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现代汉语词义这个共时的系统中也存在历时的问题,所以属于历时范畴的“本义和派生义”及“历史义和现存义”也同样适合于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而成为现代汉语词义着眼于“历史时-词义学”角度的两种重要类型。除此之外,“基本义和一般义”及“贮存义和使用义”也是现代汉语词义的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着眼于“共时-语义学”的角度,后者则着眼于“共时-语用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语素是指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可以从三个角度对语素进行划分。其中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的意义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语义场是语言中义位的集合,现代汉语中的学生义场辖有较多的学生义位。学生火场在语义场系统中属于较低层级的子场,同时它也作为母场而辖有自己的子场、注意语义场分析过程中的“零义位现象”,有助于认识学生义场的层级特点。根据义位性质和义位间关系的不同,学生义场可分成类属学生义场、顺序学生义场、反义学生义场、部分否定学生义场和同义学生义场等类型。  相似文献   

4.
存留养亲制度自北魏确立,至清末废除,一共存在了一千四百余年,在清代发展到其顸峰;本文以《刑案汇览》八十一例为蓝本,从微观切入,具体分析存留养亲制度在清代的适用标准;该制度体现了法律人性化的一面,对于推进我国死刑的废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冫"部统辖下的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冫"部字四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与"冫"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三组,主要是"氵"部义类字,其次"冫"部声化字,另一类是义符错位。进而分析这些异类的成因,得出讹变和形符声化以及部首的归并是造成"冫"部义类分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称谓语是汉语基本词汇中的重要部分,现代汉语称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即亲属称谓语简单化,拟亲属称谓语泛化与简单化并存,称谓语男性中心观念淡化,身份类社会称谓语时尚化,通称称谓语多元化与缺环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学是在继承古典言、白话,学习西习语言和自身实践三方面结合的过程中逐步成型的。现代汉语的学写作中一直存在抗拒与追求西方语言影响的两种力量,而双方的碰撞正是现代汉语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小议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称谓语系统复杂而丰富,但我们却常常面对无称可呼的困惑.在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通称,"先生"、"小姐"、"师傅"、"同志"似乎都不是.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揭示了人们在社交称谓语的选择和接受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称谓困境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词缀是汉语词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词缀概念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确定词缀要综合运用自由、意义、语法、音节等多个标准。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还存在着大量的类词缀,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准确揭示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必须从汉语的实际出发,加强类词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构成情况,重点探讨了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构成成分的语义份量不相等,有广狭之分。我们指出,这种类型并列复合词的词义不等于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或融合,决定该词语义内容和语法功能的是狭义的语素,广义语素往往只起衬托作用。文中同时指出,在同一词群内部,义域较广的词容易和其他词结合成并列双音词,而义域较窄的词之间不易结合。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发展.在词汇发展的同时,有些旧要素以原样或别的形式遗留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有机部分.本文扣住词汇形、音、义三要素,分类对现代汉语中的古汉语词汇遗迹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些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古汉语,也可以更全面地看待语言的发展过程,并对了解当今社会中许多语言现象和汉语应用及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字母词开始大量涌入广大人民的语言生活。对此,许多人持欣赏的态度,对字母词大加赞扬。但从字母词的语音、字形、语义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字母词只是外语词汇的借用,各个方面还保留着外语词汇的特征,它并没有被汉化,也不属于汉语词汇。字母词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真正融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语义逻辑推理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训诂考证,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保山""城堡""后尘""卧榻""宅第"等词条的释义进行剖析,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4.
许多研究方言的文章,往往把方言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同音的相关词语相比较,以寻求二者间的共性和差异。本文试就一些文章中比较的不合理或失当之处提出来讨论,以期得到更为科学、更为准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对汉字古今字的再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字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字现象,与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又有着明显差异。本明其同,辨其异,旨在对古今字的定义、范围作再界定。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极大增强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紧密,国外新事物、新观念、新信息大量涌入国人视野,从而形成外来词引进的高潮.这期间外来词的使用呈现出新的特点,但由于缺少相关规范,外来词的使用也出现了混乱和无序化等新的问题,如何认识这些现象以及如何规范外来词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荀子劝学》:“……用心一也。……用心躁也。”“用”不是通常的动词意义,而应释为表原因的“由”;《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转”不当训“变”,宜解作副词“更”;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舍”该作疑问代词“啥”,犹言“什么”。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的疏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权威性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其释义达到了较高的质量。该书所涉古词语占全书相当比重,但其释义问题较多,可以说古词语是其释义的盲区。这也是该词典研究的冷角。今选明显失误的若干条进行辨正,按致误的主要特征分为四个小类:一、不明古名物而误;二、混淆近似事物而误;三、不解词素义而误;四、不辨旧注,未利用文物考古资料而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促进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说古文今译     
从上世纪早期初兴时起,古文今译就不乏反对者。百年来的今译实践虽然产生了大量今译书籍,然鲜有如人意者。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古籍今译呈现一哄而起的局面,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人们认为的古文今译的几种功用或者不能成立,或者不那么有效。今译固然有其功用,但实际上它主要是译给自己看的,不是供给别人读的。就现状而言,将今译公开出版多数情况下并不合适。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结晶,色彩词在成语中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成语中出现了两个色彩词,色彩的搭配符合单色调和、类似调和、对比调和的色彩理论,特别是三组对比色黑白、黄紫、红绿的搭配,说明在成语中不仅注重色彩的视觉冲击,更注重色彩的文化隐喻。总之,成语中色彩的和谐体现了古人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