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交直流混联系统中逆变站的换相失败使交流线路发生频率偏移,导致工频量纵联方向保护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利用线路区内、外故障时,传播到两端保护的电流故障初始行波波头之间极性差异构成纵联保护。该方法仅利用电流初始行波极性差异进行方向判别,消除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无法准确传输宽频带电压信息导致保护的低可靠性问题,且利用高频电流进行计算,避免了交直流混联系统频率偏移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单相故障和多相故障,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暂态电流极性比较的单回输电线路保护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母多出线暂态电流极性比较的输电线路保护原理和基于暂态电流极性比较的双回线保护原理,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基础上,研究了实现暂态电流极性比较保护的故障选相原理和实现该原理的程序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PSCAD建立了多回路高压单芯电缆仿真模型,分别对主绝缘故障和外护套绝缘故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主绝缘故障时,故障相导体中的初始暂态电流与本相金属护层中初始暂态电流极性相同;外护套绝缘故障时,故障相金属护层中的初始暂态电流与本线路非故障相金属护层中的初始暂态电流极性相反.  相似文献   

4.
陈霞  吕晓荣 《科技资讯》2009,(15):128-128
当前我国高压电网的继电保护包含了传统的电流保护、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及近年来关于故障时产生的行波,谐波为量测量的保护。本文简要分析了高压线路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和超高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超高速保护而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输电线路行波信息和高频暂态电流信号经小波变换数据预处理,并提取相关时域和频域特征值之后作为分布式神经网络的输入,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准确识别线路故障类型、故障位置,为实现保护的超高速动作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电力系统集成保护的方案,描述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极性比较原理的多出线集成保护系统.当故障发生后,对母线所有出线的暂态电流模量的模极大值进行极性比较就可以判别故障发生的相对位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单侧母线各出线的暂态电流信号的模量进行小波变换后的模极大值极性来判别故障的相对位置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暂态电容电流的存在对电流差动保护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地介绍了采用暂态电容电流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案和贝瑞隆补偿方案,可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空载合闸和区内、区外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暂态电容电流进行较好的补偿、提高电流差动保护的速度和准确性,文中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故障行波暂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配电系统,基于故障暂态行波信息的线路保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该文以行波理论为基础对线路各种类型故障行波的模分量、行波在配电混合线路和分支线路中的传播特性以及行波在线路末端的反射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尽管三相中的稳态线电压对称,但故障暂态过程仍产生行波线模分量;行波在混合线路中发生复杂的折反射,并且经过一段混合线路后,行波波头将发生一定幅值的衰减;行波信号到达线路末端后,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在线路末端的反射情况随线路结构不同呈现规律性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文中分析为基于行波信息的配电线路故障选线及测距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对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暂态特性和初始行波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提出利用故障暂态主频分量和初始行波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即若暂态主频存在,则用暂态主频故障检测原理,否则用初始行波故障检测原理对线路进行故障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故障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谐振接地系统中的故障线路,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吴丁帅 《科技资讯》2009,(4):138-138
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传统保护不能满足超高压电网发展的要求,探索新的保护原理和可行的实现方法提高输电线路保护的性能,是继电保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速率滤波器组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单端保护,具有对故障高频信号处理分辨率高、处理速度快等优点性能。分析暂态电流特征,利用多速率滤波器组抽取暂态电流和电压信号并计算能量比,根据能量比来判定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1.
将形态学的概念引入到电流行波比较式保护原理中,提出了基于形态学梯度变换的超高速电流行波极性比较式保护算法.算法具有运算量小、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并且由Clark变换产生1、2两种线模量,取形态学梯度变换后极大值较大的模量进行极性比较,因此对于任何一种故障类型都有较高的灵敏度,不存在故障类型引起的动作死区.ATP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可以用来实现超高速保护,基本上能够正确判别区内外故障,适应不同位置、不同过渡电阻、不同初始角及不同类型的故障情形.此外,还提出了电流行波相似度比较式线路保护方案,此方案不依赖于两端某一点的极性来判断区内外故障,而是通过比较线路两端一段时间内电流的相似度来区分区内外故障,因此可以明显提高判别故障位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对距离保护算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距离保护暂态超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对于采用解微分方程算法的距离保护,当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和电流互感器(CT)暂态特性一致时,它们对解微分方程算法没有影响,反之则会引起暂态超越.通过建立两者的数学模型,分析并比较两者在传递非周期分量时暂态特性的差异发现,由于CVT和CT的传变特性不一致而引起的二次侧电压和电流中非周期分量无法平衡是导致距离保护暂态超越的根本原因.EMTP故障仿真和现场录波试验表明,CVT和CT的非周期分量衰减时间分别为10ms和40ms,即CVT后非周期分量比CT后非周期分量衰减快,因而会导致距离保护因为暂态超越而误动作.  相似文献   

13.
行波差动保护基于输电长线两侧方向性行波差值判断故障,可避开电流差动保护对电容电流的补偿问题,仿真验证表明,对于带串补超高压输电长线,行波差动保护在高阻故障时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消除容性电流的影响,从而可有效应用于带串补偿装置的超高压输电长线这类特殊结构的线路保护。  相似文献   

14.
赵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636-5641
提出了采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HVDC)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FastICA算法对故障后的直流输电线路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分离出电流行波特征信号,检测初始行波波头与第二个行波波头到达测量点的时间,并判断这两个波头的极性关系,实现了故障测距。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HVDC系统模型,对多种故障类型进行了故障测距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区分中点内外故障,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5.
行波的小波表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暂态行波故障特征难于表达和提取 ,把小波变换应用于暂态行波故障特征刻划和描述 ,给出了电流行波、电压行波、正向方向行波和反向方向行波故障特征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表示 ;并对 4种行波的故障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比较。行波的小波表示客观、全面、简单、明确地反映了不同行波分量的特点 ,为快速检测输电线路故障、构造基于行波原理的故障测距和继电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所有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中都设有启动元件,行波启动元件是超高速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从度量函数Lipschitz系数的小波理论出发,并结合对行波信号的分析,借鉴小波变换分析暂态行波的基本思想,将小波变换应用到暂态行波信号的提取和分析,探讨了一种新型的信号检测方法-小波变换模之和法(WTMS),以"影响锥"内小波变换模的积分来度量信号的奇异性,用以准确检测、区分故障行波与噪声干扰,避免在故障时拒动的现象,从而弥补了以往行波启动算法的不足.大量的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快速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互感器暂态行波传输特性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互感器行波传输观点与现场实际测试结果的不一致的问题,分析了互感器线圈中波过程理论,提出并用EMTP软件仿真分析了互感器分布式参数模型.实验测试了互感器的直角波响应,验证了互感器分布参数模型,得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都能准确地实时传输行波波头极性的结论.该理论可广泛用于行波保护和故障行波定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输电线路故障时产生行波的特征能在极短时间内检出故障,研究了基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系统时钟同步方案,利用快速、高分辨率ADC、DSP,准确计算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的一种行波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