》2013,(21):134-135,95
分析了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对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增强.16例均为胸腔内单发肿块,大小不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最大19cm×17cm×11.5cm,最小直径2.3cm,12例较大肿块密度不均匀,多数内见囊变及坏死,4例内见钙化,4例小肿块密度均匀,平扫CT值21-37HU,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持续强化,CT值43-85 HU,4例呈“地图样”强化,5例肿瘤内见血管影.7例位于右侧,9例位于左侧,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后处理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SCT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对SFTP的诊断有重要价值,SFTP的MSCT有一定的特征,但最终需病理学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囊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患者超声声像表现,并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总结肝囊腺癌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在超声检查中肝囊腺癌有特殊表现,病灶为实性或囊实性混合病灶,囊实比例1,壁结节多见,一般直径1.0 cm,且形态多不规则,可与肝囊腺瘤、肝脓肿、肝囊肿及肝包虫病鉴别.结论肝囊腺癌属于少见的肝内肿瘤,超声有助于肝囊腺癌的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56岁,因发现颈部包块4mo ,近2mo来包块增长迅速前来就诊。体检 :左颈部见一大小约15cm×10cm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 ,溃破 ,质硬 ,无压痛 ,移动性差 ,无搏动感 ,边界清楚。CT显示两侧鼻咽腔、腮腺、甲状腺正常。诊断 :左颈部包块 (多考虑为左颈鞘神经纤维瘤囊性变 )。B超检查 :左颈部见大小约5.7cm×3.8cm囊实性包块 ,壁厚 ,边界清。包块上极见2.6cm×2.5cm实质不均质强回声向腔内突起 ,形态不规则。包块内液体混浊 ,包块周围见部份正常甲状腺组织 ;右侧甲状腺未见异常。B超诊断 :左颈部囊实性包块———甲状腺腺瘤伴出血。手术于胸…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腹胀、尿液深黄半月入院。身目黄染。B超示:肝内胆管扩张,其中肝左外叶上段内径约0.4 cm。胆总管上段内径1.8cm,胰头区可见范围约5.9 cm×4.3 cm的形态不规则暗区,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胰体及胰尾未见异常光团及暗区显示,胰管未见增宽。CT所见:胰头、汇管区可见囊实性病灶,大小约6.2 cm×4.5 cm,病灶以囊性部分为主,囊壁薄,其内可见分隔及点状高密度影,CT值  相似文献   

6.
吴静 《甘肃科技纵横》2021,50(11):86-88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PCTN)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PCTN患者110例为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统计诊断结果,比较良恶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病理检查确诊PCTN恶性47例、良性63例,以此为金标准,常规超声诊断PCTN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5%,符合率为9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8%,符合率为97%.(2)恶性PCTN以实性为主、边界模糊,表现为低回声、有钙化、中心血流信号丰富,增强不均匀;良性PCTN以囊性为主、边界清晰,表现为等回声、无钙化、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增强均匀,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PCTN能提高准确率,更好地鉴别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232例,经手术与病理诊断后与B超结果对照。共将B超图像分为7类:多发结节,单发结节,实性结节回声均匀,实性结节回声不均、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晰、囊性结节、囊实相间结节。其中共有11例为甲状脉癌。均为单发实性结节。绝大部分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作者认为甲状腺B超检查方法简单、方便;图像清晰、易普及、无痛苦、无损伤;是甲状腺检查及普查的首选方法。从图像上看,多发或囊性结节恶性可能性很小,治疗上可行简化手术。而单发实性结节,尤其是内部回声不均匀或边界不清伴有钙化者,应注意甲状腺癌的可能,术前应全面细致检查,及指导手术方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CT表现,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结果:90例CT冠状动脉成像中,56例冠状动脉呈粥样硬化,26例钙化性斑块血管管腔轻度狭窄,3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右冠状动脉病变20例,左前降支病变25例,左回旋支病变14例,支架术后21例.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筛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随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X线平片、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4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2例,叶外型2例(包括膈下1例).所有病例都有胸部正侧位平片及CT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DSA)检查.结果:患者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19例),囊性病变(5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20例),病变周围见肺气肿(4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为75%.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螺旋CT,尤其是增强螺旋CT加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和曲面重建技术(CPR)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其它检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自感胸闷不适2月余。胸片发现左侧上中纵隔增宽,考虑占位可能。CT检查示:胸骨后偏左侧见一近卵圆形均匀低密度影,CT值6 HU,大小约8.2 cm×4.0 cm,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CT诊断:前中纵隔囊性占位(见图1,2)。  相似文献   

11.
病例:某女,25岁,G IPO孕17W+6,产检,常规行B超检查。既往体健。超声显示:胎儿头颈部探及一个6.8cm×6.6cm囊性包块,囊壁厚,内有分隔。另可见整个胎儿皮下均可见无回声区(见图1、2)。超声诊断:胎儿如孕17周,考虑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合并全身水肿。后引产经病理证实为:水囊状淋巴管瘤合并全身水肿。讨论:水囊状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系统发育缺陷所致,其大小、结构均有很大差异,其囊壁可很厚,包绕在胎儿颈部及躯体上部,内有分隔。大的囊肿内常见较粗的中隔,由胎儿颈部伸向囊内,囊的其余部分可为稀疏状分隔。据证实,中隔是由胎颈部结缔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0岁.自感胸闷不适2月余.胸片发现左侧上中纵隔增宽,考虑占位可能.CT检查示:胸骨后偏左侧见一近卵圆形均匀低密度影,CT值6 HU,大小约8.2 cm×4.0 cm,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CT 诊断:前中纵隔囊性占位.  相似文献   

13.
鼻窦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巨大者更为少见,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左眼内附下方面部肿瘤3年。PE:左下睑内眦处有一3×3cm大小之肿块,质硬。鼻中隔严重右偏,左鼻腔被粉红色新生物全填塞,触之蝗出血。CT横、冠状扫描所见:左侧上颌内有一5×5、5cm大小的不均匀高密度肿块,呈膨胀性生长,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CT值40——50HU,边界呈旦壳样钙化,CT值280-300HU,边界清楚,鼻中隔明显受压向右弯曲,左侧鼻腔及筛窦、额窦受累。鼻骨、左眼眶内侧壁骨质压迫侵蚀。CT诊断:左侧鼻窦骨化性纤维瘤?…  相似文献   

14.
27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27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5例,叶外型2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删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21例)及囊性病变(6例)。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18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83%)高于普通CT检查(59%)。MRI中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2例为含气囊肿,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可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柳健  丁耀军  钱锁开 《江西科学》2010,28(2):203-206
探讨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CT检查,其中8例行MRI检查。结果为脑裂头蚴病临床表现以癫痫、轻偏瘫和头痛多见。CT表现特点为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不规则或点状强化。MRI可见病灶区有串珠状增强或扭曲的条索样增强影。患者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裂头蚴抗体阳性。本组9例中8例在CT定位下行立体定向活检,1例手术开颅取出,预后均良好。多数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血清免疫学检查及CT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在诊断和处理脑裂头蚴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畸胎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我院病例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新生儿胃畸胎瘤成功手术治疗,病理回报:胃后壁未成熟性畸胎瘤。术后2个月复查AFP定量明显下降。结论胃畸胎瘤非常罕见,生后一天及时诊断未见报道,体检有助诊断,而影像检查(腹部B超、CT)有一定价值,新生儿期大多为良性畸胎瘤,一经诊断,及时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可不化疗,术后随访,定期复查AFP。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2岁,结婚三年不孕来诊,1986年曾患结腹,近2年自感右下腹隐痛、不放射。无转移,无人流史,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子宫水平位、质中、活动、右侧附件可触及囊性包块5×5cm,活动,光滑。曾反复多次行B超检查。第一次所见:右附件区见一8.5×4.3cm的液性暗区,形态尚规则,有光滑菲薄之囊壁,间有分隔,于该暗区的右侧壁上见一乳头状中等强度光团约1.0×0.7cm,无移动性。子宫及左附件未见异常,盆腔并未见游离暗区,如图1示。提示,右附件囊实混合性包块(卵巢襄腺瘤可能性大)。第二次B超:经多方仔细检查,发现原“乳头状中等强回声”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6 0岁。因上腹胀 1月加重 3天入院 ,体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Na+ 134mmol/L ,K+ 3.95mmol/L ,Cl-99 .7mmol/L ,2 4h尿素 17羟 7.3mg、17酮11.9mg ,B超右肾上腺探及 7× 7cm2 不规则低回声光团 ,其内回声欠均匀。诊断为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CT扫描 :平扫显示右肾上腺区域见一大小 8.5× 7× 6cm3 的类圆形病灶 ,密度不均匀 ,外周有小部分为实性 ,大部分为液体密度 ,CT值分别为 10HU~ 34HU ,病灶边缘部分清晰 ,其下方与右肾上极不易区分。左侧肾上腺增粗 ,联合部呈结节状 (见图 1)。增强扫描显示 ,早期病灶无明显强化 ,肿块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并重点探讨其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病灶体积较大失去了原病灶的典型影像表现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和误诊.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共14例,其中腹腔内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超级巨大型;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肠系膜囊肿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平扫,部分经过平扫加增强扫描或三维重建.结果:14例病人都诊断为囊腺瘤,腹腔内囊腺瘤的正确诊断例数为8例,其中4例未做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有2例误诊.结论: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具有相似的CT特征,在病灶体积较大的情况下病灶失去了部分典型影像表现,从而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定位定性诊断上经验不足,认识这些困难有助于掌握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在疾病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螺旋CT、B超、PTC(经皮肝穿胆道造影)三者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合理应用、临床价值及使用程序。方法:分析2001年7月-2004年7月间收治的6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使用以上三种方法的诊断过程及效果。结果:全组均采用B超检查了解梗阻的大致位置、程度、范围,再对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者24例采用PTC检查均成功,明确诊断者22例(占91.7%)。对胆管扩张不明显者44例行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者42例(占95.5%)。全组术前诊断率94.1%。结论:对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应先常规使用B超,根据梗阻部位及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再选用PTC或螺旋CT检查,可有效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