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是近些年来学界涉猎较多的一个内容。人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视野来诠释、理解、探讨、研究“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应当说这对社会现实和学术研究是有明显成效的,也算是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和谐”热潮。当然人们更多地是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探寻,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此类思想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微妙,一直深受学者们的关注。要更好地剖析这种复杂而紧密的关系,必须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看。文章主要选取了“恭城地名”、“恭城日常用语”、“恭城民谣俗语”以及“恭城网络论坛”这四种有代表性的恭城语言形式来与恭城油茶文化进行探讨。通过这一系列的实例分析后,得出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三个小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兴筑的长城,都具有区分文化地理的意义,即将农业为主的文化与游牧为主的文化人为地割裂开来。农业民族建立的政权这样做了,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同样也有这样的举措。而且还出现了“塘泊”、“金界壕”等不同特色的长城。随着长城的南移和北移,中国的文化地理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各种文化的交流也呈现南来北往的反复过程。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过程中各种独特的现象的出现也与这种文化地理的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兴旺和成就可谓有目共睹。但是毋庸讳言,相当数量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依然存在问题。开口往往支离破碎,不知所云,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哑巴英语”;下笔更是生硬艰涩,空洞无物,专家们名之日“Chinghah”(中国英语)。英语学习中之所以出现这种费时而收效低的现象,除了学者不是生活在使用英语的环境里,学非所用,缺乏实践外,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许多师生太不重视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应付各种类型的标准化考试,师生们平时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词汇、语法的比较分析上,而背诵这一学习语言极为有效的方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其特点是文化的技术化和商品化。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形式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部分需要,另一方面却起着消蚀人们意志的作用。它是资本与文化的结合,是商人们用以谋利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警惕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近代,日本又积极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先进文化,其中日语中外来语的出现,就是日本为了更好,更快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而形成的文化快餐。同时,外来语也是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的一个困难区域。对与英语有关联的外来语从语音、词形、语法等举例分析,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及其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中国英语”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来揭示中国英语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其特点,进而说明“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以标准英语为基础,但在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语言与文化的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所以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人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式思维的了解,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英语”将最终被世人所接受而不再被称为畸形英语。  相似文献   

8.
17~18世纪的欧洲正值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学者们把研究中国文化同抗拒宗教愚昧、怀疑皇权神圣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中国文化观以培尔、莱布尼茨、伏尔泰为代表的由比较而认同赞赏中国文化;以马勒伯朗士、维柯、休谟、孟德斯鸠为代表的由比较而批评中国文化;以狄德罗;魁奈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则整合上述两说而对中国文化作出了理性的批判与评估。这种由赞赏到指斥最后臻于理性评估的正、反、合过程表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
论洛阳古代墓葬在我国古代墓葬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古代墓葬资源丰富而独特,在全国墓葬中皇家墓葬堪称最多,是中国古代墓葬的“首善之区”;洛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适合墓葬的“风水宝地”;洛阳出土墓志,尤其是唐代墓志,学术价值高,可以补史、证史;洛阳出土文物精品多,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洛阳地灵人杰,有众多的名人墓葬。洛阳墓葬资源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属于上乘,有独特的、持久的文化吸引力和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潮流的一项具体国策,这个事件对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意义,是引进了一种关键性的动力,虽然这种动力是以一种压力组合的形式出现的:规则的压力,竞争的压力,时间表的压力。但最终加压换来提速,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口,这种力量帮助中国完成了一种常态下不易下决心完成的文化体制改革的使命。具体说来,几乎是与加入WTO进程的不同阶段同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十年间实现了三步跨越:即推进原有国有文化生产单位的集团化;进行多种类型、多个层次的原国有文化单位的转制试点;所有具备条件的文化单位完成转制。  相似文献   

11.
张红娟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5):86-87,81
千百年来,人们都将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并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中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关于人与社会的学说称为“儒学”。传统中国社会深受儒文化的浸润,本文着力研究“儒文化”的形成及衍生过程,提出了“儒教中国”的特征,指明实现“儒文化”同历史文化的整合和促进儒文化的新变革,必然适应我国正在发展中的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地区出现新文化现象的时候 ,旧文化现象的许多主要部分并不是以消亡和破产为特征 ,而是经过选择、转换与重新解释以后 ,依然被一层一层地重叠和整合在新文化结构之中 ,这就造成了新旧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协调、并存、让步的状态。另一方面 ,对于由传播途径而来的异地文化 ,也是通过选择、转换与重新解释以后 ,被一层一层地重叠和整合在新文化结构之中。于是形成了“新”、“旧”、“异”化时空的层叠整合。而这种层叠整合由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只有一次 ,而是经过多次 ,这样较后发展阶段的文化总是呈现出“多重文化层叠整合”的状态。文化变迁既然存在着一种多重文化时空层叠整合的情况 ,便可以用“发生学还原”的方法 ,将共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材料还原到历时态中去 ,从而展现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发生学还原”对于文化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原始文化史的研究 ,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解读中,学者们以往更多地关注到民主化的大众化内涵,即它的量的规定性,而忽略了民主化的文化属性,即它的质的规定性。这种理解的缺失制约着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因此,探明这种理解缺失的文化因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的良性发展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试着从中西文化传统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这三大文化因素来解析高等教育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它的价值发生断裂,而成为一种符号,这种符号传递出的信息满足了人们追求置身更高社会阶级的需要,“XX酸酸乳”已经失去了牛奶产品所具有的营养可口的价值,而成为青少年追求一种品味和时尚的符号,而短信参与,也被演化成为一个人向其他人表示自己没有成为时代落伍者的手段。购买酸酸乳和发短信也成为凡勃伦所说的“炫耀性消费”:向同龄人炫耀自己对潮流的追捧和熟稔。本文以超级女声现象为切入点,就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结构的角度看 ,中国文化类似于一个全息的圆形模式有类似古人说的“大圆镜智”的因素 ,而环形是其基本特质 ,相似于古人说的“太极图”。人有悲欢离合、悲剧喜剧 ;人生有青年、中年、老年、暮年 ;事业有准备、发展、高潮、衰败。四季恰如这种循环变化的浓缩。在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中 ,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表述方式、文化思想的影响下 ,经千百年的积淀 ,秋由单纯的环形而衍生放射 ,也具有了全息性圆形模式的特性 ,由之 ,秋也成为具有母题意义的中国文化话语符号。它是观者较多直接面对的物化了的艺术家心灵世界 ,乃至中华民…  相似文献   

16.
无暇怀旧     
早有人说过:每天地是一个节日,或是一个历史纪念日。借新千年、新世纪到来之际,人们回顾了过去,瞻望了前程;在本期,我们碰到了一个历史纪念日,这就是“沙漠风暴”——那场著名战争爆发10周年。人们都说,20世纪世界的变动,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种变动涉及你可以想像到的几乎一切方面,而正因其变动剧烈而迅速,人们总是不得不急急忙忙向前赶,即使世纪更替之际的蓦然回首,也是带着跨入新世纪的喜悦,带着  相似文献   

17.
冯雨 《科技资讯》2006,(33):107-10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对此,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被文化包装的商品能在充满“铜臭味”的商业世界里展现出商品的美感和诱惑力。品牌的文化包装得当可提升品牌的价值,生动地传达企业和产品的理念,准确地进行品牌识别。长沙的餐饮品牌就文化包装而言不乏精品,但从整体上看仍忽略了文化包装的真正内涵,且思维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器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及玉器本身所蕴含的特殊观念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国玉器文化产生于远古时期,发展时间甚为久远,而不同时期的玉器在各时期各地区文化中的地住和作用不尽相同。“玉器时代”一度成为人们重新划分古史分期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术界也就此特殊概念而掀起讨论热潮。总而言之,不论“玉器文化”是否可以作为某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产生的意义都是无法忽视的,尤其是在中国远古时期的某些地区,玉器对当地文化社会的发展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资讯产生焦虑,何不娱乐处之”,凤凰卫视的这句口号,似乎可以反映处于现代社会压力中的人们对于娱乐精神的渴求。一直以来,娱乐精神在中国都是一个缺失的概念,传统的中国人缺乏一种娱人娱己的精神。直到我们的社会经济上足发条、加大马力向前发展时,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成长的年轻人,突然发现精神的空虚无法填补,于是,关注“自己快不快乐”就成了生活中的一个焦点。人们发现了自己的娱乐需求,娱乐产品的市场迅速庞大,媒体也不顾一切地去迎合消费者的娱乐需求,而一些精明的商家们,也发现了娱乐经济里空前广阔的营销空间,于是,纷纷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增加娱乐概念和娱乐精神,并尽情享受这种“嫁接”所带来的商业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