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网市场的发展,对变电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求所决定,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运行的自动监视、管理、协调和控制,提高了变电保护和控制性能,从而改善和提高了电网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变电仿真培训系统是变电运维人员对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保护分析、事故判断、异常处理等方面非常有效的培训手段,不仅为变电运维人员培训、技能操作训练、考核等提供一个完善的平台,更可以为自动化专业、保护专业的变电检修人员提供仿真训练平台,仿真范围覆盖站内主控室、保护室、低压交流室以及户外配电装置所涉及的一次系统、保护及控制等系统。该文以110~1000 kV变电站及变电站所在区域内小电网为基本对象,设计模拟电气一次模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模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模拟、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仿真模拟等方面的构建,并展开论述与探讨,对软件系统进行详尽的构建,最终设计出仿真培训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自动化是当今电网自动化领域的热门课题,其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对变电站内设备及微机保护进行统一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优化电网操作,可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本文从三个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海成 《广东科技》2010,19(6):130-131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厂与用户之间不可缺少的环节。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变电站发生事故会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迫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严重时会导致供电中断,造成大面积停电。变电运行工作平凡而责任重大,确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本文论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权 《科技资讯》2013,(13):107-107
本文主要以变电线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从变电线路系统保护和电气综合自动化保护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变电线路的保护配置、保护动作以及主要保护形式,然后针对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气综合自动化,分析了电气综合自动化能够实现的系统功能以及所需要进行的关键配置。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变电线路保护以及电气综合自动化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变电综合自动化功能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变电建设、运行维护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求所决定,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本文主要对变电结构自动化系统采用的主要形式及功能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是电力企业的基础设施,其中变电的运行是整个电网运转的支架,只有对变电运行采取有效的管理,才能够让电网运行有可靠的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变电站中变电运行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对变电运行的具体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是关系到变电所乃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系统,是变电站高效稳定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系统。在分析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隐含故障危害后,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归纳总结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隐含性故障发生的原因。最后,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隐含性故障的几种处理措施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一个集传统技术改造与现代技术进步于一体的技术总体推进过程。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先进性对变电站及电网的影响深远,先进稳定的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率,而且能保证广大用电户利益。本文论述了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锦锐 《广东科技》2012,21(23):78-7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整个社会对电网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抓好电网内各个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是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是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供电的重要保证。一旦变电站发生变电事故,很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运行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因此,规范变电运行管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从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变电站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提出了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已不能满足变电站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的需要。通过工业电视视频监视系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现状、现场仪表数据、站内环境等信息,成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工业电视设备在供变电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以及现场运行管理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和安全管理质量。尤其是随着软硬件环境的改善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作用和优势变得更加明显。该文在分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最终提出了加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整个社会对电网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抓好电网内各个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是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是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供电的重要保证.一旦变电站发生变电事故,很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运行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因此,规范变电运行管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从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变电站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提出了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陈益剑 《科技资讯》2009,(34):90-9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一门自动化领域内的分支技术,其内容正在不断成熟和完善。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是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电网建设和调度管理的发展方向。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要求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文章对我公司变电站监控系统受雷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春玉 《广东科技》2009,(16):174-176
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提出了"低残压、全保护"的安全防雷理念,力求"线路和空间两个干净",在强调现有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接地和屏蔽的重要性的同时又突出现代防雷设备在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上的应用,措施有效,提高了综合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的防雷水平,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求所决定,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本文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集中模式、相对分散模式、分层分布分散模式等主要结构模式的介绍,在模式化方案实施的基础上,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以后的发展模式再作探讨。并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功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吴子方 《广东科技》2009,18(24):100-101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求所决定,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集中模式、相对分散模式、分层分布分散模式等主要结构模式的介绍,在模式化方案实施的基础上,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以后的发展模式再作探讨.并关于变电站自动化 系统选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功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郑法伟  崔涛  刘子洲 《科技信息》2010,(35):266-266,279
近年来,在电网运行水平提高时,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发展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变电站对电网监控子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操作控制功能、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安全监视工能和打印功能。并对微机保护子系统、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电力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控制、备用电源自动投切控制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讯任务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