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恶劣天气(不同降雨密度)引起的道路网络供给和需求不确定性对装备和未装备ATIS用户的出行行为产生的影响, 本文提出一个内生、平衡ATIS市场占有率和遵从率下, 基于路径运行时间可靠度的交通分配模型. 装备ATIS的用户也并不总是遵从ATIS提供的建议. 因此, 所有用户被分为三种类型: 装备ATIS且遵从ATIS建议的用户, 装备ATIS但不遵从ATIS建议的用户以及未装备ATIS的用户. 用户在选择出行路线时会综合考虑路径运行时间不确定性、天气条件以及ATIS的建议. 此外, 本模型使用基于Logit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 考虑用户的出行成本感知误差. 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等价的基于路径流量的变分不等式问题. 通过算例分析证明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路径运行时间可靠度的随机系统最优拥挤收费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交通网络平衡模型和边际成本收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运行时间可靠度下的随机系统最优拥挤收费问题,建立了运行时间可靠度及内生ATIS市场渗透率条件下随机系统最优交通拥挤收费模型.分析了基于运行时间可靠度下的随机系统最优拥挤收费对用户出行行为的影响.发现了与确定性网络用户平衡流中的情形类似,对于考虑运行时间可靠度下的随机交通网络,边际成本收费理论仍然适用,即采用边际社会成本流函数代替单位路段成本流函数,可以使随机网络随机用户平衡流变为随机网络随机系统最优流.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的拥挤收费模型中,拥挤收费仅与路径(路段)运行时间和路径(路段)流量有关.现实中,在确定他们的出行路线时,用户往往还会考虑网络运行时间可靠度因素,而不仅仅是路径运行时间或成本.用户对于运行时间可靠度的置信度要求越高,传统的拥挤收费执行效果越不理想.因此,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拥挤收费不一定能使网络效益达到最优或缓解交通拥挤.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系统有多种出行模式,可为不同类型的通勤者提供出行服务.本文针对瓶颈道路和地铁线路并行的双模式交通系统,首先建立含两组异质通勤者的驾驶小汽车与乘坐地铁的出行模式选择均衡模型.模型中,地铁出行模式考虑边际成本票价和车厢内体触拥挤的影响,驾驶小汽车出行模式引入基于时间成本的系统最优动态收费和固定收费的组合收费策略.其次构建双模式系统总社会成本最小化模型和总收费收入最大化模型,并推导最优的组合收费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模式交通系统在基于时间成本的系统最优动态收费的出行方式分担与无收费均衡下的出行方式分担相同.在组合收费下,提高瓶颈道路固定收费会使出行时间价值和车厢内体触拥挤成本高的通勤者更倾向于驾驶小汽车出行,而出行时间价值和车厢内体触拥挤成本低的通勤者倾向于选择地铁出行,并且,当组合收费中,固定收费部分增加时,此类通勤者的组合收费将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对路网容量的影响,分别研究了ATIS发布的信息质量和ATIS的市场渗透率两因素对路网容量的影响。针对ATIS信息质量,利用随机用户均衡建模理论,建立了考虑路段容量约束的路网容量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信息质量水平通过随机分配参数来反映;针对ATIS市场渗透率,则建立一个具有混合型随机交通分配的路网容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信息质量水平和市场渗透率水平对路网容量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辆特征的差异, 将用户按车型分为有限类,用户依据出行成本随机选择出行路径.为了达到合理分配流量和减少排污的目的,交通管理者按车型对用户收取拥挤税和污染税.通过建立多车型随机变分不等式模型,得到了包含拥挤税和污染税的依车型的最优收费,最后提出了基于效率损失的政策评价指标. 数值试验表明:随着环保强度加大, 系统总污染逐渐下降, 评价指标有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行需求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挤愈发严重.为了缓解交通拥挤,本文针对公私合营的交通网络,考虑用户异质性,提出了对交通网络同时实行道路收费和可交易电子路票方案的混合策略,即分别对使用政府资建的公有路段和BOT模式下的私有路段的出行用户收取电子路票和费用.通过对用户在混合策略下的出行行为分析,建立了用户均衡和路票市场均衡下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接着,对交通网络的系统最优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促使路网在用户均衡状态下达到系统最优的混合策略集合,同时给出了混合策略下系统效率损失的上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涵盖其他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得到能实现双重目标的最优混合策略.最后,对具体路网进行数值实验,可分别得到路网中每一公有和私有路段的具体路票收取量和收费值,以及需要设置的收取总窗口数.  相似文献   

7.
考虑了影响ATIS(advanced traffic information system)条件下的出行者道路和停车选择行为以及影响ATIS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构造了基于概率的SUE模型来描述ATIS条件下的道路和停车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双层规划模型来解决道路及停车信息条件下交通网络的系统优化问题,其中上层模型是一个系统优化问题,下层模型是描述出行者道路和停车选择的SUE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例子分析了模型及算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多起始单终点的交通网络上,本文研究当终点处停车空间不足时,如何通过在路段瓶颈处实施拥挤收费实现系统最优.首先,根据小汽车和公交的出行成本函数,运用凸规划算法求解系统最优条件下网络中各OD最优的小汽车和公交出行量.其次,根据系统最优时的小汽车出行量,计算出为了消除交通瓶颈处车辆排队而实施的动态拥挤收费.再次,根据小汽车和公交车出行成本的均衡条件,计算出各OD对每辆小汽车出行者应缴纳的停车拥挤附加费(或应获取的补贴),收取该费用(或发放补贴)的目的是调节小汽车和公交的出行量使它们在双模式均衡(小汽车与公交车出行模式均衡)条件下分别达到系统最优水平.最后,算例分析了两组OD对的情况,计算出两种泊位供应量下各OD对小汽车最优出行量与小汽车出行的停车拥挤附加费或补贴,并且给出了动态拥挤收费与道路收费的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与空间公平多用户网络拥挤收费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多用户交通网络中的拥挤收费路段定位问题,在有不同VOT(时间价值)用户的拥挤收费双层模型的上层模型中,加入满足社会与空间公平要求的约束条件. 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有公平约束的拥挤收费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尽管加入公平约束后的模型不能使交通系统达到最优,但仍旧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挤,并且所得到的收费方案能被所有不同VOT的用户接受.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针对用户之间的出行、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拥挤收费进行了博弈分析,探讨了影响道路拥挤收费的因素, 设计了基于博弈模型的拥挤收费算法.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以给出不同程度拥挤道路收费的数值区间,对道路拥挤收费定价和交通管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目标路径诱导下平衡市场渗透率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假定在多目标路径诱导下,用户基于旅行时间和旅行费用权衡的水平上做出路径抉择,这有别于传统的单目标路径诱导下,用户选择旅行时间最小的路径出行的决策.在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下,有诱导装置的出行者能更准确的选择旅行负效用最小的路径出行,而无诱导装置的出行者对出行路径的选择有更大的随机性,因此路径诱导能给出行者带来收益.假定路径诱导带来的收益决定了在路网达到平衡时有多大比例的出行者使用诱导装置,即平衡市场渗透率.本文利用混合网络随机用户均衡建模理论,研究了多目标路径诱导下平衡市场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并设计了一个求解模型的算法.通过算例讨论了单目标和多目标路径诱导、旅行费用函数形式以及信息质量参数对平衡市场渗透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多目标路径诱导相比,单目标路径诱导可能低估或高估平衡市场渗透率;平衡市场渗透率随信息质量是递增的,但其边际影响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12.
ATIS作用下的混合交通行为网络与效率损失上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一个被路径诱导系统支持的交通网络,装有ATIS的出行者接受交通中心的指挥、按照系统最优的原则选择路径,没有该装置的出行者根据个人成本最小的原则择路,建立了刻画这种混合交通行为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推导了混合交通行为网络的效率损失上界,并以多项式路段成本函数为例给出了一些上界的特殊值.研究表明,效率损失上界与具体被研究的网络结构和交通需求水平有关,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得到与网络需求和网络结构无关的上界值.  相似文献   

13.
输配电价是电力市场改革的关键,是推进售电市场放开的重要基础.随着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深入,不同类型的输配电价定价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大工业用户输配电价为研究对象,首先,引入汉森门槛模型,内生性划分大工业用户的负荷率区间;其次,建立输配电网长期增量成本分摊模型,提出基于负荷率差别的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并借鉴分时电价思想,构建基于负荷率差别定价的分时输配电价协调优化模型,设计分电压等级、计及负荷率差别的分时输配电价;最后,以我国中部H省大工业用户为例,验证所提模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分时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吸收了负荷率电价和分时电价优点,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同时有效调节电力用户需求,实现削峰填谷,一定程度缓解输配电网阻塞问题.  相似文献   

14.
ATIS影响下基于广义出行负效用的随机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先进的出行信息系统(ATIS)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混合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将出行者划分为"有ATIS接收装置"和"无ATIS接收装置"两类,两类出行者均以随机方式选择出行路径,路径选择准则为广义出行负效用最小,广义出行负效用定义为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可靠性的线性组合。利用混合网络随机用户均衡建模理论,建立了ATIS影响下基于广义出行负效用的随机型分配变分不等式模型,基于二次加权平均方法设计了求解模型的启发式算法。通过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构建的模型和算法,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灰色市场条件下产品质量为非对称信息的情形,构建由一个制造商、一个灰色市场投机者和顾客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的质量披露及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在产品质量和低价市场顾客支付意愿较低时,制造商的质量披露策略是向顾客隐藏质量信息,反之则向顾客披露质量信息;在定价策略方面,随着低价市场顾客支付意愿的提高,制造商可通过不断缩小高、低价两个市场的价格差与灰市投机者进行竞争.进一步地,通过与产品质量对称信息情形对比分析发现,虽然非对称信息情形下制造商具有信息优势,但制造商不一定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且其利润并不总是受到灰市投机者的影响.最后,通过将模型进一步扩展到制造商进行质量研发,即质量为内生时的情形,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普适性,可为灰色市场下制造商质量披露与定价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B2C电子商务质量不确定性定价机制设计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确定性定价下,电子商务企业事先承诺,当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劣等质量时将给予顾客一定的价格折扣,消费者根据公开可获得的历史数据来确定企业产品质量表现概率并做出购买决策。研究了企业的私有信息和企业与市场在产品质量信念上的区别对定价方案选择的重要作用,表明质量不确定性定价是降低质量不确定性在B2C电子商务中负面影响的有用机制。当市场低估了企业的表现时,不确定性定价合约是有价值的;对于企业的最优方案是:对不良表现提供完全价格折扣,而对合格表现相应地给予更高的价格。  相似文献   

17.
交通信息对交通网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随机均衡模型,分析了交通信息对公路交通网络的影响,并利用经济学的方法提供交通信息(模型NI)和提供交通信息(模型I)两种模型进行比较,得出三个主要结论:(1)交通信息的提供可以增加交通网络中道路使用者(用户)数量的期望值;(2)交通信息的提供可以降低交通网络运行费用的期望值;(3)交通信息的提供可以增加交通网络的消费者剩余,这三个结论说明了提供交通信息是一种提高交通网络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