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20种加热型密封胶的软化点和流动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软化点和流动值具有相关性(显著性水平p<0.01),建议弃用流动试验.分别采用水泥混凝土模块和沥青混凝土模块制作拉伸试件,进行低温拉伸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模块对低温拉伸试验的影响不显著(显著性水平p>0.05),建议采用沥青混凝土模块.进行了沥青路面裂缝运动观测,根据观测结果,提出4种类型密封胶低温拉伸试验的试验温度和拉伸量要求分别为:0℃和25%、-10℃和50%、-20℃和75%、-30℃和150%.该研究为交通行业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聚乙烯熔体拉伸流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PTT(Phan-Thien-Tanner)模型,将温度引入结点破坏率H函数中,构建新的聚合物流体本构方程.应用该方程,分析温度对聚乙烯熔体拉伸流动中拉伸应力和拉伸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熔体的拉伸应力和拉伸粘度都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
运用纺丝法(Rheotens)和纯拉伸法(RME)研究分析两种聚合物PPU1780F1及NX50081的熔体拉伸流动性能。从熔体拉伸时瞬时拉伸粘度与应变、应变率的关系以及温度的影响,观察聚合物熔体拉伸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熔体受力、拉伸粘度随应变、应变率和温度而改变。PPU1780F1拉伸粘度高,最大应变、应变率明显高于NX50081,适用于纺丝成网非织造布。而NX50081拉伸粘度低,不宜过多拉伸,可选作为注塑模压成型制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1)SPE87056水力流动单元解决Siberian油田的油藏描述难题(2)SPE84603用流管渗透率模型对油藏流动单元进行识别、特征描述和标定(3)SPE84277通过油藏模拟对流动单元的定义进行敏感性分析(4)SPE83586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流动单元和渗透率(5)SPE71725把毛细管压力和Pickett曲线相结合确定流动单元和油层(6)SPE59625根据流动单元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完善油层渗透率模型:哥伦比亚Suria和reforma-libertad油田的实例研究(7)SPE63254用水力流动单元估计阿拉伯中部油藏的渗透率(8)SPE63072用流动单元概念有效描述委内瑞拉Orocual油田San Ju…  相似文献   

5.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片材挤压流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挤压流动技术研究了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片材(GMT)的各向异性流动行为。GMT的增强材料是采用干法制造的连续纤维针刺毡。实验中GMTOP圆片试样放在平行模板间,在200℃下进行轴对称等温挤压流动研究,由试验机自动记录挤压过程中挤压力与合模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最后,通过两种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挤压流动:纯拉伸流动和纯剪切流动。研究结果表明:GMT挤压流动过程中拉伸流动为主导流动,剪切应力的影响较小,可以应用拉伸流动模型来预测压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C型拉伸试样的特点,用C型拉伸试样测量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_(Ic)的方法。给出了从圆筒形PC_rN_(il)M_0炮管材料上加工切取的C型拉伸试样所获得的K_(Ic)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献[1]的基础上,本文推导了单轴拉伸流动;双轴拉仲流劝和二维拉伸流动中牛顿流体的Trouton比,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熔融挤出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氢氧化镁(PBS/Mg(OH)2)生物可降解阻燃复合材料,并对其熔体流动性、热稳定性、阻燃性能、结晶与熔融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加入Mg(OH)2降低了PBS的熔体流动速率,延缓PBS在燃烧过程中的分解,有效提高PBS的极限氧指数和抗滴落性能. Mg(OH)2对PBS结晶具有的异相成核作用,显著提高PBS的结晶温度并改变PBS的熔融行为. 当Mg(OH)2质量分数低于40%时,Mg(OH)2提高PBS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但降低PBS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当Mg(OH)2质量分数大于50%时,由于PBS和Mg(OH)2的相容性较差,PBS/ Mg(OH)2复合材料在拉伸和弯曲过程中均呈现出脆性断裂现象,导致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钠基蒙脱石(PMMA/MM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溶胶(PMMA/SiS)二元纳米复合材料,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钠基蒙脱石/硅溶胶(PMMA/MMT/SiS)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用凝胶液相色谱、小角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以及拉伸测试探讨了纳米粒子种类、用量对聚合物组成、热稳定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纳米粒子的加入使PMMA的分子量分布变宽.当纳米组分含量适当时,PMMA的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得到增强,且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比二元纳米复合材料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大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0.
对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780进行了298,333,363 K温度下且应变速率为10-4,10-2,100,102,103 s-1时的单向拉伸试验.分析了TRIP780钢的流动应力对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敏感性,并讨论了Johnson-Cook(JC)和Khan-Huang-Liang(KHL)流动应力模型对TRIP780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TRIP780钢的流动应力呈现对应变速率的正向敏感性和对温度的负向敏感性,且在高应变速率下流动应力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降低;JC模型对TRIP780钢流动应力拟合在小应变水平下比KHL模型更加准确,而KHL模型在大应变水平下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和Mori-Tanaka平均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单向拉伸代表体单元模型,分析了TRIP钢单向拉伸变形中各组成相的弹塑性变形行为,获得了考虑相变诱发塑性效应的TRIP钢流动应力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该模型建立了由相变引起各微观相体积比的变化与TRIP钢宏观流动应力之间的内在联系.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正确地预测了TRIP钢的流动应力,将为TRIP钢材料性能的描述及相关的数值仿真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成纤材料的可纺性是合成新的成纤材料或是度量现有材料的成纤条件的关键性参数,拉伸率是衡量材料的可纺性的依据,本文就纤维纺丝拉伸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与材料本构方程联立求解,可分析求解高分子材料拉伸流动中的流动参数.  相似文献   

13.
成纤材料的可纺性是合成新的成纤材料或是度量现有材料的成纤条件的关键性参数,拉伸率是衡量材料的可纺性的依据,本文就纤维纺丝拉伸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与材料本构方程联立求解,可分析求解高分子材料拉伸流动中的流动参数.  相似文献   

14.
应力分布不均匀对流动极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受弯受扭的构件。这些构件内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对流动极限有何影响及其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在锅炉强度计算中,拉杆和烟管受拉伸作用,而端盖板受弯曲作用。试验与计算可知,弯曲应力比较大。对同一种材料,如何选取这两种受力情况下的流动极限呢?据有关资料介绍,弯曲由于应力分布不均匀能提高试件外层纤维拉压流动极限10~20%,对于碳钢圆截面试件将提高60%。此外,圆轴扭转也能提高表层材料剪切流动极限20~30%。但对部分材料的弯曲试验表明,根据 Nadai 弹塑性弯曲公式计算表层纤维拉压流动极限 S_(0.2)~b 和拉伸时的口σ_(0.2)接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碳酸酯/超支化不饱和聚酯酰胺(PC/HUPEA)共混物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与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UPEA能显著改善聚碳酸酯的流动性,对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也有影响.在0%~1.0%质量分数范围内,共混物拉伸模量和冲击强度随HUPEA的质量分数增加而下降;HUPEA的质量分数为0.43%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最大值,而屈服强度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预测和防止高海拔地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在强紫外线作用下发生老化从而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和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对暴露在室外环境下极容易受到紫外线作用而发生老化的高分子聚乙烯材料进行常温强紫外线人工环境下的老化处理。老化处理后的试样采用扫描透射电镜(EMS)分析其表面微观结构;并用拉伸试验机进行单轴拉伸,分析应力(σ)-应变(ε)曲线、拉伸强度(σ_b)、拉伸弹性模量(E)、断后伸长率(δ_n)及最大力;用ANSYS软件对不考虑温度影响下的试样进行交变荷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强紫外线老化时间增加,应力(σ)-应变(ε)曲线无明显的屈服阶段,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断后伸长率及最大力的变化是先下降然后逐步趋于稳定,而强紫外线照射时长对疲劳寿命影响不明显。该结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工程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物质客观性原理推导了各向异性粘弹流体材料拉伸流动本构关系;拉伸粘度与拉伸速率之间变化关系是研究纺丝流动重要参数,得到了不同拉伸速率下无量纲拉伸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曲线,该数据将大大扩大其应用范围,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工业中.  相似文献   

18.
利用液晶高分子共转模型理论,探讨液晶高分子流体纺丝拉伸初步机制,推导出了测粘拉伸流动的法向应力差和拉伸粘度的解析表达式,得出了拉伸粘度和主拉伸速率随其它参数变化曲线,对纺丝拉伸过程的工艺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柳奇  陈力  严迪  夏玥 《科技信息》2013,(11):174-177
本文以聚丙烯(PP)为基体,分别以凹凸棒土(ATB)有机改性凹凸棒土(ATBf)为无机粒子填充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ATB、PP/ATBf复合材料。对改性ATBf进行了TEM结构表征并讨论和比较了ATB、改性ATBf对PP/ATB、PP/ATBf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流动性能、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均匀地吸附在ATB表面,达到了表面改性的效果测试,ATB和ATBf的加入都能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大大提高:在ATB含量为1wt%时,PP/A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34MPa,冲击强度达到了2.8kJ/m2;当ATBf的含量达到2wt%时,PP/ATB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了37.5MPa,冲击强度明达到了3.3kJ/m2。ATB、ATBf的加入,对基材起到了明显的成核作用,降低了复合体系对对结晶温度的依赖性,提高了结晶速率。ATB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熔融指数的增加不大,而ATBf的加入对提高了复合材料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液压胀形薄壁管材料流动应力方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管材液压胀形(THB)来构建管材流动应力方程的方法.基于薄壁管材在液压胀形中的试验数据,用曲线拟合方法、塑性薄膜理论及静力平衡方程通过计算来确定管材流动应力方程,避免了变形管材轮廓子午向曲率半径、变形区应力与应变的直接测量.采用模具内部增压方式,开发了一套可在单动压力机上使用的自然胀形试验装置,并在此装置上对不锈钢1Cr18Ni9Ti管及碳素钢20钢管进行了管端自由的液压自然胀形试验,获得了2种管材的THB材料参数并构建了流动应力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与单向拉伸试验相比可以得到更大应变范围内的流动应力;在等效应变较小时,所得到的流动应力曲线与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流动应力曲线基本接近,但随着应变的增大,两者差距增大;从液压胀形试验法中得到的管材硬化指数、强度系数及流动应力均比相应板材的单向拉伸试验数值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