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于2008年6月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1):18-18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0年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有374项(人)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谷超豪和孙家栋院士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2):1-1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6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2006年6月5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5.
科技要闻     
胡锦涛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2006年6月5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胡锦涛总书记并从完善培养体系、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3):1-1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月11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3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主持了大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讲话,国务委员陈至立宣读了《国务院关于二00四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04年度共有305项(人)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相似文献   

8.
站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面对台下雷鸣般的掌声,郑哲敏院士和平日一样平静、谦逊地接过了奖章。而台下的观众可能很难想象,外表如此和蔼慈祥的郑院士已经和“爆炸”这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名词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爆炸力学”这一力学分支便是在郑老先生的努力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1):1-1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8年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07年度共有352项(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8年1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11.
一、奖励大会概况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3年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科技界代表30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相似文献   

12.
陈运泰院士,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在地震波理论、地震震源理论和数字地震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种奖项。陈院士曾担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现任第五届常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础科学》2004,6(2):12-14
20 0 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 0 0 4年 2月 2 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经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荣获 2 0 0 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经国务院批准 ,“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表 1) ;有 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表2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项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句古话: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2006年6月5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国际激烈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一、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稳定和吸引人才的做法和经验经济全球化的…  相似文献   

15.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3(4):371-371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于2004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代表欢聚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共商学会发展大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学会理事长路甬祥院士和学会理事长席泽宗院士,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庆祝大会的圆满召开,分别发来贺辞。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李生教授到会致欢迎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为本届大会的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路甬祥院士,最近为科技名词工作作了重要批示,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科学发展。按照路甬祥主任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结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的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描绘了…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3日,第三届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第三届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王永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法监司副司长桑滨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常务副书记仇芙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等13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于2006年1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1,(12):52-55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20.
众所瞩目的第8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于2006年8月6日至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约600名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生命伦理学家、社会科学家、法学家、科学和卫生保健管理学家、女性学家参加了这次盛会。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一个健康和公正的社会,讨论的内容涉及公共卫生伦理和卫生政策、生命科学技术和研究伦理、临床医学伦理和医学专业精神,以及生命伦理学与文化、宗教、人权、性别研究的关系等。8月6日上午,大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邱仁宗教授宣布大会开幕,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陈竺副院长。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对来自境内外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开幕式后英国学士院院长O'Neill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Wilder教授、韩国科学技术学院宋相庸教授,大会名誉主席、世界卫生组织前副总干事、上海交通大学胡庆礼教授以及阿根廷大学卢娜教授作了基调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