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空白艺术运用于小说的结尾,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艺术载体的信息量,而且还可以增加小说的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诱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期待视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表现形式和效果来看,作者往往在小说结尾采用中断情节、情节发生重大转折或在情节结尾处造成较大矛盾的方式来制造空白,有意留下“弦外之音”“象外之意”“言外之情”,由读者主动进行再创造的审美活动,以追求"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艺术之道进行本体论思考的诗学的命运 ,向来与艺术的价值连在一起。如何重申艺术的理由 ,事关重建现代诗学的逻辑依据。概括地讲 ,尽管面包的意义无须赘言 ,但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这同样无可置疑。这构成了人文艺术最重要的价值依据。艺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艺术的全部理由就在于 ,人在根本上是一位超越官能欲望与理智需求的审美者。由此呈现出诗学的意义所在 :向诗致敬。  相似文献   

3.
乾隆时期御制诗意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一是大量署名乾隆的诗文创作,以及他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使得诗意图在当时经历了空前的发展,从数量还是技法与风格上,都足以作为独立的传统艺术现象加以研究;二是御用画家通过创作诗意图迎合、表达皇帝的精神意志,从众多作品中归纳出一定的风格规律很值得研究。本文添补了将御制诗意图作为独立的艺术问题进行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蒋勋功的杂文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读者意识,由于作者在创作中对读者的尊重、体贴和关照,使其文留下了大量审美空白,从而让不同身份、地位、阅历、学养和思想境界的读者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买酒其实是一个理由》就是其中的典型,它通过"悬置"论点、"搁浅"论证等独特的杂文创作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隐逸诗人孟浩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诗歌创作风格基础上,在其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抑或风格意境方面都较前代有了斯的超越,开辟了唐代山水诗的清新之风,本文将从创作手法等方面阐述孟浩然山水隐逸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恰当的教育艺术和方法能够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在引导过程中,一是要回避矛盾、设置空白;二是以退为进、布下空白;三要旁敲侧击、留下空白.  相似文献   

7.
《公孙九娘》是《聊斋志异》中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一篇小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小说文本,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尝试着分析它在《聊斋志异》中独特的悲情结局,以引导读者更好地欣赏《聊斋志异》和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盛唐艺术繁荣鼎盛,并且当时的文人普遍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因而留下了数量颇丰的艺术诗。其中,杜甫的艺术诗成就最为显赫。杜甫的艺术诗不但生动展示了盛唐艺术的风貌,而且深刻阐释了盛唐艺术的风度。一方面,杜甫的艺术诗是受盛唐艺术的强烈感染而作,承载了盛唐艺术的大气与恢弘;另一方面,杜诗创作历来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盛唐社会的急转骤变使杜甫后期的艺术诗具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而盛唐艺术的气度始终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底气所在。  相似文献   

9.
歌唱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声乐文化,是对歌曲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处理。本文强调歌唱者应对歌词、音乐、创作意图、时代背景等要素的理解提升至艺术的高度,掌握歌曲的灵魂,这样才能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的生命诗学比较全面地关注诗歌活动中包括作者和读者双向主体的价值,既注重从创作主体方面进行审视,又重视从接受主体方面加以观照。这就使其生命诗学观趋于完整性,从而弥补了以往诗学偏重于作者创作方面论诗而忽略在读者接受方面论诗的缺憾。王船山的生命诗学切入到生命的视域,其主旨在于提升诗歌的品位,更好地发挥诗歌的审美教育作用。王船山的生命诗学对“兴观群怨”、“兴会”、“人格”这三个问题都有深刻理解和独到阐释,于此对前人的生命诗学是有所充实和超越的。  相似文献   

11.
老舍在创作上标举幽默艺术的本意之一,就是确立一种平等亲切的作者一读者交往关系。他以“写家人格”、“文调”等概念,对作者一读者交往关系作了初步的中介分析,并将此分析集中运用到了幽默艺术特性的理论阐述和创作实践之中。这不仅使他发展了独具个性的小说修辞,也使他作品的作者交往姿态在其整个艺术成长过程中不断切近他所理解的真正的幽默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中纪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诗观和理念,在诗的美学上亦有新主张和新发现。一方面纪弦认为现代诗要用散文之工具,但又要写散文所不能写,重诗想且轻诗情是实现这一点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纪弦认为要想现代诗真正成为现代的就要表现新时代的新内容,也就是要有新的诗素。虽然纪弦声称现代诗是横的移植,但纵观诗的发展,发现纪弦的诗仍有传统古典诗的影子——诗趣。诗想、诗情、诗素、诗趣是纪弦的现代诗中融合的美学观,但这种美学观也招致了一些批判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王遐弟 《科技信息》2010,(2):204-206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他的送别诗在情境创设及选取物象上既沿袭了古人的大众题材又推陈出新,着力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物象,将其附着上自己的感情,更加贴切地表达了分别之苦和离别之痛;在艺术手法上复杂多样,但紧紧围绕"情"、"景"这两个主题,要么融情入景,要么以景写情,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王昌龄的送别诗,风格黯然却不低沉,哀婉却不低调,忧郁中暗含激情。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尔塞认为:“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课文包含许多的不确定性与空白因素,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我充分利用和把握空白的艺术,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的“空白”美、捕捉生成中的“空白”美。  相似文献   

15.
重视读者及其艺术接受是鲁迅创作活动和文艺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鲁迅认为,创作和接受二者缺一不可,创作价值的实现有待于读者的阅读活动;读者的接受活动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再创造过程;创作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界和接受水平;读者的艺术接受带有民族、时代、阶级和个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国平 《科技信息》2007,(13):204-206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指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科学教学的“空白”是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未明确或说明的部分和暗示的内容。科学教学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将“空白”手法运用于科学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浙教版科学新教材编写中“空白”手法的应用以及“空白”效应在科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实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虚实观是宗白华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应该虚中带实,实中有虚,但以虚为主,因为虚空是艺术摆脱模仿自然、超越自然以达到另一自然的飞翔的翅膀。虚空的美妙之境的实现又必须借助于“实在”,“实在”的作用在于:首先受众要乐意去参与填充空白的创造,这个过程轻松而富于美感;其次这种参与创造要有价值,即作者和受众共同完成的这个“文本”要有美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现代诗学理论为指导,从独特的美学分析视角,将唐湜40年代现代抒情诗划分为浪漫抒情诗、玄思诗、人物诗、社会诗等4种类型,并分析、概括其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揭示了唐湜现代诗的创作个性及其所体现的九叶诗派流派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艺术特色角度对老舍小说创作加以分析。作家采用幽默喜剧艺术表现手法去启迪和激发缺失了灵性的人们,而由此产生的笑在情感上充满着轻快、机智的审美形态。老舍小说的悲剧价值在于他所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苦难,他们悲哀地活着,委屈地死去,让人感到的是悲剧的痛感。老舍用北京的方言俗语写人物及日常生活,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李白在“蜀道难”同题乐府中抒发过“蜀道难”的浩叹,杜甫因其亲历过艰险的蜀道而留下了细腻、真切地描写“蜀道难”的诗篇,各自诗作中流露出了不同的创作心态,创作方法、艺术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也差异鲜明,展现出两位诗人独具个性的主体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