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种子活力和田间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种子活力指数比应用发芽率(在理想条件下)能较好地反映种子播种品质.经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的种子或在超适温、次适温中萌发的种子,其发芽率参数比在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条件)接近播种品质的实质.应用预冷处理不但可提高种子活力,而且也可改善植株田间生产性能.乙烯利浸种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活力指数.  相似文献   

2.
不同活力花生种子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种子经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后种子活力下降,其蛋白质总含量、胚轴和子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均随之下降,胚轴、子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随种子活力的下降而减少,低活力花生种子胚轴可溶性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显著下降.低活力种子萌发时,贮藏蛋白质迅速降解,而新合成的蛋白质却较少,随着种子活力的下降,胚轴可溶性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的种类也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3.
1原料情况与加工关系1.1原料必须符合加工的质量。1.2大豆必须有适当的水份。大豆的安全水份为14%,加工水份为11—17%。当水份低于11%时,对工艺会产生以下影响:1.2.1影响压秕工艺。水份温度偏低,大豆干而硬,抗压力增大,压秕时浪费动力,并有大量颗粒豆渣产生。使细胞得不到充分破坏,影响油率。1.2.2影响蒸炒工艺。水份过低继续加热会导致豆胚焦糊,实践证明,温度在100℃左右.蛋白质变性最好,超过130℃,碳水化合物碳化发焦,影响油率。当水份超过17%时,对工艺会产生以下影响:(1)影响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泰山22号和石麦20号两个小麦品种,依据含有氨基物质(氨基酸、蛋白质、多肽)与水合茚三酮共热产生蓝紫色化合物的原理,对茚三酮显色法是否适于小麦种子活力检测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小麦净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0d、2d、4d、6d,以被处理小麦种子标准发芽试验得到的种子活力指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作为种子活力的标准。将种子每孔1粒置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25℃浸泡6h,吸取50μL种子渗出液于新96孔板中相应位置并加入100μL茚三酮反应试剂,80℃水浴反应30min,用酶标仪记录570nm吸光度值,与老化处理种子的标准发芽试验各项种子活力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小麦种子活力指标与茚三酮显色法测定的吸光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9837~-0.9988之间,将吸光度大于1.0的蓝色孔比例与种子活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在-0.9739~-0.9999之间,达到极显著,说明依据氨基酸渗漏的茚三酮显色法可以用于小麦种子活力的快速、非破坏检测。  相似文献   

5.
杜爱 《科技园地》2006,(1):14-14
1.退化现象:马铃薯退化现象十分普遍。引进一优良品种,种上几年以后植株生长愈来愈弱,薯块显著变化,产量愈来愈低,最后完全失去利用价值。这种现象就是退化现象。发生退化的马铃薯其植株表现出各种畸形和病症,如植株矮小,茎杆变细,叶片卷曲或皱缩,块茎变尖变小变老,并且都表现出比较固定的症状。比较常见的退化类型有皱缩花叶型、卷叶型、矮生型、缩顶型、条斑型以及复合型等。  相似文献   

6.
许多作物种子含糖量及其他营养成份随老化而降低,从而影响品质和植株生长。本研究旨在探讨种子贮藏期间加速老化对种子可溶性糖、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幼苗生长情况。参试大豆品种3个,置于37℃高温下处理20、40、60、80天,以及在48℃高温下处理48小时,以常温(18~20℃)贮存大豆作对照。加速种子老化使大豆种子可溶性含量糖明显降低,脂肪酸和蛋白质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萌发率及个体发育受到高温处理的严重影响,特别是随着老化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对加速老化的反应差异,其中以山东1号可溶性糖下降最多,达13~37.4%。  相似文献   

7.
入侵成功的外来种铜锤草(Oxalis corymbosa)表现出爆发型的分布格局.为探索该物种对异域环境的适应性,以实验手段对不同人工胁迫环境下一个生长季的铜锤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促使植株株型紧缩,叶片周转率提高,生物质量累积下降;遮阴条件显著降低叶的周转率(P<0.001),生物质量累积下降;竞争条件下植株株型高大,生物质量累积增加显著(P<0.001),表现出形态可塑性.水分胁迫下植株生长缓慢,增长期缩短,最大生长量显著降低(P<0.001);遮阴条件下增长期缩短,叶面生长速度提高,而高生长速度有所下降;竞争促进生长,生长期和生长速度均有明显提高.相对而言,水分胁迫下种群存活率提高,无性繁殖率降低,且水分胁迫越严重无性繁殖率越低;遮阴促使种群快速完成生活史,种群存活率和无性繁殖率均降低;竞争条件下存活率有所下降而无性繁殖率增加,种群存活和繁殖之间的颉抗关系表现明显.胁迫环境下,种群适合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阿尔泰山拟南芥种群统计学特征的连续观测,以及不同萌发时期植株种子萌发特征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拟南芥不同萌发时期植株所结的种子对温度变化的母体效应及其适应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同一年春季不同时间成熟的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具有母体效应。早萌发的植株在种子成熟期间经历的温度较低,后代种子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4个样地中早期植株产生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18.89±1.11、53.34±3.33、84.45±2.22、81.11±1.11,显著高于15-28℃下同样地其他时期植株种子的萌发率;母体生境的异质性也可对后代种子萌发产生影响,例如,种子成熟期生境中的可利用水分;早期和晚期萌发的植株具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不同样地早期萌发的植株存活率分别为:9.8%、12.1%、13.9%、3.4%,显著分别低于不同样地晚期萌发植株的43.3%、45.7%、68.4%、65.3%,但个体繁殖力分别为:499.50±79.31、241.5±36.96、285.3±49.65、608.4±177.59,显著高于同一样地晚期萌发的。早期萌发植株产生的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8℃比晚期的更宽。因此,早萌发的植株倾向于通过扩大个体繁殖量以及更宽泛的种子萌发温度来促进种群增长,晚萌发的植株则倾向于提高存活率并使后代在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萌发维持种群延续。本研究是对深入研究拟南芥种群的适应机制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当归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出当归种子的质量标准,规范种子供需市场,参考农作物种子的扦样、种子净度、千粒重、水分含量、种子活力、发芽率和健康度等检验规程,对岷归1号、岷归2号及其火药种子和野生当归种子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当归种子净度为93.43%~91.94%,千粒重1.5087~1.6888g,种子含水量12.19%~12.89%,种子活力48.50%~60.00%,发芽势33.00%~64.00%,发芽率65.50%~86.00%,病种率3.7333%~5.3300%,死虫和卵含量0.0362%~0.0806%;岷归2号种子、岷归2号火药种子和野生当归种子在千粒重、种子活力和发芽能力方面均优于岷归1号种子和岷归1号火药种子,其中野生种子中死虫和卵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子,但病种率显著低于其他种子。通过对不同当归品种及不同种子对比研究,提出了供生产应用的岷归1号和岷归2号当归种子分级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大豆干燥和发芽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干燥过程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显示,热风干燥过程中,风温和初始含水率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当风温>42℃时,大豆发芽速度减慢,幼芽开始出现畸形,发芽率降低.当风温>62℃时,大豆发芽速度更慢,发芽率降低到70%以下,幼芽畸形率达到90%;初始含水率越低,干后种子发芽率越高.正交试验表明,风温、大豆初始含水率、干燥时间及风温与大豆初始含水率的交互作用对大豆发芽率影响高度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