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构建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河南省2000—2010年的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量化动态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11年间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发展协调等级总体较低,处于"较不协调"和"一般协调"水平,与理想最优的协调状态还有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状态呈U型波动,各年之间的改善系数并未出现持续递增趋势,河南省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状态存在"恶化"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县域尺度的城乡一体化类型是典型农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依据.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并借助ARCGIS空间技术平台,研究了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五个关键因素,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居民经济收入四种城乡一体化地域空间类型.经济发展是县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动力,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是提升县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推拉力量,不同县域的资源禀赋差异也是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经济发展子系统和基本公共服务两个子系统建立二者协调度评价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17地市2004年与2013年2个时间截面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关系、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全省经济在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下,城市间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自东向西形成明显梯度格局.2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城市间差距亦呈扩大趋势,但差异小于经济发展的地市间差异;空间上呈自东北向西南差异递减、"双核"结构仍在强化的特征.3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上升,但协调度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耦合特征,协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半岛地区、鲁中地区、鲁西北地区、鲁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旅游公共服务是随着旅游业诞生而产生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作为衡量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夜间经济的发展与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息息相关,如何实现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由白昼场景向昼夜双场景的转换,从而实现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夜间经济十强城市——西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发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并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模型.聚焦夜间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因子,发现西安市各项夜间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与夜间旅游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成正相关,均逐年提升,其中夜间旅游公共交通服务、夜间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综合水平较高,对夜间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而夜间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水平相对较低,进而为西安市及相同案例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供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河南省典型平原农区县域杞县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其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现代农业进程缓慢、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均衡等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原农区县域新型城镇化重点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培育特色城镇经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整合农村用地空间,以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构建返乡创业外部环境供需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郑州市为核心的豫北地区供需水平较高,沿着高值区呈线性向外递减扩散;耦合协调度等级高的地区呈现出"一横一纵"的空间分布格局;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劳动力资源状况与供需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  相似文献   

7.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河南省县域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明显,中西部地区为经济增长热点区.欠发达农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部分县域由冷点区转化为次冷点区.(2)河南省县域乡村转型空间相关性显著,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一致.乡村转型热点区分布在中部农区和豫西南部分县域,县域经济增长中心为乡村转型的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3)河南省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耦合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对两者耦合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4)结合人均GDP划分出低水平耦合型、拮抗型、磨合型及协调型4种类型,超过80%的县市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处于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分析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2010—2019年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间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C、系统综合发展指数T呈线性上升趋势;自然生态环境效益函数呈U形...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18个地市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层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河南省公共服务满意度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居民对于政府在公共事业、社会保障、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7个领域提供的公共服务都达到基本满意的程度.其中,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满意度水平最低.要想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满意度水平,河南省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这两个领域的公共服务建设和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